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热播的明日之子节目中,杨幂组的李昊唱了一首古惑仔的《友情岁月》,想通过杨幂的力量传播粤语文化,不禁让我们想起让粤语风靡大陆的香港娱乐圈,曾几何时到了青黄不接的地步。在小鲜肉霸屏的今天,我们却越来越少看到香港年轻演员和歌手的身影,确实香港娱乐圈也已步入暮年,如今的香港娱乐圈对于我们来说已经变成了一种情怀。
李昊不是第一个站出来发声的人,一直活跃在内地各个电视节目来自香港的陈乐基,2014年中国好声音第三季,担任杀手锏乐队的主唱,从以一首《月半小夜曲》发声!立志要延续beyond乐队的传奇!担任杀手锏乐队的主唱的他,从事音乐工作11年,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演唱经验,已出过三张专辑,却也没能完成对粤语歌曲的救赎,也没能在内地市场打开一片天空。
目前,香港“年轻”男星,就数谢霆锋、余文乐,已三十出头,年产量最高的古天乐与近年状态大勇的张家辉已4字头;女星方面,舒淇、杨千嬅已30多岁,郑秀文已过40,乐坛天后容祖儿是80后,演唱会一票难求的郑秀文40几岁,薛凯琪也30岁了,王菀之是70后;男歌手中较“后生”的有张敬轩,30多岁,陈奕迅原来已40岁,几乎我们能叫得出名字的,都已经年近半百,TVB也淡出了大众的视野。
1、上世纪70、80年代,内地经济相对落后,文化发展与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矛盾,影视、电视、歌曲作品相对匮乏,香港电影、TVB剧和粤语歌曲填补了这个空白。
2、内地经济,科技的崛起,各大卫视及娱乐公司开始有了强大的造星能力,以及强大的宣传,让内地更多优秀的人才能走到大众面前了!进入2004,超级女生等选秀节目的兴起,大陆掀起了一场造星狂潮,中国好声音、中国梦之声、中国好男儿等选秀节目相继播出,观众的参与度更高了,人们忽然觉得明星原来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对于自己投票选出的明星认可度更高。
3、网络化时代的发展,观众获取各种形式作品的渠道越来越广,选择性更多,也更容易接触国外的作品,这个也大大冲击了香港影视歌的地位。
4、为了迁就内地庞大市场、尤其是北方市场而弃港产片的特色。内地市场分南方和北方,南方地近香港,文化背景相近;北方则以普通话为主,对香港文化不太了解,不少香港无人不识的视帝视后在北方并无人气,南北市场不接轨,所以地道的香港文化、俚语会令北方观众一头雾水。为了整个内地市场,香港导演唯有自绝皇牌杀招,结果在合拍片初期的揣摩阶段,作品变得不伦不类,口碑票房不济,令人质疑香港制作。内地的电影制作又已成熟起来,票房动辄是亿字单位,香港制作地位动摇。
5、港星接拍内地电影初期,因普通话不灵光,增加制作时间和成本,内地明星又纷纷上位,压缩港星生存空间。加上香港市场萎缩,娱乐公司都不愿投资在新人身上,更将发展阵地转到内地,半放弃本地市场。
总之,在大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香港文化产业发展的选择以及经济发展的客观因数,导致了今天港产影视歌作品失去了原来特色。内地文化产业发展在复制着各种模式,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但原创的经典很少,希望不要在历史的潮流中沉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