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昨天,八哥提前三个小时买《无问西东》电影票的场景。
上周五上映的《无问西东》两天票房过亿,话题热度持续飙升,随即出现了一票难求的场面。
微数据显示 1月12日上映后热度呈直线上升
除了影片本身崇高的精神立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吸引着观众之外,章子怡、黄晓明、张震、王力宏、陈楚生五位主演在片中的表现无疑是另外一大看点。
近年来,表演者、演员成为热词,无论是《今日影评·表演者言》,还是章子怡作为导师的《演员的诞生》,都开始把明星还原成一个表演者,一个演员来进行审视。
那,《无问西东》中几位主演的表演究竟怎么样呢?
《今日影评·表演者言》专业顾问、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副教授李红,从专业角度带您品鉴这场用“演技”诠释出的热血青春。
1
背影怎么演戏?
从演员角度来说,章子怡给我的印象是最深刻的,我觉得章子怡经过几年的沉淀、蜇伏,她对于角色的掌控显得更加游刃有余。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她曾经演过的《我的父亲母亲》和《卧虎藏龙》,当时的她还处在一个导演工具的阶段。
直到《一代宗师》,开始有特别质的改变,《一代宗师》中的章子怡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冷静、克制、坚韧,应该算是一个里程碑,她完成了由表演工具到自我创作的转变。
而看到《无问西东》中五年前的章子怡,我觉得她在成熟。在《我的父亲母亲》里,章子怡是胜在她的青春。你对着镜头笑就可以了,她本身就是那个角色的年龄,她的那个笑就是角色。
但是五年前的她,已经不是少女了,她就要去塑造。作为演员最后拼的是你的阅历、你的学识、你对角色的理解。章子怡有过大起大落,经过这种沉淀,这种蜇伏,她对角色的理解开始趋向于张弛有度了。
第一场戏,黄晓明去找章子怡的时候,她完全是戴着口罩的,我们只看到了一双眼睛。但是那种少女的豆蔻、少女的纯真、少女对于喜欢人的来临,都透过那双眼睛体现出来了。那种情感的含蓄,就像涌动前的火山,它没有爆发,但是你不能说火山底下喷涌的力量不够强大。
另外在她毁容之后,整个面部几乎全部被遮盖起来,只留着一双眼睛。有一场戏她洗完脸之后,涂黄晓明给她寄的蛤喇油,那一场戏里全部是她的背影。
我们经常说要判断一个演员会不会演戏,要看他的背影会不会演戏。背影怎么演戏?心有感触的时候,就一定会通过你的肢体表达出来。
她在擦脸的过程当中,其实动作很缓慢,这个缓慢的动作令观众可以产生无限的遐想。她对于黄晓明的思念以及黄晓明对她的爱,这盒化妆品是连接他们之间情感的一个纽带。
她这个擦油的过程其实是,在用这种爱来保护自己,用这个爱在孤寂的夜晚里来安慰自己。
好的表演就应该是这样,可以给你无限的想象。
2
他的表演缺少了一个环节
对黄晓明我略有些失望,我觉得黄晓明算是完成任务了,因为有一个细节我觉得他的表演有欠缺。
当时组织上,要在他毕业的时候派他到国防前线去做科研工作,他选择了放弃。
在那个年代如果要拒绝,尤其是这样的安排,是需要勇气的。他其实要通过这件事说明什么呢?说明他对章子怡所扮演的角色的一种情感的厚度。
但接下来当他看到章子怡和她的医生同学在一起的时候,他马上转身回去说我接受组织安排。
在那个年代,以及那个规定情形里,这件事情对他的打击很大,他回头接受组织的安排这个同位语,或者他的潜台词就是我要放弃对她的情感,这其实对于演员的表演是一个特别大的转折点。
这个放弃是这么地轻描淡写吗?我觉得他可以举重若轻,而不会像现在,就一带而过了。这种轻描淡写让我怀疑他之前对章子怡扮演的这个角色的情感厚度。
电影本身不可能铺陈开去表现,所以这就需要演员很好地完成这个思想的过渡。
观众看不出他的思想改变,我觉得这里边他的表演缺少了一个环节,所以这是让我觉得比较遗憾的地方。
3
这种表演其实像一座冰山
张震在《无问西东》中的表演所保持的是一贯的克制,这种克制正好是他在影片中饰演的当代人的人生追求,当诉求和现实之间的形成落差的时候,他的克制就契合的很好。
大家现在经常开玩笑说,说这叫整容式的表演,因为没有表情,像整容脸似的。在一定意义上,这种表演更高级,它并不是说通过脸部表情去进行图解式的表演。
这种表演其实像一座冰山,浮在海面上,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冰山的十分之一,这就是张震。他的表演有十分之九的东西是在海面底下,露出的那一角仅仅是镜头前的。
我们知道张震演什么都会成为专家,《吴清源》中他演围棋手会成为一个段数特别高的围棋手,演《一代宗师》,后来八极拳比赛拿了冠军。这就是一个钻研,他在钻研的过程当中,去接近这个人物的心理,这就是他冰山下的十分之九。
我再举个例子,我们说骑自行车快的时候容易,慢的时候难,其实都是在一种掌控之中。演员的掌控,演员的克制,这其实是最高级的,他会让你随时有一种期待感,让你产生一种追究感,他到底是什么样子。
我们一再地说艺术到了最高阶段,已经不是旋技,而是你内在的一种控制和克制,我觉得张震是有这种灵性的,他是一个有灵性并且有技术的演员。
但是在《无问西东》中,其实他是比较吃亏。他不像西南联大或者像20年代的民国时期,表演可以通过服装、道具等一些外在的辅助手段,帮他进入这个角色。
而且张震饰演的角色是最贴近我们的生活,所以我们看的时候会更挑剔,因为我们更熟悉。所以他的空间也是被压缩的,但是他完成的已经很好了,保持着他一贯的水准。
4
王力宏有这个足够的智商
王力宏确实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本身她的主业应该是歌手,但是在表演镜头前他们身上所呈现出的文人气质和角色的契合度非常高。
王力宏你不能不服,他毕业于伯克利大学,学音乐的,但是他身上的学术气质,以及他的沉稳却令人十分惊讶。
他饰演的沈光耀在一个家境非常好的环境里长大,但是对于国家有一种赤诚之心,让他能够义无反顾投笔从戎。
在其它的片子里边,王力宏也曾经塑造过大学生,也是同时代的,但是在《无问西东》中沉稳了很多,而且很多细节特别难以拿捏。
比如在做空军以后,他要去给那些孤儿投食物,所以他老是在部队里多拿一些食物。但有一天,一个外国飞行员对他说,每个人只能拿一个。这时他用一种很幽默的方式,很诙谐的方式化解掉的。你能够感觉到成长环境,带给他的与生俱来的从容感。
表演其实是需要悟性的,你可以说它门槛低,你也可以说它门槛很高。所谓的门槛低就是你没学过,你也可以来表演。但是你如果是上歌剧舞台、话剧舞台,你没学过是不可能的。
所谓的门槛高,就是你要能把这个角色非常准确、有效地传递给观众,这就需要你对角色的理解,对人性的挖掘。我觉得王力宏有这个足够的智商。
从事表演,从事艺术它是一种人类智慧的金字塔,你必须要有足够的智商,足够的学识,你才能够从这个纬度来俯视你的人生。
王力宏有这个学识和准备,所以,如果导演给予他这种空间,或者给予他一种准确的引导,凭借这种悟性他很好地就能去完成。
我们总说演员的信念感,《无问西东》中的演员的信念感,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谈。
第一个所谓的信念感,就是我要相信我创作的这个角色,更重要的是我要相信我所生活的这个年代。
《无问西东》有一个特别大的特点,是20年代、30年代、60年代和当下,四条线在同步进行,像四个轨道、四个列车一样。每一辆列车里边承载着不同的人生轨迹,人生命运。
第二个信念感是每个人精神层面的信念感,我要从心里对我的人生有一种追求。
不同的年代,并不是说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他们有一个核心,就是对于青春的追求,对于信仰的追求,以及他们心目当中对于人生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