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国产青春片长脸了!《闪光少女》二刷观后感

字号+作者:动漫编辑部 来源:动漫编辑部2017-08-07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文/动漫客《闪光少女》最初版本的宣传片和海报,让我本能地拒绝。那一版PV很想当然,把主角们迷之自信的笑脸、声嘶力竭的呼喊剪接起来,但穿着lo裙的主角让'...

文/动漫客

《闪光少女》最初版本的宣传片和海报,让我本能地拒绝。

那一版PV很想当然,把主角们迷之自信的笑脸、声嘶力竭的呼喊剪接起来,但穿着lo裙的主角让人感觉不到魅力而是奇怪,没有看过全片的观众更不会明白男主在喊些什么……

作为一部以“音乐”为主题的电影,PV中却没有收录一段完整的、让人动容的音乐。而海报,更是拒人千里外,毕竟,Cosplay尚属于发烧友的爱好。

这样的宣传片、海报,加上许多人诟病的“闪光少女”这一标题,让影片票房遭遇了滑铁卢。

这部电影,没有钱请Angelababy、杨幂、郭采洁等大姐姐来演小妹妹,也没有小鲜肉做票房保障。尽管主创们全国路演,吸引了不少原声粉摇旗呐喊,最终票房也远不及上述明星出演的“青春电影”。

但是与它们相比,《闪光少女》似乎稍为让观众满意一些——

大概因为,《闪光少女》符合了人们心中对青春真正的定义,不是撕逼、堕胎、闺蜜抢男友,而是追逐梦想。

女主陈惊,小名“神经”,对自己学习的乐器扬琴没有特别爱好,只是因为“我妈让我学的”;她用琴房饮水机刷火锅,喜欢凑热闹开会在下面讲悄悄话;她暗恋西洋乐系钢琴首席的师哥;她就是一个普通得不能更普通的中学生。

当普通人遇上麻烦,戏剧就开始了……

民乐系学生陈惊喜欢上西洋乐钢琴专业的师哥,好不容易接近师哥,并且向他表白,师哥却冷漠地问:

“你谁啊?”

“我叫陈惊,算起来,我还是你师妹呢~”

“……你学什么的?”

“扬琴!”

“扬琴也能算是乐器吗?”

……

被无情拒绝还被言语刺伤的陈惊,难过得躺在大鼓上打滚,但很快,就在男闺蜜油渣的鼓励下,积极地想:师哥看不起我,是因为看不起扬琴,那我只要让师哥看到,扬琴也是很牛【哔——】的不就好了吗?

于是陈惊拉着油渣开始了组建乐队的旅程。

屡屡受挫后,他们找到学校502宿舍里,4个玩cosplay、热衷古风音乐的民乐系妹子。又再经历没有排练场地、被人取笑、给门卫大爷伴唱等挫折后,他们终于得到一个到漫展表演的机会。这场漫展是他们的成名一战。

为何说是“一战”?

因为这时陈惊向师哥证明自己、争取爱情的战役;是二次元妹子取得人们认同的战役;是油渣和陈惊向人们证明“民乐也可以很酷”的战役。

它包含了青春的三个面——虚幻的爱情,作为少数派的痛苦,追求理想。

但它又为坐在上帝视角的观众提供了成人的、达观的眼光,而不是以青春当中人简单的逻辑,简单地叙事,廉价地煽情。

它让陈惊对以“我不能早恋”为由拒绝自己的师哥,喊出了电影的主题:“等以后你会想起自己的十七岁,肯定比我们后悔!”

让胆小的油渣对西洋乐系的同学大声说:“等你们出国了,难道不想告诉外国人,我们自己的音乐也超厉害,学你们的音乐只是因为喜欢。”

理想无须实现,爱情将成泡影,少数派也终将找到自己的栖息地,但为之专注过、忘我过,才叫做青春。《闪光少女》正是关于青春中的专注和疯狂。他的专注,是少年少女专注于音乐,故观此片耳朵美不胜收;他的疯狂,是“二·五次元”乐团漫展中登台,“闪光爆裂民乐团”闯入市音乐厅表演,不是疯子的发狂,而是普通人的挑战常规和突破自我。

影片结尾,是一支MV,男主和女主过上了和民乐完全无关的生活,但在最后的最后,他们脱掉象征社会人身份的衣服,重新穿上校服,用尽一切向着那个方向奔跑……

这大概是,有些理想、激情,只存在于青春当中,谢谢你们来到这部电影之前,与我们短暂地重回那个时代。

在主题深刻之外,剧本的基本功异常扎实。

作为一部校园喜剧,它的笑点十足。比如饮水机刷火锅,纪检主任发现陈惊琴房刷火锅时那段逗趣的对话;比如初入502宿舍,樱仔搞笑又可爱的反应;比如陈惊听国歌站起来的过程,好笑又带劲……

其次,再聊一下里面的转折。在电影中,没到最后一刻,成功或失败都是表象,甚至是相反的。

这是某编剧书中关于情节的说明。

最上面的三个点,是主人公活过的记录,类似“他出生于中国西南地区”,“他在中国农业大学完成了中文系修习”,“他死了”,这是大纲产生的基础——主题。

第二幅画,是一个曲线箭头,意思是我们用逻辑把三个点串联起来了,并且赋予其戏剧性,让人物在故事中经历命运的起伏,以此娱乐观众,这是电影的概述。

最后,是真正在银幕上呈现的剧本最终形态,充满了转折、反转,一个令人不时从影院椅子里直起身子,甚至全程屏息凝神、眼含泪光看完的电影的剧本。

关于《闪光少女》在剧情设置上做得如何,我直观地举例说明:

1.开场一个悠长的长镜头,练习西洋乐的妹子美不胜收,接着来到民乐琴房,一片婚庆和丧葬气氛扑面而来。(对照)

2.混乱中出现了安静的声音,师哥在弹钢琴。(声音的转折)

3.陈惊迷上了师哥,片名出现——闪光少女。(看似甜蜜,将要伤心)

4.师哥拒绝陈惊,问:“扬琴也能算是乐器?”(看似悲惨,却阴差阳错让陈惊去做了可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5.组建乐队被各种拒绝,眼看一个拍脑门想出的计划就要流产,无奈只能找被人们视作异类的502宿舍。(看似失败,实是成功)

6.502宿舍展现出惊人的实力,反而陈惊变成了小迷妹。(看似成功,实则为陈惊“对扬琴不够喜爱”加上“再度感情受挫”解散乐队埋伏笔)

7.演出成功,陈惊再次告白,师哥无情拒绝,陈惊解散乐队,众人不欢而散。(看似到了最大的困境,实则为更纯粹的拼搏、更伟大的成功铺垫)

……先谈这么多吧。

电影每个人物也有各自的变化图谱。比如观众热议的“千指大人”。

登场时梦幻之中带着一丝中二气息,有些咄咄逼人;接着是冷漠脸,因为对陈惊办事不大满意;发现樱仔被欺负,在盛气凌人的女生面前显得手足无措,又愤怒;对乐队有了感情,主动建议乐队去漫展演出,态度略傲娇;系主任宣布民乐系将停止招生,站起来反对,中二;作为先锋与西洋乐系斗琴,严肃、认真……

《闪光少女》做到了90%中国电影剧本没有做到的,但它的票房却很低。

它没有小鲜肉、小腊肉为之站台,可是它有鲍鲸鲸(《失恋33天》金马奖)编剧、江志强(《卧虎藏龙》《捉妖记》)监制、邝志良(《重庆森林》《东邪西毒》)剪辑。

作为一部音乐主题的电影,它请到梁翘柏担任音乐总监,请到周笔畅、徐佳莹、杨宗纬、逃跑计划、中岛美嘉、祈Inory、桐子(Kirito),以及作为主演的徐璐和彭昱畅等演唱主题曲与插曲。

作为一部把钱都花在内容上的诚意之作,我希望更多人能去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