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国内影片影评:《剃头匠》

字号+作者:一夜东风 来源:一夜东风2017-07-10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什么叫舒服?当敬大爷精心的用几十年的手艺,把老主顾的面上的绒毛和胡须刮的干干净净,把头发剪的一丝不苟,用温水洗净了,热毛巾一盖,再捶打捶打,谁都忍不住露出'...

国内影片影评:《剃头匠》什么叫舒服?当敬大爷精心的用几十年的手艺,把老主顾的面上的绒毛和胡须刮的干干净净,把头发剪的一丝不苟,用温水洗净了,热毛巾一盖,再捶打捶打,谁都忍不住露出满脸的顺畅——这就是舒服。

敬大爷是住在北京鼓楼下老巷子里的老居民了,生于民国2年,一辈子学过不少东西,但是后来开始了理发,这一理就是几十年,从民国到新中国成立,然后一直到现在。九十多岁的人生伺候过不少人,上至王公贵族、军阀富商,下至街坊邻居、平民百姓,在他眼里一视同仁都是客。

但是,时间一点点流逝,虽然敬大爷的身子依然硬朗,手艺依然高超,但是他的那些老主顾,都一一离开了人世,在这个世界上,越来越感觉到孤独和凄凉。古旧的小四合院,古旧的时钟,古旧的剃头刀和一个衰老的理发匠。古老的城市正在急速的迈进现代化,那些悠久的传统日渐面临着现代文化的冲击。剃头、爆肚等等,这些悠久的传统手艺,慢慢在现代社会里失去传承;老北京人朴素淡然的价值观,也在现代的都市的拜金欲里一点点消亡;老北京的老街老房子也逐渐被新鲜光亮的摩天大厦所取代……敬大爷的老朋友、老顾客们越来越少,每天的时间越来越多,身份证换二代的了,那个陪伴了一生的座钟也先于主人被时间侵蚀了,但是,敬大爷依然还硬朗的活着。每一晚,他独自睡去,清早再独自醒来,然后深深叹口气:日子还长着呢。

电影根据真人真事拍摄,敬大爷本人在电影中出演了自己,电影展现的,就是敬大爷平时的工作和生活。电影的导演是蒙古大汉哈斯朝鲁,这个塞外的豪放的蒙古导演,通过一部叫做《敬大爷和他的老主顾们》的纪录片知道了北京城里的这位老匠人的故事后,感动异常,遂决定将其拍成电影。虽然以学院的眼光来看,这样一部小制作的类似纪录片的剧情片显得十分浅显和粗糙,但是却难以掩盖这种平凡之下的真实和平常里的朴素之美。实为洗净铅华,四两拨千斤了。

国内影片影评:《剃头匠》 消逝的传统。如同小津安二郎的作品一样,《剃头匠》也明显采用了同样的东方式的表意方式来传达这种东方古老传统难以融入现代文明而一点点消融瓦解,里面的无奈、感伤、凄凉都融化在了淡漠的暮色里,苍茫而失落。

核心是一种伦理道德和认知的变迁。敬大爷曾经服侍的人,都是京城的显贵,傅作义、梅兰芳还有那个让他去家里打牌的军阀,几十年的传统手艺,练的炉火纯青,可是现代的年轻人,都享受不来了。现代人以“钱”为核心,而敬大爷为代表的这一代老人们,则以“德艺”为核心。敬大爷理发,永远都只收5块钱,不多不少,即使赵大爷的儿国内影片影评:《剃头匠》子把几张一百块递给他,敬大爷也不收——双方对价值的认同不一样。同样的表现在爆肚店老板的孙子给敬大爷画画上,追求艺术和精神的年轻人,口里提到的却总是钱,他无法理解敬大爷对传统工艺的爱并不是用钱可以衡量的——尽管这个年轻人是个艺术家。敬大爷吃惯了的爆肚,在老板死后,不仅连传下来的位子被年轻人占去了,口味也不对了。敬大爷抱着自己的古董时钟去修理,却在一个挂满石英钟和电子钟的店里被婉拒了。而敬大爷居住了一辈子的房子,也即将被拆迁。这样的对比还有很多,它们共同指出了一点:敬大爷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这个现代社会里难以找到一块安息之地,现代文明——那些光亮整洁的高楼,已经把这些传统老旧的院落和文化挤压到了边缘的边缘,甚至完全吞噬干净。

敬大爷的时钟永远慢了5分钟,伴随着全片时钟走动流逝的背景声音,时刻提醒着我们时间的流逝和死亡的迫近,以及无可挽回的消失。虽然敬大爷的日历上,一个又一个熟悉的老朋友的名字被划掉了,敬大爷的日子越来越空了,每一天越来越漫长了,最后,时钟也熬不过先敬大爷一步停止了。这就形成了一个奇怪的矛盾:时间到底是慢还是快?其实,越来越长的白昼,更加凸显出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消逝的必然。虽然敬大爷还是每天骑着三轮车出门去给老主顾们理发,下午打打麻将,但是不变的是,年轻人的世界离老人们越来越远,老人们的社会越来越小了……

电视是另一个推动情节发展的有力工具,电视里播放的泳装模特走台、颐和园古老建筑的魅力、外国电影、葬礼等无不是对敬大爷生活的一个反照。

隐晦的历史与沧桑的人生。年轻的画家对敬大爷说:“这张面孔,内容太丰富了。”怎么个丰富法,电影没有直接说,但是,通过只言片语的叙述和观众本身对于历史的理解去揣摩,我们就会发现敬大爷身后不同寻常的人生。

敬大爷已经九十多了,从民国刚刚建立一直活到现在。二十四岁当上掌柜的,前后有两个老婆,给傅作义、梅兰芳、谭鑫培等名流权贵们服务过,然后建国之后的情况却基本没有提。温和平淡的谈吐间,我们只需想想这个经历了整个20世纪中国风雨历程的老人会有怎样的人生都足以让人惊讶,电影让北伐、抗日、内战、解放、大跃进、文革、改革开放等人生大的经历几乎全部缺席,反而以一些琐碎的小事去填补敬大爷的过去,这样并不仅仅是一个真实和政治性的需要,更多是从艺术上让人物抽离出了这个历史的具体背景,而只取其中的沧桑来反衬敬大爷的人生修为和道德情操。

国内影片影评:《剃头匠》 电影中,当敬大爷想要像殡仪馆要求的那样,用500字来叙述自己的一生时,那个绵长的长镜头是如此的深入人心,500字也许对于一个质朴的老人来说太多了,他波澜不惊的淡淡的交代了自己曲折的一生,发现字数不够,又讲了一些“惊人的”“琐碎的”往事。但是,最终又默默的作罢了——似乎过多的强调并没有意义。

经历了如此多变迁的敬大爷,却能够将所有的不快抛诸脑后,“我很健忘,什么事儿发生后就不记得了”正是这种豁然人生的真实表达,相较于贪图赵大爷房子的女邻居,对地板衣柜斤斤计较的赵大爷的儿媳和不孝的儿子,传统的含蓄沉静的美再次自然而然的散发了出来。

死亡的哲学。敬大爷和老主顾们,对死亡看的都很开,并不畏惧,所以长寿。死的要求也很简单:干干净净,舒舒服服的走,不给儿女们添加负担。所以,敬大爷自己准备了遗像和老衣服。影片中,对旁人的死亡表现比较多,那个死在房里好几天都发臭了的老朋友,是一个很好的对比,和后面老赵死在儿子家,共同对这个普世的死亡观念形成了深刻的讽刺。普世的死亡观是什么,如同殡仪馆的宣传里说的一样,“在本着尊重死者的立场上,有严格的流程”。现代人看来,死亡也成了一种可以复制的形式,有了标准,人生的一件大事变得毫无意义,只需要金钱就可以衡量死亡的程序和价值。

敬大爷也有两次死亡的体验,一次是在路上骑车的时候,倒在了墙角下,却没人扶,直到他自己慢慢醒过来。另外一个是陪伴多年的钟先自己一步死去了,因此自己睡过了头,被儿子以为自己死了。但是,敬大爷却无比的坦然,不怒不悲,无喜无忧。如同那些即将被拆迁但是却一直没有被拆迁的老房子一样,还卑微而坚强的活着,固守着渐渐死去的老北京传统、老北京手艺和老北京的记忆。

电影遵循了强烈的纪实风格,并且刻意淡化了故事情节,而是以一种散漫的行文结构,以敬大爷的生活碎片串联起整个影像来。虽然有诸多的“不讲究”,但是真实和平淡却远远胜过了繁复精巧的修饰。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种极简和平淡的真实记录,倒有点类似曾经的新现实主义了。破除了各种讲究,以最原本的影像去返璞归真的记录表现,以最基本的生活化的表演来打动观众。虽然小,虽然单薄,虽然简单,但是却真正做到了一种洗练和简洁的效果。这也是近年来我最欣赏的话语电影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