内地

南方人为什么不看春晚?

字号+作者:最爱历史 来源:最爱历史2018-02-16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昨天的春晚,大家看了吗?飞向春天,春潮澎湃天地新。飞向春天,春风浩荡山河美……手机屏幕前的观众朋友们,这里,不是央视春晚,是最爱历史。在这万家团聚、辞旧迎'...

昨天的春晚,大家看了吗?

飞向春天,春潮澎湃天地新。飞向春天,春风浩荡山河美……

手机屏幕前的观众朋友们,这里,不是央视春晚,是最爱历史。

在这万家团聚、辞旧迎新的时刻,最爱君代表我个人(问题是我也代表不了别人),向大家道一声“春节好”。

好,我们开始吐槽。

1

央视春晚,今年是第36年了,比很多人的年纪都大。从1983年举办以来,每年除夕夜就成为很多家庭的一道电视大餐。

进入新世纪后,央视提出要把这台晚会打造成“新民俗”。什么意思?就跟贴春联一样,不贴不算过年;过年没看春晚,也不叫过年。

但从这最近十年来看,这个“新民俗”,除了新,离民俗越来越远。

最爱君手上没有具体的数据,大家有兴趣可以到网上查查近年央视春晚的收视率。虽然还是收视大佬,但每年都在跌,希望今年不要跌得比去年狠。

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毕竟地方春晚也兴起了嘛,手机玩法也多了嘛,总要瓜分一些份额。

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可能被主持人给全国人民拜年的串词迷惑了,其实这台春晚,可能只是北方人的春晚。

根据艾杰比尼尔森媒介研究的收视数据显示,2009年央视春晚在全国最高的收视省份是辽宁,达到了88.9个点,而在收视最低的海南只有1.3个点,收视差距快有70倍了。

从收视第13名的河南到收视第14名的安徽,收视率直降35个点,而收视率在安徽之后的十几个南方省份大都只有十几个点,还有几个仅为几个点,基本上没有观众群。

其他年份的情况大同小异,都是北方观众“包场”。南方的朋友们,去哪了呢?

2

南方的朋友们其实也不去哪,就是不爱看。

最爱君脑海里一直在想象,每个南方人心中都有一个如下的阴影:

主持人朱军:过节了咱家的春联贴好了吗?

现场观众:贴好了!

主持人周涛:那饺子包好了吗?

现场观众:包好了!

这时候,一个典型的南方人,默默看着自家饭桌上的年糕或汤团或什么,一定在纠结这个年还能不能好好过了,要不要先买两包速冻水饺压压惊。

央视春晚是典型的北方正统主义,“吃饺子”就是饱受南方人诟病的点。

我也是南方人,好几次都要跟北方的朋友强调,我们过年真的不吃饺子,好吗!

你说,春晚造成了多大的误伤?

从历年的春晚来看,在歌舞类节目、语言类节目以及主持人串词中,均体现出了明显的北方文化情结。这种情节具体表现在对于北方过年民俗的偏爱以及对于北方文化元素的展示,尤其是对于北京文化的展示。

举两个地名的例子。

2003年春晚,郭达和蔡明的小品《都是亲人》中,蔡明饰演的打工妹挣钱之后说:“给家寄去五百五,还剩三十留着我自个花。我逛赛特我逛燕莎,逛饿了出来买包爆米花。”

反正我不是北京人,没在北京生活过,根本不知道赛特和燕莎是什么概念。

2011年,黄宏和陈数的小品《“聪明”丈夫》中:

黄:才合一毛钱一平,你别说四环以里了,你就是六环以外,七环八环也没这价呀!

陈:通州也没这价呀!

黄:德州也没这价呀!

陈:徐州也没这价呀!

黄:非洲也没这价呀!

▲小品《“聪明”丈夫》

​举了一堆城市,看似演员随口一说,但就算连非洲都数到了,也没有一个南方城市,通州、德州、徐州清一色北方城市。

清一色的北方地名在客观上为观众潜移默化地构建了一个体现北方文化的生活环境,但同时也让南方观众难以产生代入感。

3

说完饺子和文化空间,再来说口音。

每年春晚,小品是重头,一些年份所占比例大概为1/3。以前小品王赵本山大红大紫的时候,很多南方人却在微博、朋友圈吐槽,get不到他的笑点。你说明明很好笑好吗,他却一脸懵圈看着你:我…我…我主要是听不懂啦!

除了普通话,春晚小品中使用最多的是东北口音、山东口音、辽宁口音和陕西口音。所有地方口音中,北方口音占口音使用总数的92.2%,南方口音仅占7.8%。可见,春晚小品舞台上塑造的人物大部分来自北方。

▲所有小品节目中,451名演员中(每年重复出现的演员重复计算) ,各地口音使用比例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推广普通话,即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北方方言则成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这一语言政策,使得北方方言成为中国的强势方言。

曾任央视春晚总导演的金越说过:“为什么这几年东北和西北的一些喜剧演员被大家认可的比较多?就是因为我们普通话普及的程度。因为普通话谁都懂。”

很明显,这个总导演有意无意地偷换了概念,把北方方言等同普通话了。

普通话是都懂,北方方言也比南方方言相对更易听懂,但问题是北方方言它不是普通话呀。

最爱君有朋友去辽宁旅游,照例看了二人转,结果都看哭了,妈呀,台上在说啥基本没听懂。

4

最让南方人想逃离央视春晚的原因,其实还不是“南方符号”的被忽视,而是“南方符号”的被强调,以让南方人心里不太舒服的方式强调。

2009年,春晚小品《北京欢迎你》中,一对广东夫妻说着一口“不系(是)啦!我和老公系从广东来的,今天刚拍完分萨(婚纱)照……灰(飞)机还有3个小时就起灰(飞)啦”的蹩脚普通话,话音结尾都拖着个“啦”,行为举止小气古怪。

▲小品《北京欢迎你》

这种现象早在1995年赵丽蓉和巩汉林的经典小品《如此包装》中就有体现。

不仅广东人经常躺枪,湖北人也受过伤。

春晚小品《招聘》中,武汉味十足的搞笑语言,配以同样“傻气”的肢体动作,使湖北人“下里巴人”的形象呼之欲出。

春晚小品时常通过口音歧视来赋予地域人群刻板化印象。其中,“北方农民”与“南方城里人”是春晚30多年的小品中固定模式的人物类型。

巩汉林虽然是沈阳人,但多年来的春晚舞台上已经成为了南方形象的典型“脸谱”。在巩汉林大部分的小品中,他总是说着平翘舌音不分的带有南方口音的普通话,穿西服打领带,有着精明的性格。

比如小品《花盆》中,巩汉林扮演的南方小伙子一副刻薄、拜金的形象,与黄宏扮演的北方小贩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 巩汉林老师荧幕形象

北方农民纯朴善良,南方城里人精明奸诈,通过口音来凸显的地域身份,并捆绑人物角色,从而形成对南方人的刻板印象与文化歧视。

小品属于喜剧艺术,喜剧离不开讽刺,但讽刺不等于歧视。赵本山老师们估计不会懂得这个道理。

于是,很多南方人最后用遥控器投了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