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多看几次,总有新的收获,要不更理解导演的用心,要不挑到更多毛病;再看程伟豪导演的《目击者》,剧本依然有打到我。
其一,片中出现多幕公路交错画面,暗示剧中所有角色都彼此牵连,环环相扣。
其二,电影开场未久,小齐在公路上目睹一桩车祸,发现车内伤者是张立委和当红小模,当下见猎心喜,马上拍照存证并在网络发文消费立委跟小模的情事与车祸,事后张立委开记者会宣布他跟小模早已结婚,小齐也因为这起报导而失掉工作;张立委与妻子的车祸事件定了影片调子:受限于人的无法全知,面对任何状况,都只能掌握一部分真相(车祸),却又忽略其他真相(已婚)。
其三,《目击者》后来回溯到小齐9年前在新店山区目击肇事逃逸的车祸往事,他发现自己买的二手车,竟是当年失事车子改装而成,小齐决定重启调查,查清9年前的车祸始末;《目击者》片中有诸多巧合,如果一个剧本太过仰赖“巧合”,会让人觉得偷懒,《目击者》一再借不同角色之口说:“世界真他妈的小,很多事情都这样绕,绕了一圈,又回到你身上,什么事情都注定好一样。”“这世界所有的事都设计好了,没有一个人是例外。”剧中所有巧合其实都可以用“因果循环,报应不爽”的鬼神传说与不可思议加以解释,观众买不买帐,就看大家对巧合的接受度多高;我接受这样的巧合(冥冥中自有定数,没有无良商人把事故车改成二手车卖出、小齐没有常常拿“茶”跟警方打交道,新店山区的肇逃事件,很有可能就此不了了之),只是修车厂老板阿吉约小齐稍晚见面,准备跟他承认自己曾经帮忙邱哥处理过事故车,未料阿吉在会面当晚因酒醉而摔死.....,这对我来说,又有点“时机点也未免太刚好”的刻意了。
其四,一个好的推理剧本,暗示一定要给的够多,但又不会多到没有惊喜感,《目击者》在片中埋了不少暗示,让影片结尾的再翻盘有足够的说服力,就像邱哥承认自己是当年酒驾肇事者时,小齐跟邱哥说:“你不担心我会举发你?”邱哥老神在在的说:“我也认识你十年了,我知道你会怎么做,对你而言,他们只是两个没有意义的陌生人,你不会只为了伸张正义,而去帮两个陌生人,你更不会亲手埋葬,这九年来一直照顾你的,这群身边的人。”这段台词清楚勾勒电影结尾的可能发展,亦即小齐的正义感只限于“对自己有利”的状况(这也是本片的重点,每个人都只诉说对自己有利的真相,并从中图利),而电影结尾,小齐发现邱哥并非肇事者,当年酒驾的人是Maggie,也非突来的翻转,真相在片中早已呼之欲出,端看观众能否在看似不经心的对话中,瞧出些端倪,《目击者》片中有场邱哥跟酒醉的Maggie吵架的戏,Maggie要邱哥陪他喝一杯,邱哥回应:“我从不酒驾。”酒醉的Maggie说:“没关系,我可以开车载你。”如果我是阿嘉莎克莉丝蒂笔下的神探白罗,应该在这一幕就已经猜出Maggie才是真正肇事者,因为邱哥的说词其实前后矛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