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的tvb简直占据了华语电视娱乐的半壁江山,单是剧集的输出就已满满刷过眼球,它以其丰富的题材、超强的造星能力、强大的媒体输出,在整个东南亚以及半个大陆都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如今,港剧辉煌已过成为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又有哪些呢。
1 人才外流
内地影视剧高速发展,薪酬高、待遇也好,而tvb仍然坚持以前“劳模式”流水线运作的老模式,苛刻每日的工作量,让编剧、监制、演员在同一个摄影棚内连轴转,薪酬却因为势头不景气而提不上去,导致人才纷纷向内地以及东南亚倾泻。
2 人才培养失稳
“星光暗淡”是评价如今的tvb最常见的词汇,在记忆里,早些年的万千星辉颁奖典礼,佘诗曼、黎姿、杨怡、钟嘉欣、陈豪、林保怡、欧阳震华、吴启华、马德钟共聚一堂,放眼望去,一片面熟的脸孔,放到如今,就算拿给你tvb电视剧的海报,我也认不出几个人。
而且最常听到的新闻就是,某某女星港姐出道,被港媒批评演技太水……确实,港姐出道直通tvb花旦是众多名角的成就自己之路,比如当年的郭蔼明、佘诗曼、蔡少芬、郭羡妮……但是成功之路不能复制,港姐出身一样可以为人诟病,自己不努力,光等着被人捧,光是面容姣好、身材火辣、学历高,对于做明星来说,又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3 剧本跳不出死路子
除却个别极其优秀的之外,tvb的影视剧经过多年的风风雨雨,形成了独属于自己的“港味儿”。
人性的套路、小资的情调、情节的反转、生命的无常,甚至加上某些演员恐怖的演技,编剧那恐怖的笑点和布局,很多电视剧都是正正当当的稳坐在tvb影视剧流水线上,丝毫无创新、无特色、无突破。
对于如今追求“精神享受”的网络新媒体的大环境中,一味的制造可以充当客厅背景声的师奶剧已经满足不了观众了,早些年可以说我们没得选,电视演什么我们就看什么,但是网络发展后,我们是想看什么才看什么。
情怀是什么东西?怀旧是什么东西?tvb是什么东西?再按照这个路子走下去,观众管你曾经给他们再多的感动,他们一样不会买账。
4 太过寻求突破以致弄巧成拙
tvb不是没有在改变,近期的《使徒行者》、《城寨英雄》、《致命复活》都算是在剧本和情怀上突破了tvb的限制,但是这也只是极少数的成功的例子,对大多数的tvb电视人来说,我们看看他们是怎么突破的。
《金枝欲孽2》里女同、后宫强奸,《巨轮2》老少配,各种强上,《刑警》里当家花旦都开始卖肉……
一方面在情节上没底线的突破,一方面在情怀上没底线的复制,试图找回曾经的观众。一众女神出演的《女人club》、经典cp重聚的《情逆三世缘》,这种找回老人的也就算了,尚且算是救世的应急之举,但是一顿出第二部是怎么个动机?
《金枝欲孽2》、《使徒行者2》、《宫心计2》、《巨轮2》、《溏心风暴3》、《巾帼枭雄3》……
他们不是要复制情怀、不是要复制辉煌、不是要复制曾经的感动,而只是为了各位的收视率和点击率,人才的大量流失导致曾经经典剧集的翻拍变得不伦不类,tvb,你还要贩卖情怀到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