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好不好看?好看啊!那不就得了?
1. 你得先拍出好看的商业片,再来谈好看的科幻片
不知道这几天为什么又冒出来《流浪地球》不合格的声音。
“不是合格的科幻片!”啊我呸!这些年这种声音听得还少吗?
不是真正的二次元!
不是真正的嘻哈!
不是真正的古风!
不是真正的电音!
不是真正的……
怎么就你戏多啊?评价一个东西好不好,不先看这个作品本身有没有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不先看这个东西有没有大众传播价值,不先看这个东西好不好看,动不动听,而是先看这个东西符不符合条条框框?这个东西的细枝末节能不能获得推敲的乐趣?
你是真爱这个东西,还是想抱着它一起死啊?你是想让世人一起感受第一行书《兰亭集序》的美,还是想带着它给你陪葬啊?
观影前看到很多差评,因为电影的科幻观有问题!比如说救援方案的合理性,世界运行的规则,人道逻辑的缺失,等等等等。但看完之后,我觉得全都可以忽略,尤其对第一部国产的星际主题的科幻片。
原因很简单:作为一部商业片,《流浪地球》两个字,好!看!复杂一点说,人家有气势如虹的生命力!
尤其对于科幻片这个极其烧钱的类型来说,开山之作,首先得是个好看卖座的商业片,然后才是好的科幻片。如果《流浪地球》真拍成了《银翼杀手》我才要哭了。因为这非但不是国产科幻片的进步,反而说明我们距离自己的《银翼杀手》《星球大战》《黑客帝国》《星际穿越》更远了。
种不出茁壮的树,就没有花,更不会有果。作为第一部国产A级制作的科幻片,《流浪地球》第一任务,回本。第二任务,好看。第三任务,科幻想象力。这三个任务全都超额完成。
然后现在讨论它不够科学,不够伦理,不够……你这抓小放大,盲人摸象呢?真糊涂还是装糊涂?
不是说要降级要求国产电影,而是在这个时点上,对于科幻片这个类型来说,把《流浪地球》拍得好看,让这个类型发展起来,重要性压倒一切。何况片子明明是真过瘾,真好看。观众要愿意为了科幻属性的电影进电影院,这个类型才有可能获得资源往深了拍,往伦理探索和更滴水不漏的科幻设定上拍。科幻电影不像低投资可以小范围自high的剧情片:不出圈,你这个类型拍的再完美也得死。
出了电影院,轰隆隆特效远去之后我开始思考一些合理性问题,比如:地球表面变极低温度已经十几年,光合作用也停了十几年。在这十几年里地球那么多推进器消耗,还要供35亿人日常活动,大气层的氧气只销不产,还能有足够的氧气点燃木星吗?
想了一会我就放弃了。拍电影又不是写论文,春节档上映的电影一定是大众艺术,感染力和严谨两全其美最好,但两者选其一,我一定选感染力。何况,都拍电影了,都造梦了,此时不放飞想象里更待何时?
之前看过一个故事,让1819年的人拍科幻片,跨越200年来想象2019年的人坐飞机。以正常人的心智,他会去幻想人在铁做的盒子里飞来飞去,但他很有可能幻想不出来,你在坐飞机之前要在安检的时候取出充电宝这样的细节。而“安检时取出充电宝”这样的细节,才使电影拥有完整的科幻观,因为它背后拥有一套完整的科学体系,支撑了未来世界的逻辑运转。
咋一听很有道理,但是再一想,科技的发展充满了随机性,未来没有什么是不能变的:比如说,因为偶然,电池技术提前取得了重大突破,那可能压根不会有充电宝这种东西;又或者共享技术高度发达,手机像共享单车一样刷脸随时随地取,那没有必要拥有自己的手机,更无需带上飞机,也不会安检充电宝。
这个例子是说,死抠科幻电影的设定没有意义,真实的未来世界是有无数带有随机性的科技发展和偶然事件嵌套堆叠出来的,单“上飞机前是否安检充电宝”这个细节随便一想就有三种不同的可能。既然如此,放飞想象力吧!!故事本身的发展符合逻辑就行。科幻设定?故事够精彩,所有设定都可以去见鬼吧!盖房子不看地基牢不牢固,设计和不合理,干嘛在那抓着看墙纸选的有没有品味?
去掉了这重心理包袱,我实在找不到理由不喜欢《流浪地球》:因为故事太精彩,太有想象力了。我相信科幻电影不是天文物理系拍的纪录片,本质上还是一个正常的戏剧,放在超前的科技情景下推演的产物。可能有些人选择推敲“科技情景”,但我选择“好好看戏”。
对于电影院看的第一部国产科幻片,我希望它简单粗暴,生机勃勃地活着,而不是细节精致,无可挑剔地死去。
对,俗气一点说,我宁愿《流浪地球》是不拘小节,但生机勃勃的暴发户,也不要是古典完美,暮气沉沉的老贵族。
说《流浪地球》不是及格的科幻片,其实很多理由我都赞同。可是,这些理由,在“拍得好看,拍得赚钱”面前,有什么重要的?拿这些标准去要求第三部,第五部,第十部科幻片,我觉得OK。但拿来要求《流浪地球》,那就是罔顾事物发展规律,只想得果子,不想种树的异想天开。
2. 节奏,视效,最后一分钟营救和家庭
把《流浪地球》的主演脸换成外国人,把对白换成英语,我有八成可能性把它错当好莱坞的商业电影。不是说中国人自己的非要中国模式,好莱坞的商业片拍法,是无数天才摸爬滚打近百年总结出来的公式,是可以把电影卖到全世界的公式。能把视觉大片拍到这种程度,我觉得,有戏。
电影的节奏几乎是公式级别的准确,三场高潮戏,营救火石,点燃木星,空间站爆炸,出现的时间非常准,气氛调动到位,观众的注意力在绝望,失望,希望,绝望,失望,希望之间不断跳转,没有尿点,没有喘息。
视觉特效我觉得只能算中等,冰封北京和上海甚至做得很假,吴京出空间站那段戏的运镜不好,但关键的大戏上的视效扛住了,点燃木星做的太燃了。站在地球上遥望木星的时候,木星作为“大自然反派”的强大压迫,对地球的依恋,传达的非常成功。还有一点个人分是,整部电影的美术效果,很像多年前的杂志《科幻世界》上的插画,看起来非常亲切,甚至有种童年圆梦的错觉。20年前那群看杂志的人,写文的人,画图的人长大了,把他们多年的幻想搬上银幕。这情感分比电影还燃!
电影最成功的是嵌套了数个最后一分钟营救营造出来的紧迫感。地球进入木星轨道的7天,地球坠入木星的倒数33小时,点燃木星的冲击波到达地球的最后7分钟(记忆可能有误)。而且这些气氛的渲染非常成功,使得电影一直在迫在眉睫,我要活下去这样的气氛中。一个商业电影,能把这个做到,就是成功。
文戏不功不过,但我必须说一点,冒险类的电影的人物本就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中的导游和伙伴,这个人物塑造本身就不需要太出彩。因为他们的核心任务是要带你去主线剧情的每一个“房间”里观赏爆点,而不强求你对人物有充分的认同(当然能像星际穿越里的父女情一样深入人心更好)。举例来说,《盗梦空间》里小李子和玛丽昂歌迪亚之间的感情纠葛,甚至这两个人本身,没有太多感人和揪心之处,它存在的最大意义是为剧情提供盗梦动机和为盗梦任务提供反派。放在《流浪地球》也一样,这几个人物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没有打动到我,他们存在最大的意义是不断渲染“末世”氛围里亲情,活下去的希望,甚至于往日地球文明的怀念和珍惜。
韩朵朵的演讲是不是不够有说服力?刘启这个人是不是太不讨喜?Idon’t care!他们推动剧情和渲染氛围的作用达到了,看完电影,这几个人物在我心中没有留下任何印象,但这根本无所谓。这一点都不影响电影好看。
看完《侏罗纪世界》你还记得几个人?但就是无所谓,侏罗纪世界是为了看恐龙的,男女主角存在的最大意义是给你人类带入感和更多感受“恐龙”这一概念的欣赏角度。《流浪地球》同理,人物是用来全方位展现末世和拯救的,我不需要这几个人物多出彩,他们穿针引线推动剧情的作用达到了,我就满意。
但文戏里还是有好几处亮点的,一个是几次出现的北京市交通委的行车提示,第一次出现的时候,觉得荒谬,世界都快毁灭了,还在乎什么交通规则?第二次出现的时候眼泪打转,行车提示犹在,外公却已经死了,物是人非。第三处出现的时候感受到希望,外公死了,外孙顶上来,就像地球的命运,生命的长河,生生不息。
还有就是对“回家”的强调。几乎我所看的所有末世灾难片都在强调“逃出去”,唯有《流浪地球》在讲“回家”。回家吧,回家吧,回家吧。你回得去么?但我还是想回啊。所有环境破灭所有规则失效后的眷恋,可不就是回家吗?“回家”这个概念,对于带着地球一起流浪这个主题,实在是太切合了。你觉得剧情不合理,但这就是心灵选择的答案啊。地球毁灭后可能有一千种情怀,但这个就是煽到我了。
对于《流浪地球》,可以挑出一万个毛病。因为它肯定不完美,但我觉得它就是好看,气势恢宏,生机盎然的那种好看。这不需要争论,它值得给一个好评。
终于回家的流浪地球和勇敢踏出的中国科幻我第一次开始跃跃欲试的期待刘慈欣的作品被搬上大银幕,细细想来还是2015年游族的《三体》。
在经历了巨大的期待和停拍的失望之后,2019年,等到的是《流浪地球》的上映。
中国的硬科幻电影和他的内容一样,是一个全新充满未知的新世界。即便《源代码》《星际穿越》等好莱坞电影早已火遍全球,中国电影票房总量稳居世界前列,但踏出科幻这一步也仍然让人觉得并不容易。
《流浪地球》作为第一部中国标准意义上的硬科幻电影,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在中国影史上都有他独特的地位。
与外国的科幻电影主题不同的是,当地球将经历巨大的破坏以及人类文明将面临无望的湮灭时,绝大多数欧美的科学家选择的是保存火种,探索新的星球生存,开启一轮又一轮的“寻找”,所以有了《星际穿越》《火星救援》《火星任务》等。
然而《流浪地球》一开始就是不一样的。
同“飞船派”不同,“地球派”选择带着地球一同“逃亡”出太阳系,利用外界的推动力实现自我流浪放逐。这个长达100代人的计划在书中给到的科学解释是“宇宙中没有另一个巨大的稳定生态系统可以像地球一样容纳这么多人”,但归根到骨子里,未尝不浸润着中国人传统的“安土重迁”思想。
在这部选择在春节档上映的电影中,提到最多的字眼就是“回家”。
我觉得很有趣的在于,小说中关于“人”的描述与电影几乎是两个不同的极端。在随时都有可能消失,惶惶不见终日的世界里,小说中的人在情感上是贫瘠且匮乏的,与七情六欲相比,生存永远是第一位的,友情爱情不重要,宗教更是在一夜间消失。
但电影则用极大的比重增加了对情感的描述,不管是父子情,祖孙情,兄妹情,还是共事多年或萍水相逢的战友情,每一个都恰恰好踩在人的泪点上,用无数人的付出和奉献,阐述了关于“希望”的真谛——
因为承载着千千万万有血有肉的期待,希望才是如同钻石一般珍贵的东西。
在几乎绝境的状态里,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执念在一直坚持。
空间站的刘培强坚守岗位17年,不惜一切代价与联合政府争取到最后一刻;王磊在冰天雪地中带着救援队冲破重重阻碍,矢志要把火石送往需要的目的地;刘启一一朵朵这些年轻人敢想也敢做,点燃木星就为了活下去的机会;还有老当益壮开着运载车的爷爷,插好最后一根线的老何,惦念着贝加尔湖的俄罗斯宇航员.....
每个渺小些微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做的成一件大事——让所有地球人,可以有那么一点点可能,能够回家。
这是在冰冷的硬核科幻下,守护住的一点点人情味。也是在日夜不分,冷暖交替,无法预知的宇宙中,收藏于心底的一点点慰藉。
我们也许失败,但我们曾努力过。
在人类与宇宙的对抗设定下,命运早就被注定安排。蜉蝣一世,可以恍恍惚惚活得如同行尸走肉,也可以清清楚楚生死的明明白白。
通过AI莫斯的冰冷声音和不断放大的视角勾勒出一个理性的无能为力的外在环境,可能够触动人的则是最后半个小时四面八方赶来的芸芸众生,一声声呼喊中对于生命的渴望和尊重。
刘培强驶向木星的一刻,是神圣且有仪式感的。
《流浪地球》的成本不足5000万美金,不低,但想拍摄一部硬科幻我想着总是不太够的。郭帆导演的作品我之前就看过《同桌的你》,青春校园和洪荒宇宙也相差颇远。
本不是带着太大的期待去看,然而无论是特效的完成度还是故事的内核都让我既惊喜又叹服。
是北京上海等地标建筑轰然坍塌只留下时代的遗迹,是始终昏暗的地下城里生机勃勃的新年气氛,也是浩瀚星河里冰冷庞大的科技空间站,是点燃木星喷薄而出的丛丛璀璨蓝色火焰。
国产科幻勇敢走出的这一步踏实又恳切,充满想象力的未来终于以中国的方式完整的呈现在世人的面前。事实上,我们一直以来欠缺的,从不是电影工业上的技术壁垒,而是真正能去开拓去执行的真心实意。
刘慈欣在首映观影上有一点泪目,我想,他应该是觉得,这部《流浪地球》,让梦想照进了现实。
诚然,《流浪地球》并不是一部完美的神级科幻作品,但在硬科幻外壳下包裹的人文软内核关怀是实打实的中国主义特色。希望《流浪地球》能在春节档有一个好的成绩,希望能让郭帆导演和刘慈欣一起,再拍下去。
最后很喜欢的一个梗是运载车上每次上路的提醒: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过年啦,你回家了么?
1977年,刘慈欣14岁,吴京3岁
今天去看了《流浪地球》,影厅里有一半左右的观众,都是家长带着孩子来的。
放映结束后走出影厅时,前面的妈妈跟身边戴眼镜的儿子说:“换作是我,宁可去看个喜剧,看这个什么流浪,太压抑了。”然而身边的儿子显然意识还停留在已然结束的电影中,意犹未尽,没空反驳妈妈。这就是代沟。
这个场景,让我想到了许多。
此前曾看到,有人比较《流浪地球》与诺兰的《星际穿越》,指责前者不及后者。于是,就有《流浪地球》的支持者冲到了豆瓣,给《星际穿越》都打了一分。
在我看来,他们都用错了力。如果说《流浪地球》上映并且票房已破28亿(截止我写文时,估计破30亿轻松),意味着2019年是中国科幻电影蓬勃的元年的话,那么,《流浪地球》最应该拿来做比较的,显然不是《星际穿越》,而是《星球大战》。
每一个元年的诞生,都有着它的内在逻辑。
中国2019,对应着美国1977。
那一年,刘慈欣14岁,吴京3岁,郭帆还没出生,《星球大战》在美国上映。
1,《流浪地球》剧本太糟?《星球大战》也好不到哪去
我看了原著,发现其实电影基本只是借用了原著小说的背景和若干元素,而重写的剧本。作为一个科学渣,我觉得科幻的故事其实挺棒的。
然而观看《流浪地球》时,我始终有一种冲动,想把Mike隋的嘴用袜子塞上,或者像北京台屏蔽吴某波一样,最好《流浪地球》能出个精编版,把这个人完全减掉,因为他的角色存在,从未推动过任何情节的演进,也从未承载任何故事线索或者情感,他只是一个絮絮叨叨、骂骂咧咧的碎嘴子存在,简直让以浩瀚宇宙和茫茫冰原为背景的电影变得异常吵闹。
不仅仅是Mike隋,影片中的许多人物对台都极其经不起推敲,充满了京味儿的脏话粗口、自以为搞笑的网络语言(“去你妹的”等),以及让人无比尴尬、听起来像是光膀子的北京老爷们喝醉时的醉话、带有明显的性别歧视完全不适合在电影里说尤其是科幻电影(“昨天那女的真的是自愿的”等)。
此前我曾在公众号里看到有人写《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的诞生之艰难,投资是如何总是不够用,演员是如何甘愿不拿薪酬,摄影师又如何自己贴钱,导演和制片又如何卖房卖车来投资。这么多艰难之事都做了,为什么不能把剧本和对白再打磨得不那么让人尴尬呢?
但有人会告诉你,其实这些并不重要。也有人会觉得这就是创作者的时代局限性,每个人都有局限性。
如果我们仔细品味1977年乔治·卢卡斯的科幻电影《星球大战》,我们发现很多像《流浪地球》一样的剧本问题,比如反派大佬达斯维达以下所有的小弟都很不堪一击等等。据说卢卡斯最初的剧本就是在A4纸上乱编,想到哪写到哪儿,人物关系乱成一锅粥,以至于电影公司直接把剧本都打回来了:看不懂!
很多人现在说《流浪地球》“借鉴”了很多经典影片,《星际穿越》、《地心引力》,可是你可曾知道,乔治·卢卡斯在写星战人物时非常明确地“借鉴”了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的《战国英豪》,他黑泽明片中两个护送公主的搞笑农民直接写成了星战里的两个机器人。
而《星球大战》的主演哈里森·福特更是当面跟卢卡斯说:你这些破台词真的让我念不出口(太晦涩拗口)!
然而,漏洞百出的《星球大战》,所有参演人员都不看好、甚至连乔治·卢卡斯自己都不看好的《星球大战》还是在1977年上映了,全球票房近8亿,拯救了要死的福克斯影业公司,也改写了整个电影史,开启了科幻电影的新时代,更是衍生出多部系列续集,以及各种衍生文化及产业,价值不可估量。最近还在上映《星战8》。
《星球大战》影响了几代美国人,是很多孩子开启科学和宇宙梦想的唤醒者,无论是《老友记》里的生物学家罗斯,还是《生活大爆炸》里的物理学家谢耳朵,都是星球大战的忠实粉丝。罗斯连性幻想对象都是《星战》里的外星公主。
看完了《星球大战》的故事,你还觉得《流浪地球》的剧本是问题么?
还有人质疑,说《流浪地球》是反刘慈欣的电影,因为仅仅是借用了大刘原著中的背景和一些元素,甚至在主要矛盾和大结局上都进行彻底的改头换面,与刘慈欣的原文主旨方向背道而驰。还有人觉得《流浪地球》有各种科学常识硬伤。
再硬伤,也还在科幻的道路上硬伤吧,《星球大战》可是连“原力”这种“无处不在的超自然神秘力量”都出现了,与其说是科幻,不如说有点像玄幻了,所以很多人坚持说《星球大战》并不应该归类为科幻电影,因为很多地方“很不科学”,应该单独自成一类。可丝毫不影响它启迪了几代美国人的科幻与太空梦想。大众文化有时候就是这样,贴边就算。
2,电影最具普及性的想象力,将会拓展一代人的思维边界
科幻电影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
卢卡斯的《星球大战》里,其实很多设定是来源于二战的,比如太空舰船对战其实来源于二战的空战,比如反派的大量名字和符号来源于德国纳粹,然而真正热爱“星战”系列的观众,恰恰是七八九十年代的出生的美国人,他们完全未经历过二战。
后来许多学术分析都认为《星球大战》的故事可以用stupid(蠢笨)来形容,但是它在当时最动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它的视觉效果。尽管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在1968年就上映了,那是科幻电影里程碑式的作品,但毕竟库布里克这部现在看来都是神作的160分钟影片里,充满了仿佛太空版《圣经》一样的东西,隐喻,象征,暗示,几乎没有什么故事情节可言,还真的不是一般的人能够看懂并深爱的。
但《星球大战》的普及性就好多了,正派反派拿着激光剑砍来砍去,宇宙飞船炮火纷飞,打败魔头,拯救宇宙。
如果说《2001太空漫游》是纯科幻电影,而《星球大战》科幻背景的故事片,那么显然,票房证明了观众更容易接受科幻背景的故事片,而不是纯粹冷峻晦涩的科幻片,尽管它很先进,很科幻。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星球大战》之前和之后都存在过很多科幻片,可为什么偏偏是乔治·卢卡斯和《星球大战》登上了巅峰而不是他者。
可以预见的是,这恰恰是我觉得《流浪地球》的意义所在。
就像1977年《星球大战》在美国上映后对几代美国孩子的深渊影响一样,《流浪地球》这个几十亿的票房,以及此后会随之而来的中国科幻电影潮,会在中国至少两代人中播下向往科幻甚至科学的种子,这样一部电影比教科书上讲一百遍竺可桢的故事影响大多了,也原比一本《科幻世界》杂志的影响大得多。
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3,历史需要《星球大战》,就像今天需要《流浪地球》一样
电影作为一种精神消费商品,总会反映着消费者的心态。
而一部畅销的电影,也一定反映着当时购票观众的某种心态,或者是潜在心态。
1977年1月,卡特就任美国总统。
当时,冷战尚未结束。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对立的,是红色苏联,当时领导人是勃列日涅夫。
苏联在1958年发射了第一课人造卫星,在1961年将人类第一名宇航员加加林送入太空(他的名字出现在《流浪地球》中,为什么加加林上太空时不能带酒),苏联将军备竞赛扩展到了太空竞赛,而多项第一被苏联摘走,让许多美国人甚是灰心甚至恐慌,认为苏联在太空竞赛中有所优势。
看到一种说法,说整个70年代美国科幻电影的主基调都是悲观的。
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月,某种意义上证明了美国并未在太空竞赛中输给苏联。1970年代开始,苏联颓势显露,经济停滞。美国人看到了冷战胜利的曙光。
就在这时,配乐嘹亮的《星球大战》横空出世了,为了挽救“银河共和国”,义军和绝代武士们投入了战斗,反抗银河帝国的独裁统治。
虽然并未明言,但《星球大战》确实投射出了当时的冷战心态:虽然历经艰险,银河共和国还是被保卫住了,来自独裁的银河帝国的挑战,最终被击败了。
那里面,谁是美国,谁是苏联,不言自明。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
几年后,刘慈欣考上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的水电工程系,毕业后成为发电厂的一名计算机工程师,并在闲暇时开始写科幻小说。
2000年,刘慈欣凭借《流浪地球》获得当年的中国科幻银河奖,但除了科幻文学界外,很少有人知道这部小说。
2015年,刘慈欣的《三体》获得世界科幻大会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首位中国人获此奖项。刘慈欣的名字,开始为更多人所知。
2017年,吴京主创的《战狼2》上映,打破多项票房纪录。
2018年,中美贸易争端爆发。
2019年1月,中国发射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为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登陆探测器。
2019年2月,《流浪地球》上映,票房井喷之势。片中中国人拯救了地球,并且救援队出现了俄国人,日本人,韩国人,英国人,就是没提美国人。
科幻电影凭啥不能讲阶级
摘要:
在文艺作品进行虚构的框架之内,危机越来越多地呈现为从外部袭击我们的一系列无可避免的天灾,而不是经济系统的固有矛盾在社会内部制造的结果。伴之而来的,也是对责任的逃避与在现实中进行社会参与应对危机的失能。
基于阶级叙事的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本应该是解除危机的起点,但却在冷战结束后的彻底的革命退潮中遭到压抑与驱逐。
在2019年的农历元月初一,《流浪地球》的制作班底在电影市场中以一部并不常见的太空题材类型片重新燃起了观众对中国商业电影的信心。虽然放映版中的瑕疵时时透露着这部电影艰辛曲折的制作过程,但基于成熟的好莱坞叙事风格与稳定的视觉特效制作,《流浪地球》仍然获得了市场与舆论的双重肯定。一度无以为继的资金支持,以及主演放弃片酬亲自注资的举动,都被结构为了一场中国电影人忍辱负重,重启科幻电影风潮的集体主义神话。
与制作背景中的集体主义神话相对应,在电影情节的内部,无论是整个人类社会逃离地质灾难的主线索,还是主角家庭成员之间的伦理副线索,最终都汇聚在了超越个别个体与特殊家庭/国家的全人类的普遍集体团结之中。仿佛隐约之间,《流浪地球》唤起了一种潜藏在当代中国人心底,也未曾被时代变化所抹去的国际主义情怀。据说这种情怀甚至以“天下”的名义穿越了历史,成为潜伏在中华文明之中的一条内在线索。其在当下的复苏,正意味着日益强大的中国有决心,也有能力走出国门去参与全新的国际秩序,继承贯穿东西方的普遍主义理想。然而对《流浪地球》的这种昂扬解读,不得不面对的一条横在科幻虚构与社会现实之间的难以跨越的鸿沟。
“星际国际主义”究竟隐瞒了什么?
对于《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的解读来说,关键性的症候恰恰位在于电影情节所处的虚构与观众身处的社会现实之间无法弥合的脱节之中。在为《流浪地球》中所展示的国际主义团结所凝聚的伟大力量欢呼雀跃之前,我们绝对有必要冷静地思考:在什么样的一种前提之下,这种国际主义团结才有可能被想象?
首先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阅读”一部科幻设定下的灾难题材电影呢?根据罗兰·巴特的观点,在现代社会的历史现状中,真正的理智著作反而是那些“不敢再说出自己名称的副文学”。 也就是说,对现实生活的诚实反映已经不再出现于主流文学甚至是学术著作中。他们如今只能栖身于曾经被大众所不齿的科幻文学、奇幻文学、推理文学等等的亚文化作品内。但对包括科幻作品在内的副文学中的这种“理智”不可能从文本的字面表象中直接揭示。
为了理解这一点,绝对有必要动用精神分析的理论资源。文本的政治化,文本与现实(或者用詹明信的术语,亚文本)间的关联,并非隐藏在文本直接呈现的内容之中。相反,它们隐藏在文本的“政治无意识”之中,隐藏在那些文本想要隐瞒,却因为文本的前提而不得不暴露的内在矛盾之中。
因此,我们不是去发现文本在它自身的封闭自足中“说出了什么”,而是要寻找文本在它未被完成的位置上“隐瞒了什么”。这种精确地定位于阿尔都塞意义上搜寻断裂的“症候阅读”方法当然不仅仅适用于文学,其完全可以推而广之应用于一切文化产品。
这样的问题将我们带到了《流浪地球》与经典好莱坞灾难片的同构性面前。较为早先的《大白鲨》与较晚近的《2012》(还有一部经常被遗忘但在此无法忽视的1988年的《天地大冲撞》)都是这一类影片的杰出代表。它们的情节基本都可以概括为角色克服分歧,团结一致战胜某种从我们的社会外部轰炸我们的自然灾害(残暴的野生动物、地质或是天文灾难,甚至连“异形”的形象都可以被定位在这个系列的模糊边界上,代表着从外在灾难向内在分裂过渡的模糊地带)。有趣之处在于,这种电影似乎总是在引诱观众对情节中出现的灾难进行隐喻解读,同时却又拒绝为其隐喻内涵的根本所指提供明确答案。
关于灾难片,最奇特的传闻无疑是菲德尔·卡斯特罗曾经盛赞《大白鲨》,他将之解读为象征着美国底层一般群众抵抗大资本家对他们的吞噬的优秀“共产主义作品”。抛开卡斯特罗的解读,大白鲨还可以象征着许多其他不同的形象:经济危机、生态灾难、核武器、战乱、移民……全部这些解读都会为影片赋予完全不同的隐喻内涵。也正因如此,齐泽克将《大白鲨》称作标准的“意识形态电影”,可以说灾难片通过灾难形象捕获了某种模糊的却又现实的焦虑,并在一个虚构甚至是完全幻想的场景中以一种想象性的方式将之解决。在这种意义上,虚构灾难的提出本身就在提供对现实焦虑的一种解决方案。
现在回到《流浪地球》上来,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恒星衰退所引发的一场巨大生态/地质灾难反过来在情节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正是因为灾难的降临,地球上的人类才终于抛弃成见与对立,向着共同的目标行动。这种带有施密特所谓“敌我划分”风格的社会组织形式(在与敌人相对抗的名义下将社会成员凝聚为一个集体),就是我们在推动地球飞向群星的浪漫狂想中所见证的那一种国际主义团结(只是施密特的敌我划分从社会内部的对立移置为了人与自然的对立)。而电影情节为了获得这种团结而付出了显而易见的代价,在这场彻底超越直观认知能力的灾难之中,人类社会的全部活动被化约为了单纯的生存斗争而不是现实的多元决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网络。
《流浪地球》里的“地下城”
影片前半部分展示的地下城生活浮光掠影中,全部生产活动都围绕“流浪地球”计划展开,全部产品被投入以推进工程而不产生积累;原作小说中着重描写的政治斗争几乎被删减殆尽;更惊人的是电影对地下城社区文化生活的描写显示出了毫不掩饰的想象力匮乏:从节日装饰到电子游戏,大量“复古怀旧”视觉要素无机堆叠(这里显然是对《银翼杀手》视觉风格的模仿)。这种堆叠有如在一开始的课堂场景,“学生”机械复读的课文一般流于表面,仿佛地下城文化风貌完全停滞在现实的21世纪初。没有任何新内容得以生产,只剩下徒有其表的怀旧情绪。产生进步的只有技术,没有文化。更近一步对现实复杂性的回避也切断了《流浪地球》通往现实的肯定性路径,如今“现实”只能作为一种被拒认、被压抑的症状,出现在对它的进一步解读之中。
直面危机,重新寻找解决方案
有人也许会说,“电影只是对现实的想象性反映,为了便于观众接受,适当的简化是必要的。”这样的辩护自然有一定道理,但一些对象被简化排除,往往并非由于其“过于复杂”,而更是因为他们提示着电影叙事合理性之下蕴藏的固有矛盾。电影叙事中化约这些矛盾的尝试,反而会轻易地将其暴露,而这恰恰就是电影的“政治无意识”。把握这些被化约,被掩盖的对象正是理解虚构电影作品的现实意义的钥匙。于是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要如何把握在《流浪地球》中以虚构灾难替换现实焦虑的移置过程中所遗失的东西?或者说,被压抑而缺失的现实对象是什么?
《红灯记》海报
为此我们需要回到这部电影的家庭伦理线索,并可能有些出乎意料地指出其与红色年代的经典电影《自有后来人》(更广为人知的是其京剧版《红灯记》)在家庭伦理主题上的平行性。无论《流浪地球》还是《红灯记》,故事都涉及到了传统血缘家庭与现代集体之间身份认同乃至利益分配上的张力:对于《流浪地球》来说,通过对父子矛盾的释怀与三代人对集体责任的无条件履行甚至父亲角色的自我牺牲,血亲间的情感纽带超越了特殊家庭认同,被重新安置在了集体主义的“人类大家庭”中;
而对于《红灯记》而言,同样的从家庭到集体的身份认同变化也出现在了脍炙人口的“痛诉革命家史”情节之中(对应京剧版本中“血债定要血来偿”唱段)。李奶奶、李玉和与铁梅三个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角色通过对无产阶级身份的认同以及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建立了坚不可摧的联系。两者的不同在于,推进身份认同向着非血缘新家庭与集体主义变化的根本动力,已经在从红色时代向后革命氛围的转变之中发生了根本变化。在《流浪地球》中,被虚构的生态/地质灾难替换了陷入失语的《红灯记》中现实的阶级叙事。
《二十四城记》里的420厂(成发集团)
在文艺作品进行虚构的框架之内,危机越来越多地呈现为从外部袭击我们的一系列无可避免的天灾,而不是经济系统的固有矛盾在社会内部制造的结果。伴之而来的,也是对责任的逃避与在现实中进行社会参与应对危机的失能。在当代中国,贾樟柯的影片《二十四城记》最为深刻地表现了这种相互关联的失语与失能。在这部半是虚构半是纪实作品中,“扮演工人的演员”情感充沛的演出与现实工人的呆滞木讷产生了强烈的反差。而无论是现实的工人还是扮演的工人,在新市场秩序对国营420厂所代表的另一种现实可能性的全面胜利中,都彻底表现出了事不关己式的无动于衷。正是通过这种从现实目标向着虚构威胁的话语转型,一种在社会现实之中实现集体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可能性同样被排斥到了电影文本想象力的边界之外。
吊诡之处更在于,《流浪地球》中虚构的全球生态/地质灾难并非完全没有一种明确的现实对应物。现代社会在其相对短暂的历史中不仅仅创造了前人难以想象的庞大生产力,更制造了生命演化历史上绝对绝无仅有的生态灾难。根据一种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资本的不断积累必然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之上。资本盲目的自我循环运动与支撑着它的一切自然与社会根基之间,存在着最终不可调和的结构性矛盾。相比于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生态危机或许更有可能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敲响丧钟,但那对于人类自身来说也将是一场浩劫。也就是说,资本主义带来的生态危机应当是现实存在的。
正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样,基于阶级叙事的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本应该是解除危机的起点,但却在冷战结束后的彻底的革命退潮中遭到压抑与驱逐。当代人类在意识形态领域遭遇的全球困局,恰恰是在资本主义霸权的自我合理化运动中,问题的解决方案已经被问题本身给排除出去了。而《流浪地球》恰恰就是这一困局的直接产物,这部电影已经把握到了生态/地质灾难的临近并意识到只有全体人类跨越国家、民族、语言、宗教与地域的界线达成普遍的联合才有可能应对灾难。然而在力图在现实中实现这一联合的阶级叙事早已失语。于是,电影只能通过将其感知到的现实危机移置为虚构危机,再借由想象性的解答缝合阶级叙事空缺所留下的断裂。
《流浪地球》剧照
所以,《流浪地球》的悲哀在于,它自身就是它试图去解决的那个问题的产物。在这种意义上,它与太空歌剧类型的科幻作品具有意识形态上的同构性。太空歌剧通过将资本积累的动力重新转译为太空探索的动力,在广阔的宇宙背景中为资本积累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与市场,从而缝合了有限资源与资本无限增殖欲望之间的矛盾。它们都暴露了科幻文本创作中的一种想象力的缺失:我们能够想象与魔法无异的新奇技术与色彩各异的外星文明,乃至以上全部的彻底毁灭,但却总是无法想象一种前所未见全新社会制度。
但作为好消息的是,在当代,《流浪地球》与它所代表的科幻作品仍然没有放弃扬弃当下社会状况,也保留了现实中走出困境的的希望。为了证明这样一种希望的诚挚性,《流浪地球》在虚构与现实断裂的症状中以否定性空缺的方式为我们指明了通向一种可替代世界的道路。或许借影片中的一个说法,这种希望,才是最珍贵的东西。
“中国科幻片元年”……呵呵,2002年世界杯还是“中国男足崛起元年”呢。
在豆瓣上,我对国产电影的要求一向比较低。按照原有标准应该给五星。但那些把该片炒作为“中国电影骄傲”、“中国价值观胜利”的吃相实在太难看,所以认真与好莱坞大片比较之下,也就值三星这样子。
它的优点大多数都来自与过往国产商业片的比较:完成度颇高,不会出现特别不合理的情节。人物台词大多数时候不尬。特效粗看没有什么破绽,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表现过得去。道具什么的准备也很好。可以说在制作上追上了好莱坞的一般水平。战狼要素在大环境下显得比较克制。至于缺点也很明显,比如国产片喜欢的“旁白推进情节”的弱智手段还没有完全清除。人物性格塑造也平平(和刘慈欣的写作能力倒是一脉相承)。韩朵朵希望演说显得很尬,像是高中生作文(当然这个人物也和大刘一贯直男癌女性塑造差不多)。至于科学硬伤,我觉得不能算可以被攻击的点。毕竟所有科幻电影或多或少会有。星际穿越的虫洞情节是什么鬼?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的好也只是与国产片相比。在好莱坞电影来说,也就是平庸水平。你可以说它和美国队长、雷神前两部差不多。和美国队长2比还是差很远,更不要说更经典的太空漫游了。在这样的预算之下,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看看每队和雷神的预算就知道)。我觉得还是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
不过媒体和民族主义者的尬吹真是让人感到不吐不快。比如宇宙官媒提到“ 《流浪地球》中体现的中国亲情观念、英雄情怀、奉献精神、故土情结和国际合作理念。很多国外影评人都注意到这部电影的“与众不同”——尤其是“不再是超级英雄拯救世界,而是人类共同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都是为了吹捧胡说八道。好莱坞的灾难片、动作片里最不缺少的就是亲情观念。多少主角都是为了救老婆、儿子、女儿、老妈、老爸、好基友、女朋友?《星际穿越》的整个故事就建筑在主角父女之情上。《独立日》里威尔史密斯有儿子、高布伦带着老爸。就是《复仇者联盟》也提到鹰眼的家(看来第四部他的家人也挥发了所以要出来找灭霸报仇了)。话说回来,我国英雄价值观的亲情观念是啥?大家上百度搜搜“甘于奉献 牺牲家庭”就可以看到无数例子了。按照我国价值观,吴京就是违反组织命令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叛徒啊。牺牲小家成就大家懂不懂?死的人多?“中国6亿人,打核战争死了三亿还有三亿”懂不懂?吴京最后选择了地球,恰好属于好莱坞电影重视家庭价值观。
至于“集体拯救地球”,Come on,最后的关键步骤不就是主角团队起了决定性作用么?吴京自爆是集体决定的,还是他个人英雄主义决定的?整部电影把视角放在这一个团队之上,就是在塑造个人主义英雄价值观。要不然为什么不拍成《大决战》那种风格?把联合政府领导挥斥方遒的架势也拍进去呀?
《流浪地球》的关键情节都是好莱坞价值观在主导。它之所以好看是因为遵循了好莱坞的套路,是中国人认同美式价值观的表现。
这一点,幸好发龙标的官老爷们没怎么找麻烦啊。
至于“中国科幻片元年”……呵呵,2002年世界杯还是“中国男足崛起元年”呢。
1、 看的爽吗,爽。票价值吗?值。那就五星没废话,而且不是因为国产电影照顾一颗星之类。个人比较喜欢看灾难片,所以《后天》《2012》以及巨石强森战天斗地几部统统4分以上,仅供参考。
2、片里的物理扯吗?扯。但也不比《后天》或者《星际穿越》更扯,起码都是目前理论范围之内、工程上有可能实现的东西,而不是反重力超光速之类胡扯的东西。行星尺度的环境改变起码电影里看得到全局,而《星际穿越》基本上就是局部的小打小闹了。
2.1、物理上最穿帮的地方,大概是木星和地球的相对大小。还有就是木星起码有四颗跟月球差不多大的卫星,电影里貌似没有?起码我是没有看到。
2.2、再说一句,为啥推离地球一定要地球停转?发动机交替开机难道不更容易实现?当然这是原著设定怨不得导演。
(补充,行星发动机只要如图布置地球就不需要停转)
3、第三新北京,划掉,北京第三地下城;地上的的冰雪世界,领航员空间站,设定上要表现的东西,用技术手段都表现出来了吗?都表现出来了。废土不输《环太平洋》,飙车不输《mad max》。
4、中二少年,红衣妹子,天降基友,导演是EVA香党证据确凿了。
5、天地父子线,当然是类似《星际穿越》,但起码没有时空穿越之类的悖论。当然一开始交待父子十多年没通话,隔手就拿出一张通话卡来貌似不能自圆其说啊。
6、魔都终于出现在灾难片里了,令人激动啊,上海中心就是用来推倒的嘛。
7、虽然拯救世界靠程序员,但是没有硬件工程师给你们racking,程序员有卵用?
8、最后务必请在三体星广为播放这部电影,让他们来的时候把自己的行星一起带来,我可不想去住什么澳大利亚!
====================================================
二刷之后补充一个不同点:
这部剧里初代韩朵朵的戏份非常少,当然按照大刘原著都要完球了还搞什么儿女情长大家都看得很淡。
而好莱坞剧里男主心里几乎都装了一个心心念念,藕断丝连的前妻/亡妻。而推动剧情发展的多半是力比多,前妻在现任识相地挂掉之后多数会破镜重圆,包括但不限于《独立日》,《2012》,《末日崩塌》,《盗梦空间》,《索拉里斯》,etc,e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