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烹小鲜,发现娱乐新鲜价值! -
discover the new value of entertainment
导语
所有艺术形式的表现,都是我对我所知道的世界的反映,我把戏剧结构用到服装上,用符号和花纹跟观众对话。——叶锦添
文:猫宁
年代大戏《那年花开月正圆》收官在即。比起探讨演员演技和剧情脉络,相信不少观众跟小编一样,注意力自始至终都被剧中精美的服装造型所吸引并为之赞叹。
不同于传统古装剧的造型展现,这部剧充满着大量构思精巧的花纹设计、贴合剧情的色彩搭配。伴随着人物成长,通过服装细节展现出不同的性格变化和情感表达,从而让整部作品传递出不一样的质感。因此让不少人感慨:国产剧的服装终于“会说话”了。
在整部剧350多套精美的服装设计背后,美术指导叶锦添的印记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中国内地观众而言,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从《大明宫词》时期在内地影视市场一鸣惊人,到《卧虎藏龙》时期的名声大噪,再到此后《橘子红了》《新红楼梦》《赤壁》《夜宴》等,他的设计源源不绝传递出浓郁又新颖的东方色彩,从不会令人失望。以至于在《那年花开月正圆》首播发布会上介绍到叶锦添的名字时,台下不约而同发出连连赞叹。
《那年花开月正圆》是建立在服装上的戏剧结构
谈起此番与《那年花开月正圆》团队合作,叶锦添称之为顺其自然的缘分。
在络绎不绝的邀约面前,这个剧组让叶锦添感受到了难得的真诚和投入。丁黑导演带来的这个“清末传奇女商人”的故事和演员孙俪直爽又温暖的性格,也触动了叶锦添的创作灵感。从外界收集感觉,并把演员性格和角色情感代入到设计当中,这是叶锦添一直以来的创作方法之一。
叶锦添说,丁黑导演一直想在这部剧中强调年轻化,所以这次他要做的就是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增加新鲜元素。所以虽然观众看到的每件衣服都是清朝服饰的轮廓,但其实在细节上介入了很多新的手法和元素。“比如沈星移的衣服,剪裁已经非常像现代服装,胡咏梅的服装,在细节上也增加了蕾丝设计和当时欧洲的色彩。”
在《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幕后纪录片中,叶锦添说,其实这部戏并没有要做叶锦添的东西,而应该做丁黑的东西,因为到最后跟观众讲话的是导演。话虽如此,但他有着独特的与观众交流的方式,被称为“建立在服装上的戏剧结构”。“我都是用符号和花纹跟观众对话,就好像写剧本一样,每个人的性格建造,每个人的颜色、材料、整体的审美会产生一种独特性,正是这种独特性可以让观众在了解角色的时候增加视觉记忆。”
因此,观众在这部剧中得以见到一个色彩跳脱、飘逸洒脱的沈星移,一个色彩单一、剪裁贴身的赵白石,以及通过服装色彩可以让女主周莹的性格变化和成长一目了然:刚进吴家时大家闺秀的少奶奶装;吴家没落后,色彩转暗款式偏重务实;吴家振兴起后,用色再度转为明亮。
美,是叶锦添的服装带来的最直观印象,更重要的是服装的戏剧功能。“我不停留在表面层次,我对感情层次、灵魂层次比较有兴趣。所以可能你看到其他东西漂亮,跟你看我的东西漂亮还是不一样,因为我的东西是有情感的,我使用的色彩会让你激动,细节又会让你安静下来,中间还蕴含着一种品格,是一种传统中国精气神的表达。”
我的美学是对我所知道的世界的反映
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认识叶锦添是通过荧幕上的一部部作品。但对于叶锦添来说,为影视作品做服装设计,仅仅是他艺术世界中很小的一部分。
9月9日晚,歌剧《红楼梦》北京站巡演完美落幕。这场由旧金山歌剧院制作、由叶锦添担任艺术指导、舞台美术及舞台造型设计的作品,让剧场回荡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在这场中西兼容的作品中,新东方主义美学下的布景和服化道美轮美奂,荣国府和大观园的极尽奢华自不必说,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大篇幅运用飘逸舞动的红色服装、黛玉焚诗时手书《葬花吟》幕布虚实之间的交错处理,都带给了观众一场完美的视听盛宴。
相对影视剧而言,歌剧可能并不是大众作品,一部作品的成功并不能获得更广泛层面的观众熟知。但《红楼梦》作为美国旧金山歌剧院的大制作,从开始创作时被笑称为“唐人街风格”,到2016年在美国首演时的大获成功,并被誉为第二部在美国大获成功的东方题材歌剧,这也让叶锦添对歌剧《红楼梦》的意义另眼相看。
在叶锦添的艺术世界里,舞台设计是更能让他如鱼得水的地方。因为在舞台上,除了成就感,他更能获得更纯粹、更顺畅的艺术表达。“因为我现在对舞台的空间掌握,已经跳出了最基础的技术性,纯粹是在做观念性的东西。如果所有的东西都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更容易接触到高一个层面的东西。”
入行三十年来,叶锦添一直在视觉艺术家、美术指导、服装设计师几个身份之间游走。但在他的作品中,却一直能捕捉到一种既融合又具有独立性的美感。
日前,《迷宫·叶锦添》艺术展在重庆·美术馆开幕。这是一场集多媒体、装置、影像艺术为一体的艺术作品展,汇集了他在电影、舞台和个人独立创作领域的服装共51件。在服装之外,还展示了他创作的雕塑、多媒体影像以及命名为“Lili”的系列装置作品。
“我的美术到最后可能是一种真理的呈现,它是我对我所知道的世界的反映,因为它不会受这些外在的故事的影响,当你把它摆在那边,它本身就是在诠释着真实世界,这是它好看的原因。”
我不会变 并始终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
在未接触到叶锦添本人时,他身上附加的诸多标签和光环,往往会产生一种来自“艺术家”的距离感。但交流过后却又恍然发现,这是一位随和、通透的长者,并且会为他在潜移默化中流露出的对艺术的执着和热情所感染。
甚至有时会觉得,他仿佛只是一个在艺术世界里自由玩耍的孩子,对这个世界保持着十足的好奇和热情。虽然每天忙碌穿梭在各种艺术展、影视项目之中,但他始终乐在其中,一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对他来说已经足够。“我一定要有很多东西玩,还有好多东西还没玩过,给到我十倍时间我都可以很忙。”甚至对于外界标榜最多的“新东方主义美学”,他也只是很轻松地解释说,“我是最没有主义的,这是我自己抛出来的一个东西,一个好玩的东西。”
不同于大多艺术家喜欢保持高高在上的神秘感,叶锦添未曾觉得自己的工作有什么特别,也不愿意被架到“把艺术融入生活”的高度。因为在他看来这只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其实我的作品都是从生活生出来的,就像喝茶要杯子一样,没有杯子怎么喝茶呢?”
在荣获了很多奖项之后,不可避免地很多双眼睛开始盯在他身上。叶锦添被问到最多的就是,如何突破?下一个奖在哪里?
不同于大部分人成功后就不再敢于尝试,或者因为商业而迷失自我。叶锦添坦言,虽然会面对很多压力,但依然清醒地坚持自我表达,并尝试和挑战一些对他来讲可能存在危险的东西。“比如说我做现代艺术,这是一个忠于自己的做法,虽然身边会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但我对现代艺术是有想法的。现在应该往东方走,往内在走,往更远走,把中国古老的东西变成无限的未来。”
“现在会更享受这种独立性更高的表达方式吗?”
“我很自然地来吧。我不会受很多这些东西影响,我也不会变,我会很好奇。我的美术是设计给你的灵魂看的,是直击你内心最神秘的东西。”
注:文中使用歌剧《红楼梦》图片版权©Cory Weaver/San Francisco Opera
1
END
1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无证之罪》导演吕行:解析人性背后的现象才是社会派推理的目的
为什么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导演,成为了爆款网剧的制作者?
【烹小鲜】现已入驻
今日头条|百度百家|一点资讯
新浪看点|网易号|凤凰网
新浪微博|企鹅号|UC头条
更
多
精
彩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公众号ID
pengxx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