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流浪地球影评

字号+作者:游戏人生皆梦矣 来源:游戏人生皆梦矣2019-02-17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跟大家介绍一部电影《流浪地球》这是一部具有诚意的,完成度相当不错的科幻类型片。如果从视觉效果上来看,之前许多人对影片5毛特效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流浪地球影评

跟大家介绍一部电影《流浪地球》

这是一部具有诚意的,完成度相当不错的科幻类型片。如果从视觉效果上来看,之前许多人对影片5毛特效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虽然相比好莱坞还到不了「出类拔萃」的程度,但绝对是呈现出了一个在视觉上令人看不出破绽的,相当详实的科学幻想世界。电影的节奏也保持得不错,紧张的剧情,故事一波接着一波,基本上没有冷场或者拖时间。

在拍摄方面,许多片段中所营造出来的紧张感和情绪传达,都是相当到位且令人投入的。不管是中间那段电梯营救,还是后面的联合点火,都很有好莱坞质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影片可以算作是一个真正的科幻电影类型片,这一点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

流浪地球影评

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科幻作品,但是像《流浪地球》这样,采用现代的电影拍摄模式与工业体系,结合商业性与视觉效果,最后呈现出这种类型片感觉的,其实在它之前并不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流浪地球》,确实可以说是启动了「中国科幻元年」的重要作品。

不过,有些原作粉丝表示看完电影后,其实心情是有一些复杂的。第一感觉是电影剧本对原作进行了相当多的改编,比起原著讲述的从刹车时代,逃逸时代到流浪时代跨度非常大的好几代人的故事,影片把故事集中在几个主角的经历之上,而且放在了一个非常小范围的时间段来讲述,应该是考虑到了成本与观众代入的方式,还有电影媒体的演绎限制。

刹车时代和逃逸时代的一些有趣的故事删掉,虽然略有些遗憾但无伤大雅。但影片把「地球派」和「飞船派」的争斗去掉了,这并不是十分明智。我看电影时,等了许久,希望可以等到那个封闭小玻璃球的实验,和飞船派与地球派的冲突,觉得可以至少给一段回忆镜头,但一直没有等到。

于是,「流浪地球」这件事情,就从小说中人类的「选择」,变成了电影中的一个既定的「故事背景」。

于是很多观众会疑惑:为什么要「带着地球跑」?

其实,星际移民这个事情,一般人想到的都是飞船(离开地球),但小说却独创性地让整个地球作为人类的移民船,从而让「带着地球流浪」成为这部科幻作品的核心创意。

流浪地球影评

还记得在原著中,封闭玻璃球的小生态系统失败后,主角问老师,移动地球遇到这么大的困难,而人类的飞船可以造得像上海或者纽约那么大,不会像封闭玻璃球的生态系统一样脆弱,人类也会在附近找到新的可以移民的行星。但老师是这么回答的:半人马座没有行星(这段是依照2000年小说创作当时的人类所知来进行的推论,实际上后来的观察结果(分别为2012年和2016年)认为半人马座α星B和半人马座α星B(比邻星)都可能有行星,同时也发现了距离太阳很近的其他恒星的很多行星,这段话如今看来已经不正确,但在当时是没有毛病的),最近的有行星的恒星在八百五十光年以外,目前人类能建造的最快的飞船也只能达到光速的百分之零点五,这样就需要十七万年时间才能到那儿,飞船规模的生态系统连这十分之一的时间都维持不了。孩子们,只有像地球这样规模的生态系统,这样气势磅礴的生态循环,才能使生命万代不息!人类在宇宙间离开了地球,就像婴儿在沙漠里离开了母亲!

正是这样的,不用飞船而用地球的移民,让原作的故事,带有了一种对「家园」与「故土」的爱和依恋,这其实是一种东方式的诗意美学,这种美学是需要在故事冲突中体现的。

而在电影里,「流浪地球」这件事情被当成了背景,没有了飞船派和地球派的争论,虽然后面有空间站和地球的取舍,但那毕竟是不同的含义。观众们会疑惑「用地球移民有这么多麻烦,为什么要带着地球走」这件事情。

其实,只要用一点篇幅讲一下开始的玻璃球的故事,讨论一下小生态系统在长时间移民的脆弱性后,就可以让大家明白「流浪地球」的浪漫感了。而电影把这层主题放弃了,转到了亲情和团结之上,虽然也没有特别的问题,却差了一点原作的精髓,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缺点。

其实,影片对于没有看过原作的路人,可能剧情反而会更加友好一点。普通观众看到的,应该是一个比较类型化的大情节主流科幻作品,里面有良好的科幻质感,熟悉的中国元素,也有偏人文的亲情线。

从另一方面来说,中国人主演的科幻片,这种无法取代的文化认同,是一个非常容易让观众达成情感代入的东西。可以这么说,如果《流浪地球》的主演是老外,其他各方面都和现在一样,是不可能取得目前这样的认同和传播的。毕竟,在影院看到中国人演的,中国人创作的科幻故事,这将填上国人潜意识里面的一处空间,是一种让人自豪和快乐的事情。

从科学幻想层面,影片有一些Bug。比如一些朋友会质疑在地壳上的地球发动机推动地球这个设定,认为它会引发巨大的地震和地壳运动,人类根本不可能住在地下,如果要移民还是飞船靠谱。其实这些在原作中有提到。另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最后点燃的推动力有人测算过,即使是全部引爆,这些力也实在太微小了,很难达成影片中的效果,毕竟化学能和核能还是量级不同的。

流浪地球影评

不过,任何科幻作品中都会有Bug,而这些Bug是不是会影响到作品,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三点:一是主流观众的知识文化水平是否能够看出作品的Bug,二就是Bug的地方,是否是影片中最重要的点。第三点是,观众在情感上是否能够掩饰这些Bug。

比如《蝙蝠侠:侠影之谜》(总体来说这不算科幻作品,但我们用它来举例)里面有水蒸发装置蒸发了整座城的地下水,但它边上的人却不受影响,其实很多人都看出来了,但因为电影拍得实在过于优秀,当时的情绪体验让大家本能地忽略了这些。

但在《流浪地球》影片中,最后依靠点燃推动地球这件事情,在这点上有缺陷,会破坏故事的整体感,就算情绪很强,也不能算是一个可以完全忽略的Bug。

不过,对于科幻爱好者来说,虽然他们比一般的观众更容易看出Bug,但他们反而更加明白科幻类作品中bug存在的可能性,相对来说常常会比较宽容。因为没有什么作品能够像科幻作品这样有如此的大众影响力,可以在民众中间传递科学知识。哪怕只是传达少量一点,哪怕只是告诉大家木星主要由氢气构成,对于大众来说,这已经是一个具有很大意义的科普了。

而对于原作粉丝还有另外一个侧面,纵使影片没有完整的表达出来原著的诗意,而让原作粉的心情有些复杂,但如果问一个科幻迷或者原作粉,「希不希望看到这样的作品?」我相信大多数人的答案仍然是肯定的。因为即使有一定差距和缺陷,这也是中国科幻类型片的一次从零到一的突破,有了它,才会有下一部,再下一部。这才是真正喜欢科幻的观众们所期望看到的。影片的一些问题, 并不影响它成为一部有态度的科幻类型片的起航之作。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拍摄方面,视觉效果已经相当不错,大场面的呈现和一些小幽默的穿插算是相当熟练,已经是一部主流科幻片的水准

流浪地球影评

比较遗憾地去掉了地球派和飞船派的冲突。从而让「流浪地球」这件事成为了背景。对于原著的家园情怀的诗意传达不够

作为科幻片,在故事高潮的核心设定上不是那么严谨,另外一些剧情和台词比较尴尬,尤其是最后那段动员,这种不太自然的过度情感介入,会让科幻片的质感变差,希望下一部可以做好

在大成本制作的中国科幻电影中,能够取得这样的突破,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这将是中国科幻的一个起航之作,它的票房成功更是会鼓励资方投资更多的科幻类作品

看着春节档的其他影片,其实相当高兴《流浪地球》这个在中国电影中的「新类型」被关注。其实中国观众的辨别能力和审美情趣都在提高,能够分辨出诚意之作与粗制滥造的作品。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观众的要求,其实又并不高,一部用用心制作的,良好的类型片,就可以获得好评。中国的电影市场,还远远没有到需要依靠标新立异来博眼球的时候。

扎扎实实得拍一部类型片,受众都是在的。

对于商业科幻电影来看,《流浪地球》这部影片正如《湄公河行动》对于战争片,尽管它有差距,但观众能够感觉到其中蕴含的诚意。

《流浪地球》试映时,刘慈欣含泪点赞,「他说,中国科幻在今天终于起航了」因为影片剧本是独立创作的,刘慈欣本人并未更多参与,我想,对于影片和原作精神上的差距,他其实是最了解的。但即使如此,即使原作的诗意只是表达了一部分,他仍然不吝给予这样的赞誉。

因为中国的商业科幻电影,可以说相当长的时间都在漆黑的漫漫长夜中,鲜有一个星光般的亮点,而《流浪地球》无疑是一个从无到有的突破,这部作品获得了比较好的票房,那么之后我们就必然可以看到第二部,第三部科幻作品了。

流浪地球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