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电影《芳华》有感

字号+作者:影评战战团团 来源:影评战战团团2020-02-26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作为对比,同样是和越南的战争,美国人虽然打败了,却拍出了《现代启示录》,《野战排》,《全金属外壳》,《猎鹿人》等一系列经典作品,我们打赢了,却恨不得让这场战'...

"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赶在立冬以来最冷的一天进了唯一的一次电影院,为的就是看冯小刚的电影《芳华》,一年磨一剑,冯导从来没让我们失望。

  这不是一部轻松的影片,如果你没有一定的阅历,不对那段历史感兴趣,喜欢小鲜肉和高富美,想一边吃着爆米花一边享受电影带来的声光刺激,那你最好还是别看,这不是你的菜。

  电影描写了一群部队文工团演员的芬芳年华,青春岁月,时间,上世纪七十年代,地点,祖国西南边陲的大山中。

  影片的主人公刘峰,是一位来自山东沂蒙山区的小伙子,自幼家境贫寒,长大后入伍到成都军区某野战军工兵营,因为会翻跟斗,被破格吸纳到俊男靓女扎堆的部队文工团。在那里,他理所当然的受到排挤和嘲讽,但他丝毫不为所动,用他一贯的朴实和对谁都敞开心扉的真诚和热情,用默默无闻的奉献为自己赢得了尊重,被戏称为活雷锋。他就像空气,无所不在,但又时时被她们选择性忽略。

  刘峰的悲剧在于他爱上了不该爱的人,他钟情的对象是那个看起来一脸懵懂,很傻很天真,实际上精明算计,自私市侩,上海里弄里走出来的小市民林丁丁。刘峰想要的是爱情,他巴肝巴肺,恨不得将心挖出来给对方看;而林丁丁想要的只是友情,她享受着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却把这一切视为漂亮女孩子应得的福利,她的目标是嫁入豪门。两人的价值观不在一个层面,门不当户不对,刘峰的追求看来还是有些鲁莽了。

  如果仅仅是一次未遂的爱情也没什么,年轻人谁没经历过失恋的痛苦?爱情的折磨?但刘峰却为此付出了一生的代价,这就有些沉重了。

  当刘峰向林丁丁表达爱情的时候,他正处在一个最佳的地点,最合适的时段。

  夜色朦胧,灯光氤氲,在木工屋里,只有他们两个人,刘峰向林丁丁展示他为战友结婚,亲手打制的沙发。林丁丁坐在上面陶醉了,夸他手巧,没有不会做的。气氛如此美好,天地如此安然,以至于刘峰产生了错觉,感觉身前的这位梦中情人唾手可得。蕴藉多年的感情终于岩浆般喷发,他心跳骤然加速,用颤抖的声音向林丁丁做了大胆的表白,并情不自禁的拥抱了对方。

  可惜,他忘了关屋门,恰在此时,两个闲得蛋疼的路人甲和路人乙看到了这一幕,眼神里露出一种捉奸成双的快意和好白菜都让猪拱了的嫉恨。被刘峰的求爱搞得有点发蒙的林丁丁立刻惊醒了,她想到了自己的大好前程,想到了被卷入流言蜚语中的后果,为了自证清白,她大声呼喊着,并挣脱开刘峰,一路哭着跑回了宿舍。

  一切似乎不言自明,女人天生就是弱者,何况是年轻漂亮的女人,刘峰一生的悲剧就此奠定。他被揪送到部队保卫处,在那里,受到了代表组织的人义正言辞而又厚颜无耻的逼供和诱供,他怒不可遏。后来,他理所当然的被开除出文工团,下放到远在川滇边界的伐木连。

  七九年中越自卫反击战一打响,他便自告奋勇上了前线,他要在战场上用鲜血洗刷掉无端加在自己身上的耻辱,他确实做到了。在一场运送弹药的途中,他们的队伍遭到了越南人的伏击,他身受重伤仍然不下火线,他成了战斗英雄,但失掉了一条手臂。

  受到排挤的还有一个叫何小萍的女孩子,她因为入队晚,因为有一个蹲牢房的右派父亲,因为爱出汗,身上有异味,便一再受到她们的欺辱。她们甚至在大庭观众之下公然展示她的海绵胸垫,并当面指责她不该“弄虚作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文工团概莫例外,何况这里还有高干子弟,红二代。出身上的高贵带来了道德上的优势,她们可以居高临下,坦然的审视别人,肆意践踏别人的尊严,丝毫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何小萍对她们失望了,失望了的何小萍发誓不再和她们同台演出,哪怕为此受了处分。她被下放到野战军医院,战事一打响便上了前线,在枪林弹雨中目睹了战争的残酷,生命的卑贱,目睹了无数残缺的身体,血淋淋的伤口。战后,就在她作为战斗英雄被吸收到英模报告团,荣耀加身,前程似锦时,巨大的反差却让她一下崩溃了,她住进了精神病院。

  又是N年过去,刘峰和何小萍这两个心地无比善良的战斗英雄终于走到一起,何小萍心里始终埋着对刘峰深深的爱,在历经波折,生命归于平淡时,她梦想成真。没有婚约,没有盛宴,两人十指相扣,心心相印,过上了平静而温馨的生活,电影最终给了我们一个美好的结局。

  事实真是这样的吗?严歌苓的同名小说我恰好看过了,小说中的结局有些惨淡,有些压抑,有些让人哀怜。刘峰得了重病,为了不连累他人,他切断了和所有亲朋好友的联系,独自住在北京郊区城乡结合部一个凌乱的村子里,在临终之时,他身边只有何小萍一个人。好人似乎并无好报,这打破了我们心中的幻想,以及寄托在主人公身上的美好祝福,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小说中的结局或许更符合现实,不是有句话吗?“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这就是人性的悲哀。

  电影的主题貌似很简单,写了一个很平常的爱情故事,没有第三者插足,没有宫廷内斗,没有撕逼卖萌,没有插科打诨,但如果你这么想那就错了,冯导的野心远不止如此,他是用一部华丽的影片致敬了他曾经生活过的那个火红的年代,那个波澜壮阔又命运诡谲的年代,那个多灾多难,让人扼腕长叹的年代。看看他电影里出现的大事件吧,文化大革命,伟人逝世,唐山大地震,粉碎四人帮,七九年自卫反击战,哪一个都是沉甸甸的话题,都足以改变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影片一开头,就是一个火红的画面,一个个洋溢着青春活力,朝气蓬勃的镜头扑面而来。

  部队文工团练功房内,一群女孩正在排练芭蕾舞,修长的身材,干净的脸庞,优美的动作,铿锵有力的伴奏,翩翩起舞的身姿,让人看了顿时心跳加快,鼻子充血,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荷尔蒙味道。

  电影的色彩尤其饱满,草绿色的军服,鲜红的领章和红五星,衬托得文工团的姑娘们更加俊美。

  室外,披红挂彩的宣传车徐徐开来,车前悬挂着毛主席大幅画像,一群人站在车上,兴奋的振臂高呼,高音喇叭里传来主席的最高指示,锣鼓喧天,红旗猎猎,口号阵阵,我们仿佛一下子就回到了那个年代,“东风吹,战鼓擂,这个世界谁怕谁”。

  对电影细节的铺陈,冯小刚做足了功课,极尽渲染之能事,让人感觉那个年代就像在开一个大PARTY,高潮无处不在。

  但这一切其实都是铺垫,PARTY总有曲终人散的时候,PARTY越是喧嚣热闹,高潮迭起,之后的杯盘狼藉就显得越发冷清,就像烟花,绚丽璀璨过后的天空会更加暗淡沉寂。就在懵懵懂懂间,七九年到来了,那年刚过完春节,就发生了一件惊动世界的大事,中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了,我认为,这才是整部电影冯导想要讲述的重点,也是本片的精华和戏眼之所在。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这场发生在四十年前的战争,那年战事刚打响的时候我还是个少年,每天守着收音机收听广播,当听到我英勇的中国军人又往前线推进了多少公里时,兴奋地不能自已,一颗爱国心鼓胀得满满的,现在的我早已两鬓斑白。

  但我们又实在不应该忘却这场战争,延宕十年,动用了几十万军队,以举国之力打赢的这场战争付出的是数万人的伤亡,多少精壮的汉子,青涩懵懂的学生娃就这样长眠在南国边陲那片凄风苦雨的土地上,而那些残疾的军人,更是要带着身体和心灵上的双重创伤备受煎熬的苟活着。

  对于那场战争,我比一般的人有更深的体会,这是因为,我从小生活在部队里,七九年自卫反击战一打响,父亲所在的济南军区某炮团立刻进入一级战备,气氛骤然紧张起来,紧急集合哨时时响起,当然,他们所针对的不是南方的越南人,而是北方的苏联,那才是一只真正的大老虎,也是这场战争胜负的关键所在,当时,不仅仅是父亲所在的炮团,整个北方的几大军区都做好了开赴中苏边境的准备。

  越南是苏联的小弟弟,那时极力向苏联靠拢,小弟弟被打,大哥有责任出头,出不出头考验的是大哥的能力,苏联有没有这个能力,有,但他们的军队主要集中在东欧,波罗的海沿岸,要通过一条狭窄的西伯利亚铁路调兵百万到遥远的远东地区,没有几个月乃至半年的时间不可能完成。即便能完成,他们也未必会这么做,因为他们还要防范东欧的老巢被美国人乘虚而入,相比刚刚投诚,远在南洋的的小弟弟越南,近在家门口的那些东欧穷亲戚更需要保护。

  即便如此,邓小平也不敢大意,老毛子做事一向钻头不顾腚,不按常理出牌,有备无患,严阵以待,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才是上策。

  七九年那场战事动用的是广州军区和昆明军区的兵力,分别由许世友和杨得志指挥,但其他部队也不是没有参与,记得我们团当时派了四十多人去西南前线,承担拉炮和运送弹药物资的任务。后来,听他们回来的人说,我们的人到了那里基本没用上,因为广西边境山路崎岖,坡大沟深,我们这边的司机开惯了平路,到了山路有些不适应,经常耽误事。后来,这些活便都让当地司机给承包了,他们返回部队时给父亲带来一个用炮弹皮雕刻的雄鹰,我印象很深。青铜色的金属外壳,刷着清漆,反射着幽幽的光,底座是一整块装甲车的钢板,非常沉重。后来多次搬家,这件来自越南前线的珍贵的礼物也找不到了。

  这部电影里有六分钟的战斗场面,堪称整部电影的精华。

  刘峰所在的运输队伍遭到了越南人的伏击,刚才还谈笑风生的战友刹那间倒在了血泊里,子弹从头顶嗖嗖飞过,没人知道越南人藏身何处,一人多高的芦苇荡仿佛埋伏着千军万马,风声鹤唳,他们被迫还击。仓促中,一位战友陷入了沼泽,眼看着污泥慢慢没过了头顶,一颗炸弹飞过来,轰的一声,几个战友不见了踪影,刘峰也倒了下去,手臂中弹,鲜血如注,形势万分危机。好在不久后,我们的增援部队赶了过来,坦克车向敌方隆隆碾压过去,身背喷火器的战士向前方茂密的灌木丛喷出一道道魔鬼般的火舌,惨叫声迅疾而来。

  战争是无情的,不管对敌人还是对我们,冯小刚用六分钟的影片展示了那场战争的残酷,实际情况可能比这个还要残忍很多倍。

  电影里没有呈现的,小说里呈现了,小说里有这样一个场面,让我愕然震惊。

  作为战地记者的穗子去前线采访,在一个操场上目睹了一场誓师大会,一个团的士兵,一千多号人,齐刷刷站立在操场上,表情肃穆,群情激愤,口号阵阵。几天后,穗子又一次路过那个操场,正是薄暮时分,天下着细雨,操场上密密的排满了还没来得及转移的尸体,几天前那一千多精壮的汉子就这样永远倒了下去,长眠在了南方的凄风苦雨中。

  虽然是小说,但这绝不是虚构,作者严歌苓不是一般的文艺女青年,是一个才华与胆识,颜值与家庭背景俱佳的奇女子。七九年战事打响的时候,她还是部队文工团的舞蹈演员,自告奋勇,以记者身份踏上前线,这是她亲眼目睹。而据战后的资料透露,在战事打响的前几天里,我们的队伍因为种种原因,确实损失惨重,一天有数千人的伤亡,以至于把脾气暴躁的许世友给打急了,后来撤出凉山时,他曾亲下命令,万炮齐鸣,不能让凉山有一间完整的房屋。

  事实上,冯导精心打造的这六分钟的战争场面也不是随手拈来,无的放矢,它是根据当年战场的实际情况精心编排的,这里面有两个关注点,一是对方的伏击,二是我方的坦克。有人说,越南的热带丛林不适合大规模机动战,电影中的坦克纯属虚构,恰恰相反,这场战事动用了数百辆轻型坦克,他们在战斗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战事刚打响的时候,我方动员了三十万的军队,分别从广西和云南边境展开攻势,越南人错误的估计了形势,他们认为有苏联人的撑腰,中国不会打大战,最多是师团一级的战斗,因此将主力部队放在了南方以及侵略柬埔寨上,北方和中国相抗衡的只有大约十万正规军以及二三十万的民兵,中国的上万门大炮和重装武器,在正面战场给予越南军队以毁灭式打击。

  但越南人也有他们的优势,他们利用熟悉当地的地理地形,山川河流,频频设伏,伏击我们的庞大的运输辎重车队以及零散的部队,给我们的战士以极大的杀伤,这部电影里所呈现的就是实际发生的经典场面。

  大规模战争在攻克凉山后就结束了,我们的军队迅速撤回了国内,但小规模战事一直持续着,在老山,法卡山,者阴山等地形成战略相持,我方为了锻炼队伍,采用几大军区轮流参战的形式,将越南的上百万军队牢牢拖在边境线上。

  有一次去甘肃天水,在火车上,我恰好邂逅了一位当年从老山前线下来的战斗英雄,他是陕北清涧人,当时所在的部队属于兰州军区,他们是86年接替济南军区换防去的前线,在那里呆了一年多,立了三等功,回来后被安置在陕北的长庆油田。

  他告诉我一件亲身经历的事,这件事像梦魇一样一直压在他心头,每每想起便夜不能寐。

  那时他是排长,一次在和对方反复拉锯的阵地攻坚战中,一位战士中了地雷,两条腿被炸断,断茬处露出白生生的骨头,战士凄厉的哀嚎着,眼神里流露着对死的恐惧和对生的渴望。他和他的直线距离也就只有十几米,但却无法营救,他们的前面是一面开阔地,越南人居高临下,火力将他们完全压制住,只能等待我方的炮火支援。十几分钟后等他们将战士救回来,小战士因失血过多已经陷入昏迷,最后送到后方也没抢救过来,到现在,只要一闭双眼,他脑海里都会清晰的浮现出对方那渴望获救的眼神。

  战争对于旁观者来说,只是一个个冰冷冷的数字,但对战争的经历者来说,那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段不了的战友情,更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因缘际会,我和那些老山前线下来的伤病员也有过一次近距离的接触。

  八五年,我因病在部队145医院住院,那所医院收留了不少从前线下来的伤病员,很多失去胳膊腿的,有时听病房的小护士悄声嘀咕,说昨晚外三科那些老山前线下来的残疾人又出去闹事去了。所谓闹事不外乎他们去医院附近的酒店喝酒,发泄心中的郁闷,遇到对他们身体的残疾进行围观和讥讽的人,便会怒不可遏,冲突自然就会发生。

  有一天,我自己悄悄溜出传染病房,来到外三科,亲眼看到了那些穿着白底蓝杠病号服,神情委顿,表情漠然的战士,他们或躺或坐在病床上,眼神中已没了战场上的杀气,更多的是对前途的焦虑和对未来的茫然。

  电影中也有对伤残军人退役后艰难谋生的如实描写。

  刘峰退役后在海口蹬三轮为生,有一天,他的车子被城管没收了,刘峰去索要,城管要他交2000元的罚款,刘峰说,我这车子才值几百块钱,我一天才挣几十块钱,你们能不能少罚点,城管傲慢的说,我们这是制度。刘峰有些恼火,情急之下去拉扯他们的经理,被几个部下摁住打了一顿,假肢也摔了出去。这一幕恰好被暗中观察他的战友看到了,她两眼冒火,指着城管的鼻子斥骂道,“我操你妈,你们就这样对待一个战斗英雄,残疾军人”,城管喏喏。看到这里,我的眼泪终于不争气的流了下来。

  事情过去三十多年,回头再看这些残疾军人的遭遇,更让人扼腕叹息。他们残缺的身体让他们无法享受改革带来的巨大红利,只能混迹社会底层,拿着微薄的抚恤金艰难度日,曾经的荣光早已远去,而为之牺牲的那场战事也无人再提及,他们像被全世界所遗忘,只能孤独的苟活着。

  今年三月份,我独自去了一趟越南,对这个国家,我一直心存好奇。

  从地图上看,其地形像一片风中飘零的落叶,中间部分尤其狭窄,仿佛女人的细腰,掐指可断,其实质面积不过三十三万平方公里,人口和山东差不多。就是这样一个偏居中南半岛的小国,居然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分别和法国、美国、中国这三个绝对意义上的大国打了三场性质不同的战争,而且按他们官方的说法,居然还都打赢了,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什么样的信念,什么样的文化在支撑他们?

  行走在越南北部的公路上,你会发现这里的地形和广西差不多,山峦起伏,植被茂密,稍微平坦的地方便是村庄。村庄的房子很有特点,三五米宽,却可以盖到三四层,多的有五六层,外墙呈米黄色或乳白色。公路上少有车辆,最多的是摩托车,三五成群,呼啸而过。路只是双向四车道的柏油路,时速最多可以到六七十迈,两旁也见不到工厂,更绝少我们国家成片的工业园。有零零散散的水田,分布在山坳里,种着绿油油的稻谷。经常有农人戴着斗笠,牵着牛在田间劳作,从远处看去,很难分清男女。据说,越南因为经年打仗,男人金贵,下田干活的一般女人居多,男人下田也是骑在牛背上,女人默默在后面跟着,当然,这都是民间的戏谑之言,不可当真。

  看着这样的地形,想象着当年自卫反击战时,每天向前推进十几二十几公里是多么的不易。期间,要攻克无数个山头,要越过无数个沟坎,而在那些大山的皱褶里,在茂密的灌木丛里,不知道隐藏着越南人多少的埋伏,真的是危机四伏,凶险无处不在。

  我曾经问过导游,一位瘦瘦高高,看上去营养不良,性格绵软,脾气极好的越南中年男人,问他对四十年前,发生在中越之间那场战争的看法。他嗫嚅着,嘻嘻笑着说,我们老百姓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反正上面叫打,我们就打,家里有两个兄弟的就要抽走一个去当兵,打仗都是当官的说了算。我听了有些哑然,仔细一想,也很符合实际。对于底层百姓来说,生命就像浮萍,自己并不能全然掌握,战争来了,国家动员说要打仗,要保卫家园,那是义不容辞,就像交粮纳税一样自然而然。至于战争背后的政治博弈,波诡云谲的外交风云,以及肮脏龌龊的幕后交易,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又怎能知晓,说的清楚哪。

  战争是什么?百度里讲,战争是政治集团之间,国家之间或者民族之间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是解决纠纷的最暴力手段,只是,发号施令的都是政治家,而血染战场的都是普通百姓,历朝历代,每个国家都是如此。

  在河内,我还看到一幅引起我无限遐思的画面。

  去河内胡志明广场参观的那天是个周日,正值清明节前夕,瞻仰胡志明遗容的越南民众排起了长队,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更有一身戎装,列队而来的军人,队伍一直蜿蜒到几公里外。在胡志明纪念馆前,一队照相的人群引起了我的关注,他们穿着制式不同,颜色不等的军服,排成两行正在合影留念。年龄大都在五六十开外,女多男少,胸前挂满了各种荣誉勋章。对越南的军服没有研究,但根据他们的年龄,我大致可以判断出,这些军人绝大多数都是中越自卫反击战中的老兵,而且是战功卓著的英雄,他们在清明节前夕,以这种合影留念的方式,纪念他们曾经逝去的荣光。

  同时我又想到,这些当年和中国军队正面交锋的越南军人,既然能以战斗英雄的形象出现在这里,那身上是不是沾染了很多中国军人的鲜血?那他们是坏人吗?这确实是一个很纠结的话题。但我想,战争可以分正义和非正义,但战争中的军人却无法区分正义或者非正义,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国家而战。在血流成河的战场上,在面对面的肉搏中,在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危机关头,你无法用和平年代的价值观,道德观去要求他们,衡量他们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勇敢或者怯懦。从这方面看,这些枪林弹雨中厮杀过来,能幸运活到今天的越南军人同样值得我们尊敬。

  几天后从河内返回南宁,第二天早晨要从南宁飞济南,在机场候机时看到了另外一幅让我心灵震颤的画面。

  早晨六七点钟的候机大厅已经嘈杂喧嚣,人声鼎沸了,人们个个神色匆匆而又表情漠然,带着一种旅途中的疲惫和慵懒。我正在百无聊赖的等着办理登机手续,就在这时,前方不远处突然出现了上百人的老兵队伍,他们清一色绿军装,解放帽,帽子上有着鲜红的五角星帽徽,上衣领口处有两片鲜红的领章,几个军官模样的军人在旁边指挥,他们的胸前多了几枚勋章。看到这熟悉的装束,我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回到了小时候父亲所在的兵营里,回到了上世纪那个火红的年代,我情不自禁上前,和他们攀谈了几句,他们的表情有些严肃,有些沉重,语气平静而又和缓的告诉我,他们是家在海南的越战老兵,这次来广西,是去边境祭奠那些逝去的战友。

  听到这里,那一瞬间,我心里突然涌上一种温暖的,无比亲切而又有些心痛的感觉,我对这身军装实在是太熟悉了,从小生活在部队里,每天举目所见就是这样的一身国防绿,看到他们我就仿佛看到了父亲的那些战友,看到了145医院里那些残疾的越战老兵,看到了火车上邂逅的那位越战英雄,更想到了长眠在那片土地上,为国捐躯的英烈,想到了他们如今生活的艰难,精神的迷茫,前途的无望等等,我的眼泪不自觉的溢出了眼眶。

  我无法言说对他们的敬仰,我心里如岩浆喷发一般翻腾,但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我想拥抱他们,又觉得有些冒昧,我想行一个标准的军礼,又觉得有些唐突,我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有眼泪一滴一滴的滚落下来,他们也觉出了我的异样,紧紧握住我的双手,眼眶同样也湿润了,就那样,我们握了好久,好久。

  事情过去很久,每当我想到这幅画面,我仍然情难自己,我虽说是一个感性多于理性的人,但早已过了多愁善感的年龄,之所以如此失态,是因为我和这些越战老兵虽然相差六七岁,但基本上还是属于一代人,我们共同呼吸过那个时代的空气,感受过那种大敌当前,同仇敌忾的爱国氛围,我们有着相同的价值观,有着相同的报国信念,我们的青春,我们的芳华在某些时候是重叠的。

  现在这些越战老兵大都在六十开外,本到了颐养天年的年龄,却为基本的谋生而营营,他们仿佛是多余的人,被这个时代,被社会所遗忘了,成了不被理解的一个群体。今天,他们以集体出行的方式去祭奠自己的战友,祭奠的又何止是战友,还有自己曾经逝去的芳华,曾经应有的尊严,曾经气冲霄汉、豪气干云的英勇壮举。他们以全副武装的姿态昭告世人,我们也曾经为国家付出过,流过泪,流过汗,更流过血,我们也曾经是那个年代最可爱的人,我们不该被这个社会所遗忘。

  两个国家的军人,在同一个时间段,在不同的地点,以近乎同样的方式祭奠他们那远去的芳华,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但属于他们的时代却一去不复返了,英雄迟暮,给人留下的是无尽的悲凉。

  一部电影引起我如此多的感慨,只是因为它触动了我心底那根柔软的琴弦。

  有人抨击这部电影,说冯小刚美化了那个时代,意淫了他的青春,这些或许有些道理,但仅凭着影片中对中越自卫反击战那六分钟战争场面的展示,冯小刚就是伟大的,他值得我们尊敬。那场战事过去四十年了,除了一部《高山下的花环》,请问还有哪位导演关注过这个题材?作为对比,同样是和越南的战争,美国人虽然打败了,却拍出了《现代启示录》,《野战排》,《全金属外壳》,《猎鹿人》等一系列经典作品,我们打赢了,却恨不得让这场战事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

  我们可以不提,但我们实在不应该不善待那些为此付出一生的越战老兵。

  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芳华,他们在最坏的时代洗尽铅华,而我们却在最好的时代里虚度光阴。

  行文最后,再一次向冯小刚致敬,向那些为祖国献出青春和生命的越战老兵致敬!他们可以在某一个时间段,被某些人所遗忘,但他们不会在所有的时间段,被所有的人所遗忘!

电影《芳华》有感

关注公众号“战战团团BoB” 点右下角影院入口进入,无数好电影,电视随时观看,为你提供最好的掌上影院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