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

战队与意识形态

字号+作者:所见略同 来源:所见略同2017-08-04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最近那英等参与的“中国好声音”之类的节目,直接使用“战队”一词,所谓学员们要选择是加入“那英战队”,还是“周杰伦战队”。然而,这里面并没有任何“战”'...

最近那英等参与的“中国好声音”之类的节目,直接使用“战队”一词,所谓学员们要选择是加入“那英战队”,还是“周杰伦战队”。然而,这里面并没有任何“战”的成分,在歌唱中,一个人vs另一个人,只能叫做“挑战”,而不是“战”。可以称作“挑战队”,但绝不是“战队”。

请勿小看这其中蕴含的政治学与意识形态的含义。虽然当代已经不像古人那样要“炼”字了,然而在普通大众传播学上的用字用词仍然有严格的把关。比如广电,就是这类节目的审核者,其中意识形态领域的专家高手绝对是最多的。然而竟能放行“战队”这一词。

古往今来,当民众gets feisty,就要通过一系列虚拟空间的创造,来吸收这部分unrest.比如,足球赛、拳击赛、甚至唱歌比赛,用赛事来消耗对战事的渴望和激情。但当这样的方式已经无法容纳民众的激昂情绪时候,就必须要进行虚拟空间的扩容,比如,允许你使用一些直接代表战事的词汇。当然,在比赛之外,还可以有另外的办法,比如巧用国际争端。然而这必然是权宜之计,语词的操纵不可能一退再退。

任何一个词汇,都必须当之无愧在人们的头脑中开创一个与它本身所表之意名副其实的印象。战就是战,挑战就是挑战,混用词语、操纵词语(manipulation with words)虽然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现象,但仍然应当有其混用的禁区。那些被说得耳朵起茧的“为自己而战”,“为梦想而战”当然也说得过去;但是一群“为自己唱歌梦想而战”的人聚在一起,任何有正常心智的人都不会将这称为一个“战队”。有人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没有任何危害,但我们都知道“战队”这个词在人们心智中本来拥有的印象,如果随便拿来娱乐化的运用,那么造成的结果,就是狼来了,以后真正运用的时候,会产生麻木。

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需要为国家而“战”了,但那时候,我们对“战”这个词早已用烂了;当那一天,你有机会选择加入空军战队,或海军战队的时候,你脑海里普遍浮现的是“周杰伦战队”,因为“战队”这个词汇你本来接触得就少,可能唯一接触过的就是被娱乐界异化后的周杰伦战队了,那么就势必降解“战队”一词的神圣性,以及它背后本应拥有的那个厚重的含义。

凡事无名则不立,我们对世界的印象一定要经过对它命名的加工。战事是一定要使用“战”这一名词的,那么就让其它不符合这个名词的事物,换另外的词汇来表达吧,以免我们的大脑到时候都分不清到底一个词语对应的是哪一个事物的印象。民间虽然玩词造词成风,但我们必须给予它一定的边界,有一些神圣的事物,或专有的名词,或它背后所代表的约定俗成的思维含义,是不应该被娱乐化的应用场景所歪曲的。比如国歌、国旗、战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