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

我爱那些值得爱的人致--永远的张国荣

字号+作者:新浪网 来源:新浪网2017-08-02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自古以来“翻拍成瘾,扯成疯。远近高低,各不同”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然而在《倩女幽魂》上,它依'...

十里平湖霜满天 寸寸青丝愁华年

对月形单望相护 只羡鸳鸯不羡仙

自古以来“翻拍成瘾,扯成疯。远近高低,各不同”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然而在《倩女幽魂》上,它依旧是不可被超越的经典。

既然被称作经典,那就有无数种成就经典的理由,你可知小倩有多美!

一袭白衣的幽怨,一袭红袍的炽烈,甚至是现在看起来很“米奇”的发型,一颦一笑无不完美。这个角色的生动来自眼波流转的美和万种风情。王祖贤演出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美,美得有点造孽的不真实,令人喜欢到无以复加。

香港电影因为癫狂的美学风格,不可思议的无拘无束被称道。其中的特质之一,便是不论何时何地都不正经的那些笑声。

这部《倩女幽魂》打造之时,徐老怪和程小东绝没有想到几十年后“经典”二字可以如此的如影随形。于是,很简单的,某些时候午马扮演的燕赤霞那种神神叨叨的对捉鬼事业的热爱,宁采臣像个偏执狂傻青年的一根筋,引发了太多笑声。这与新版将拙劣的相声演员放进故事中咯吱你并不一样。

有的时候,对于这些笑声,我们的理解便是商业电影的特质之一——娱乐性。对于类型片的处理,虽然有好莱坞在剧本打磨时,专人负责添加笑料的方式令人咋舌。但是早年间香港片场的随心所欲,甚至演员随时随地的开起玩笑更高一畴。

至少有一点,很多老港片是让人会心的笑,现在的大片让人不自觉的笑,只不过现在笑的后面,跟了一个“场”字。

电影的魔力在于,它总有超越你认识事物高度的新鲜玩意奉献给你。几十年前初看,觉得惊艳,几十年后再观,依旧叹服那种想象力和不可思议。

把姥姥刚一现身那幕拍得如此具有张力,的确是不多见的室内戏精华。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你看到了诸如《A计划》等一系列老式港片在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功夫。

与姥姥一战87版本显然是给观众来了个措手不及。虽说第一幕绝地救援已然很是给力,但仍旧让黑山老妖在临近结尾出现,打了你冷不防。

这两幕里,虽然技术落后,但却拍出了真正的惊心动魄之感,这是如今纵使多少CG效果在银幕上横飞也难达到的。很简单,有牵制!戏剧里出现的角色都属于哪个都要救,谁都不可死的安排。而绝佳的剪辑与徐克惯用的仰拍特写和晃动镜头,增加了紧张的气氛,渲染了反派的鬼魅之感。

这也可以给当今的导演以启示,再简单不过的一个道理:技术是把双刃剑。哪怕银幕上打得再火热,杀的再激烈,没有剧力的牵制,只不过是一场我们吃着爆米花冷眼旁观与我无关的秀。要想被观者记住,演的人必须走心。

必不可少的是那水中一吻

宁采臣的藏身的一桶水,香艳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虽说里面有多少痴男怨女扑腾得不像样子,但当年的锦江大叔与叶子楣那叫疯狂,这真的是香艳。实际上,这一幕从姥姥开始现身,到姐妹之间羁绊,再到宁采臣几起几落的浮出水面,观众心里的那根弦一直崩到最大形变。但是当红衣褪去,玉体横陈,很不淡定的我们发现那根弦几乎在你脑海里“啪”的一声绷断了。之后,就是超越了那个年代认识理念的水中之吻

而最让人铭记的,是张国荣那个红尘中永不清醒的宁采臣。

宁采臣最大的特点是不回避自己的欲望,没有掩饰的像个傻瓜爱得执拗和热烈,是个战斗力为零的癞蛤蟆,但是他爱天鹅就是爱,是鬼是妖都不怕。

提到张国荣,你每次看到他,就会有两件事要做:第一,掰着手指头数这个风华绝代的哥哥离开我们到底几年。第二,找一首他的歌来听。这一次,他是人间路上的快乐少年郎……

时隔十余载后沉迷与那个风情万种的回眸。

我爱王祖贤的聂小倩,我爱张国荣的宁采臣,我爱这老气横秋的故事,我爱那些值得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