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战狼2》确定成为中国大陆送选第90届奥斯卡角逐最佳外语片的作品。作为今年内地电影市场的最大赢家,《战狼2》除了狂揽56.74亿票房外,其口碑同样也没落下,然而《战狼2》在北美市场表现却差强人意,截至今日累计票房266.9万。
华语电影在海外的“遇冷”早已不是常事,常常是在国内票房口碑俱佳的影片却难以获得海外市场的认可。随着近十年来国产商业片的发展,越来越与好莱坞的电影工业模式接轨,那么在获得全球市场的认可上华语影片究竟还有要花多久时间?
《战狼2》的成绩让不少观众看到了如今国产商业片的制作水准,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吴京其实对这部影片的野心远远不止于国内市场。直接体现在《战狼2》的首映日期,7月27日《战狼2》在中国大陆上映,然而该片实则7月26日在美国洛杉矶首映。美国首映现场不仅请到了片中的动作指导Sam Hargrave和国外演员Aaron Toney等人,还与在中国上海路演的吴京进行了跨越太平洋的连线互动。
对于把首映选在美国,吴京早在媒体采访中回答:“让中国电影走出国门,有错吗?”尽管吴京对海外市场存有野心和信心,但不争的事实是《战狼2》仍旧在北美市场票房成绩不佳。作为一部在国内狂揽56亿的电影,《战狼2》其实在北美口碑尚可,在国外烂番茄网站上其新鲜度达到70%,而82%的观众给出了好评。
与海外市场热捧国外影片相比,《战狼2》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借鉴了好莱坞式的英雄叙述模式,拍摄水准也基本与国际水平接轨,故事叙事中又凸显了海外人民看重的人道主义关怀,那为何北美观众对该片的评价尚可,票房却表现不佳呢?有影评人提出看法,认为是《战狼2》终究传达了中国人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海外观众无法感同身受,但海外爱国影片输入中国时,仍旧能得到不少观众的赞许,如《拯救大兵瑞恩》等。小官认为,或许在故事的核心价值观上,国产商业片仍旧缺乏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普世价值,如种族平等、和平可贵、反战等信号。
当然,在另一方面,对《战狼2》的海外表现也不能完全归结为其故事核心价值观太过“中国红”。需要看到的是,海外市场对国产商业片的排片量对票房起着很大的影响。《战狼2》在北美市场的上映影院只有53家,而IMDB评分只有2.1的《奇幻表情冒险》在上映当日都拿到了1002万美元的票房,后者上映影院数达到4075家,而当时已经在北美上映一周的《敦刻尔克》排片影院数量也有3720家。
这样的上映影院数量直接影响了国产商业片在北美的票房表现,因此,面对各路媒体“表现不佳”“滑铁卢”“遇冷”等评价,可能还需要更客观地看待。
如果说华语影片有没有在海外市场得到口碑票房双重认可,那么一定是有的。在2000年前后,几部影片点燃了国人对外输出华语电影的信心。2000年,李安指导的《卧虎藏龙》斩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后,该片北美票房成功突破1亿美元后,使得华语影片输出北美市场的信心大涨。
《首席娱乐官》(ID:yuleguna001)总结了目前为止在北美票房表现上排名前十的华语影片,从中可以看出,7部影片集中在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而这十年,正是海外观众对中国的传统武侠题材最感兴趣的时候,这7部影片也均是武侠、功夫题材。可以明确感受到,这十年在海外获得票房成功的电影,其受众不仅仅是海外华人,大部分买单的是外国观众。
但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惊艳态势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外国观众对中国武侠、中国功夫的好奇心和喜爱度趋于平淡,国产影片很难再创造出那十年般辉煌的海外成绩。同样含有中国武侠元素,2016年上映的《叶问3》在北美市场仅仅收获26.8万的票房后就惨淡收场。
同时,上文提到的华语影片上映影院数量也在当年达到了顶峰,张艺谋的《英雄》能在2002年创下5371万美元票房,与其发行方米拉麦克斯安排了2000多家影院不无关系。最近几年华语影片北美票房上成绩排名第一的《一代宗师》,也因为其发行方安排了800多家影院放映。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排片的影院数量决定了华语影片的海外票房成绩。
但近几年在国内票房口碑俱佳的多部影片,在北美市场均难以获得较好的成绩。例如《捉妖记》在国内拿到24.4亿人民币的票房后,到了北美只有3.2万美元的成绩。近几年表现较好的影片只有2016年上映的《美人鱼》,在得到106家影院的上映机会后,交出了318万美元的海外票房成绩。
对于上映影院数量难以保证导致华语影片海外遇冷,主要是由于国产影片的海外发行渠道出现了问题。目前国内较大较知名的做国产电影海外发行业务的公司基本只有华狮电影一家,其他国内公司规模较小,更加难以获得海外院线资源。而好莱坞的发行公司近些年对华语影片的热度早已下降,难以出现上一个十年中海外发行公司热捧华语影片的情景。
另一方面,小官认为,目前进行国产影片海外发行的公司将海外受众限定为了海外华人,这就从根本上断绝了华语影片出征海外的野心。华狮公司在做市场调查时分析,未来的国产电影海外市场将有6000万华侨和3000万新移民,该公司称这为庞大的观影人群基础,而海外市场每场华语电影中仅有10%左右是外国观众。或许在海外发行时,在如何吸引外国观众上仍有发挥空间。
但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在于制作水准和故事题材的选择。《捉妖记》上映时国内不少观众大呼看到了国内3D的高水准制作,然而放到国外,该片仍旧在好莱坞特效大片前黯然失色。在故事题材上的问题就更加明显了,就像很多人今天不看好《战狼2》送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一样,《泰囧》《港囧》《分手大师》等国产喜剧片并不能触达外国观众的笑点。好的影片必然讲述了好的故事,所以能打开海外市场的国产电影必然不会是喜剧片、爱情片这种类型。再次回看北美票房前十的华语影片,除了武侠片外,李安的两部作品值得关注。《喜宴》和《饮食男女》,一部讲述了在美国的一对华人同志的悲喜生活,一部展示了独特的中国美食和普通中国人的家庭生活,这种蕴含了更为普世价值的题材或许更容易引起全球范围内观众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