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海角七号》是一部2008年出品的台湾爱情电影,这部电影无疑是台湾电影的一部经典之作,由台湾导演魏德圣执导,这也是魏德圣首部剧情长片。范逸臣、田中千绘、梁文音和中孝介等联袂出演。
该影片获得2008年台湾电影金马奖的年度杰出电影、台湾年度最佳电影工作者、最佳男配角等六个奖项。也是迄今为止台湾票房最高的一部电影。
影片简介:一场在恒春夏都沙滩酒店沙滩上举办的大型演唱会,由于当地人的坚持,暖场乐团将由在地的乐手们组团演出,于是代班邮差阿嘉(范逸臣饰)、小米酒业务员马拉桑(马念先饰)、机车行鼓手水蛙(小应饰)、原住民警察劳马(民雄饰)、老邮差茂伯(林宗仁饰)、正读国小大大(麦子饰)七拼八凑组成了一个‘破铜烂铁’的乐团,让个性严谨、心情烦闷的演唱会日本籍监督友子小姐(田中千绘饰)伤透脑筋,其中总是不肯好好配合练团的主唱阿嘉更是无时无刻不惹毛她。随着演出时间愈来愈近,两人的冲突也愈演愈烈,没想到一份装在写着日据时代旧址‘恒春郡海角七号番地’邮包里的过期爱情,竟在半世纪后,悄悄牵起了另一段跨国之恋。
当然,这部电影不仅仅因为是它所描绘的爱情让人动容,更重要的是他的时代背景。故事有两条主线,一条是主人公阿嘉和友子的爱情,另一条线是台湾日据时代,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而不得不分开的恋人的思念。我们在《海角七号》中看到老邮差茂伯会说日语,在友子打算离开的关键时刻,邀请友子参加族内一个后辈的婚礼。其实经历过日治世代的台湾老人很多都会说日语的。日本占领台湾之后,第一所以原住民为对象的日语学校就建在满洲乡的美丽草原上。《海角七号》这部电影,表面上看,明线的故事表达的是在地人和外地人的冲突。恒春民意代表最大的愿望就是在外漂泊的年轻人都能回到家乡打拼出一番事业,同时更多享受家乡发展带来的好处。实际上,本地人导演魏得圣在电影里表达的情感是:这些非外省籍的台湾人“真的不差”,虽然经过各种摩擦和事件,但经过努力,他们终于能在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了。这里,非外省台湾人既包括阿嘉,大大,茂伯这样的汉族闽南人,马拉桑这样的客家人,还包括劳马和他爸这样的原住民。
虽然影片表达了这样一个有自尊自信的主题,但影片的基调并不自傲狂妄。有一个很温情的细节:友子把她买的原住民饰品送给茂伯时,茂伯问:“我这里有妈祖,不会打架么?”。妈祖传统上是汉族人的信仰,茂伯的问题很有象征意义。而劳马的回答显得非常温情:“都是一家人,不会打架的”。作为一个移民社会和曾经的殖民社会,台湾人不仅甩掉了历史的包袱,找到了自信,同时也包容了来自各个文化的群体,找到了和谐共处的方式。这才是《海角七号》感人的地方。
电影中的“破烂”乐队最后之所可以很好的表演范逸臣的两首歌曲,是因为电影中的阿嘉(范逸臣饰)、马拉桑(马念先饰)、鼓手水蛙(小应饰)、劳马(民雄饰)都是台湾乐队的主唱,所以才会有很好的舞台表现力。而茂伯(林宗仁饰)实际上,在生活中也爱弹奏月琴,家境是相当不错,家族在板桥江子翠一带势力颇大,放眼望去的土地大多归茂伯家族所有,因此他其实并不需要借由演艺工作来赚钱,而茂伯也表示,一家人本来就不属于演艺圈。所以茂伯也算是本色出演。
好了,说了这么多,其实也算是在侧面在怀念一下这部电影和电影中的人给我们带来的特别感受,希望大家再重温一遍,会有不一样的感觉。毕竟因为一部电影成名的景点,几乎没有。但海角七号是个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