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影评|《我不是药神》:法律与制度之下的伦理困境

字号+作者:医师报 来源:医师报2018-07-12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武汉大学健康学院杨柠溪近日,影片《我不是药神》搬上大银幕,作为一部现实主义力作,刚刚上映即引起各方轰动。'...

影评|《我不是药神》:法律与制度之下的伦理困境影评|《我不是药神》:法律与制度之下的伦理困境

武汉大学健康学院 杨柠溪

影评|《我不是药神》:法律与制度之下的伦理困境

近日,影片《我不是药神》搬上大银幕,作为一部现实主义力作,刚刚上映即引起各方轰动。影片中的主人公“药神”程勇本是一位穷困潦倒的保健品商贩,因为一位白血病患者的意外求助,他成为印度仿制药“格列宁”的独家代理商。这种仿制药,和4万块钱的正版药,药效相同,而售价只有5000元,成为了很多贫困患者的救命药。他也因此翻身致富,被称为“药神”。

因为担心这种代购违法,他决定停止这项生意,生活回归平淡安逸。然而,因为这种药物受益的患者,却因为药物的停供又无法负担高额的正版药的费用,相继离世。于是,他决定继续代购,这一次,他不是那个喊着“我不想当救世主,我就想赚钱”的商人,而是为了患者生命的延续、只收500元成本价的“好人”,展现出源自人性的善良和内心的柔软。

除了诸多评论提及的人性,以及对医改的启示,文章也启发我们关于伦理的思考。影片揭示了某个个体、或者某个群体的生命权利,与知识产权、现代制度之间的伦理困境。每一种新药的研发都需要极长的时间成本和较高的经济成本,科研本身也有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此外,还受严格的知识产权法保护。这一切保证了研发的质量和生产销售的延续性,最终造福于患者。然而,当科技发展的巨额成本需要工薪阶层的患者个人来面对时,他们又如何承担这副重担?在生死疾苦面前,治病救人与现代医药发展保护制度——这个伦理悖论得以彰显,引人深思。

此外,这部片子生动展现了每个人所面临的困境。高额医药费影响下的患者生存困境、利益诱惑与治病救人背后药贩行善还是作恶的道德困境,以及警察所处的法律与规则下的伦理困境。谁是谁非,善良与邪恶,在生命面前,从来不是非黑即白。正如黑格尔所说:“真正的悲剧不是出现在善与恶之间,而是出现在两难之间。”

片中的每个人站在不同的立场,都面临自己的困境。其中,有一处细节令我印象深刻——生病的老人拉着警察的手说:“我不想死,我想活着。谁家还没个患者啊,你敢保证你一辈子不得病?”这是生命和制度间的拷问、道德良知和法律间的选择。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人是坏人,却又做着违背法律的恶。

我认为,如果普通人在面对制度和法律时陷入伦理困境,那么,也许整个国家的国民都身处于一种时代困境。作为普通观众,不要把药企妖魔化,亦无需去声讨制度。一部艺术作品,能引发观众思考已足够。大国医改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将一切重任交给医保以达成“公平”,使医保成为绝对的大锅饭也并不合适。

这部影片让我们更加关注大病患者的生命境遇,充分彰显了生命的无奈和医学的限度,引发观影者的同理性担忧,同时呼唤着人性最初的善良,希望与爱。

往期回顾

编辑: 毕雪立 值班:黄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