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上周票房榜,排名前五名的影片中,四部都是进口片。国产片只有一部《羞羞的铁拳》守住了第三的排位,内地总票房4.20亿的《王牌特工2:黄金圈》位居亚军,跟第一部相比,首周票房虽然有不小的进步,但总票房仍少6400万,预期总成绩难有大的超越。
新上映的《全球风暴》以2.25亿的首周成绩夺得周票房冠军,并成为上周内地唯一周票房过2亿的电影。
但它在北美首周票房仅1370万美元,约合9110万人民币,不及内地票房的一半。目前,内地影市已经成为《全球风暴》全球第一大票仓。
同样是科幻片的《银翼杀手2049》,只在中国上映首日拿到了单日票房亚军,随后每日都在下滑。而月初北美上映时首周票房已达3275万美元,约合2.18亿人民币,是国内同期成绩的四倍。与《全球风暴》的遭遇完全相反,可见《银翼杀手2049》只在国内影迷圈中评价较高,作为科幻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的续作,并未得到普通观众的青睐。《全球风暴》豆瓣评分仅6.4分,但依旧在票房上完胜8.5分的《银翼杀手2049》,由此可见中美观众的审美水准还存在一定差距。
制作成本1.2亿美元却在北美预冷的《全球风暴》,开画成绩比片中面对灾难的人们更惨,貌似现在只能寄希望于中国市场。导演笛安·德芙琳此前是电影制片人,《独立日:卷土重来》就是他的作品,首次执导院线电影,确实存在很大风险。此前,出品方不自信地取消了全部媒体提前观影,尽管制止了口碑扑街的现象,但影片正式上映后,依旧难逃遭受差评的厄运。
作为观众喜闻乐见的灾难片类型,“全球变暖”的主题确实显得有些“过时”,同时,一个重要的客观因素也影响了该片在北美的票房,那就是刚刚侵袭过美国民众的飓风“哈维”。面对灾难,也许很多人已经身心俱疲,又何苦去电影院再经历一次呢?
从内容上来看,《全球风暴》是标准的好莱坞剧情套路,但公社君不得不吐槽的是这部电影科幻层面的bug略多。最扎眼的莫过于本来就很鸡肋的通讯室里安装了一个超级大的屏幕,用于跟地球通信,不仅浮夸还浪费资源。
影片整体的科幻设计都比较“老派”,不过对于很多中国观众来说,确实也算得上“看得爽系列”,毕竟大部分人不是专家,只是想在影院的两小时经历一次的“风暴”而已。
未来有N种可能,你怎么就知道不会是这样的呢?对于未来,我们总是既恐惧又好奇,所以才有那么多人着迷于科幻片。而对于难以理解复杂科学技术的普通观众来说,在爽的同时也许会被激发出对于未来的一些想象与思考,足矣。更何况,电影还有彦祖男神的加盟,对于去看电影的妹子是不小的吸引,再搭配特工美女,养眼的目的顺利达成。
每个人都清楚规则,影片的结尾一定是世界被拯救了again。当然,这部也不例外,最让人意外的是,居然在世界毁灭至之前,大屏幕开始倒数计时,一万种危在旦夕的表现方式,万万没想到导演选择了最直接的一种。不过这似乎更适合中国观众的观影思维,一切直截了当。
相比之下,《银翼杀手2049》的严肃、文艺更容易让人感觉到“节奏过慢”。就像网友所评价的那样:“这不是一部适合约会和朋友谈资的娱乐爽片,因为它有一种宗教般的肃穆、宏大、缓慢和沉重。
但这应该是一部二十年后你会跟你儿子吹牛说:‘我当年可是在电影院看过的电影’”。
能谈得上封神的作品是很难得,但确实不能说它就是最好的选择,观影水准的差距需要慢慢缩小,观众也有权选择任何他们想要选择的影片。而对于整个电影市场而言,题材与选择的多样化,无疑是未来不可逆之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