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巴霍巴利王1》上映时我就觉得挺好看的,这次续集也没有失望。
古印度辉煌历史,神奇的开挂,热血的燃,还有十分现代的女性角色……都构成了这部印度史诗电影的成功表达。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两部在全球都获得很好票房的《巴霍巴利王》做到了。
《巴霍巴利王1》带给我的是新鲜感,浓郁的古印度风情,不同于好莱坞大片、欧洲片和国产片的审美体验。
《巴霍巴利王2》则进一步勾起了我对古印度传统文化的好奇。
“巴霍巴利”是一个梵语,意思是“大臂者”。在电影中,阿玛兰德拉·巴霍巴利(一代巴霍巴利)刚出生,还是婴儿的他就紧紧抓住希瓦伽米太后的一根手指,她用力移开手指,但他抓得更紧,于是给他取名为巴霍巴利。
在真实的印度历史上,并没有巴霍巴利王这个人物,和电影中的摩喜施末底王国一样都是虚构的。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古印度历史记载没有统一的纪年,很多历史事件准确年代不明。但古印度的神话故事和宗教经典非常发达,古印度人重宗教,不注重历史,因此史书少,神话野史代替正史。
在古印度的神话传说中,巴霍巴利王是一位耆那教的圣者,耆那教是古印度的传统宗教之一。
传说中,巴霍巴利自恃勇力,和他的兄弟婆罗多争夺王位。巴霍巴利通过非暴力的瞪眼、水战和摔跤三种比赛方式赢得了王位。但王位到手,他突然觉得内心难以平静,于是放弃王权,站在山顶苦修。巴霍巴利曾经站立不动,连续冥想了一年时间,直到获得明悟。冥想期间,藤蔓沿着他的脚向上攀援生长,他最终成为耆那教圣者。
这从另一个方面可以解释《巴霍巴利王》为什么有那么多不能用普通逻辑解释的神奇开挂。
比如两代巴霍巴利都有超能力,力大无穷,跃瀑布,降服大象,万军中取敌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巴霍巴利与提婆犀那公主一起对敌时,四箭齐发,箭擦公主耳饰飞过,她却毫发无伤。
从电影角度来讲,这种脑洞大开的奇特想象力,也是电影造梦的魅力。
与漫威的超级英雄相比,《巴霍巴利王》显然有着好莱坞超级英雄不曾有的宗教和文化底蕴。
从故事上来讲,《巴霍巴利王》剧本严谨,充满戏剧冲突,总体是一出东方版《王子复仇记》。
了解古印度文化者,会知道《巴霍巴利王》选用了古印度两大史诗之一《摩诃婆罗多》中婆罗多族的两支后裔,为争夺王位继承权展开斗争的故事。
导演S·S·拉贾穆里也表示,电影是向《摩诃婆罗多》致敬。
《摩诃婆罗多》不仅有长篇英雄史诗,大量的传说故事作为插话,还有宗教哲学以及法典性质的著作,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史诗,是印度的民族史诗,“印度的灵魂”。
《摩诃婆罗多》中有印度家喻户晓的梵文宗教诗《薄伽梵歌》。
在电影中,有不少人物对应《摩诃婆罗多》中的人物。比如希瓦伽米太后对应贞信,提婆犀那公主对应黑公主、悉多和提婆吉,摩哂陀·巴霍巴巴利(二代巴霍巴利)对应奎师那(黑天)等。
此外,《巴霍巴利王》用电影手段,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各种古印度风貌,如辉煌的宫殿,南印度的壮美风景,皇族华丽精美的服饰、舞蹈,以及庄严肃穆的宗教仪式。
比如《巴霍巴利王2》里希瓦伽米太后和提婆犀那公主,都有头顶火盆的仪式。在古印度,皇室女眷这一举动可以消除施加于王国身上的魔咒,换取现世太平。
巴霍巴利降服黄金象,也是古印度勇士的证明仪式。
作为严肃的民族神话传说故事,《巴霍巴利王》还具有与时俱进的现代性。
赞颂女性,是时下全球电影创作人的共识。《巴霍巴利王》的女性角色大放异彩,拥有独立的个性,坚韧的性格,顾全大局的智慧,甚至拥有最高权力。
《巴霍巴利王2》中的提婆犀那公主,是一个精彩的女性角色。她巾帼不让须眉,是一个神箭手,可以将匪徒杀得片甲不留。她坚决反对包办婚姻,追求真爱。受到囚禁后,忍辱负重,有着坚强的信念,相信儿子一定会回来复仇。
这个角色充分表现了女性自信、高贵的品性。电影最后大决战,一边是二代巴霍巴利与巴哈拉拉德瓦的生死大战,一边是提婆犀那公主顶着火盆绕湿婆神庙行三周,那种被囚禁25年,受尽侮辱但依旧毅然高傲的神情,令人动容。
片中希瓦伽米太后则更是一个女强人,可以说是两部《巴霍巴利王》的女主。
她在两个王子还在襁褓,大臣蠢蠢欲动意欲谋反的情况下,接过统治大权,以武力将谋逆者斩杀于堂上。
在挑选王位继承人时,她没有偏袒亲生儿子巴哈拉拉德瓦,而是选定老国王遗腹子正直、勇敢、仁义的巴霍巴利为继承人。
而在一步一步踏入丈夫和亲生儿子的陷阱之后,希瓦伽米最后幡然醒悟,于是出现了舍命单手将二代巴霍巴利王的襁褓托出水面的经典一幕。
与此同时,两部《巴霍巴利王》场面宏大壮美,不论是古印度王宫的金碧辉煌,还是金戈铁马的宏大战争场面都让人赞叹。《巴霍巴利王2》中,巴霍巴利和提婆犀那公主坐着天鹅船,驶向摩喜施末底王国的画面,充满想象力又浪漫唯美,让人大开眼界。
优质的特效,也让电影获得了另一张全球观众通用的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