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之前的诺兰电影不同,《敦刻尔克》是诺兰的第一部战争片,也是诺兰第一次执导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
和预想的完全不同,这部《敦刻尔克》有反故事、反高潮的倾向。整部电影的故事极其简单,几乎没有大起大落的剧情。影片开头只是零星的枪声,但是也结束了几个士兵年轻的生命。空无一人的街道上没有炮火的痕迹,冷色调和略显阴湿的天空贯穿始终,全剧没有慷慨激昂的誓词,没有热血沸腾的营救,没有勇猛无前的冲锋,没有双方指挥官对弈赌输赢。也没有火光四溅的炮火对轰,没有血浆和断肢横飞,只有惊恐的士兵,泥泞的海滩,阴暗的天空,求生的欲望,沉闷压抑的气氛。《敦刻尔克》沉浸式风格和对人物实事求是的白描让你如此如临其境的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冷峻。
这种白描相当让整个影片看上去相当克制,人物表演不露痕迹,观众看到的始终是覆盖着死亡威胁的冷冰冰的脸,当最后一架英军战斗机在接连击落数架敌机时,在飞机燃油耗尽朝德军控制区缓缓划过时,在飞行员被德军俘虏时,他脸上的表情始终没有变化,荣辱不惊也好,坚强不屈也罢,都体现出导演对表演的刻意追求。
当然,电影依然贴上了诺兰标签,有三条故事线:沙滩上,三个士兵想尽一切办法逃离敦刻尔克;大海上,道森先生驾驶着一条民船,驶往敦刻尔克营救士兵;天空中,三架英军的喷火式战斗机盘旋在敦刻尔克上空,与德国空军殊死搏斗,掩护大撤退的英军。这三个故事的时间维度是不同的。发生在沙滩上的故事是一个星期,发生在大海上的时间是一天,空中则是一小时。诺兰把这三个时间维度,剪辑在了一起。三条故事线的穿插剪辑在我看来依据的是情感线,而且是反向运用电影对观众的情感冲击。每一次我们认为应该让人物和故事在往上走时,影片提供给我们的往往是平静的转折,无言的沉默。在三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卑微和不齿,两个士兵为了尽早上船离开敦刻尔克,将一个已死之人放上担架,然后挤上军舰。可是等到了舰艇上后却因为人员已满而被赶了下去。但是他们又并不是坏人,当德军轰炸机将这艘船炸沉后,藏在防波堤上准备伺机再登船的他们又开始努力搭救落水者,最终他们两个也在空军的掩护下,在众多民船的合力营救下离开敦刻尔克,回到英国本土。陆上的一周,海上的一天和天空中的一小时也得以最终缝合。
这部片子将诺兰对人的关照发挥到了极致,从他最早的两分多钟的《蚁蛉》开始,我们就领略到这个导演对人的爱,在他看来,每一个暴力和战争受害者其实都是我们自己。于是,为了不受伤害,就不应该有杀戮和战争。这是诺兰的战争观,也是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众多科幻电影都描述了战争对一个文明的毁灭性打击,也用那些外星人高超的文明程度向我们展示了没有战争后一个星球文明可能的发展。拍摄过《星际穿越》的诺兰肯定对此深有感触。
诺兰的《敦刻尔克》让我们真切地看到了战争的样子,没有夸大,也没有矫饰,战争除了是战争之外,不是任何别的什么,也不会附带上其他我们自以为会有的意义。战争不是某些人可以拿来发财的生意,同样也不应该是某些人赚取功名的利益场,不是展现个人英雄主义和国家荣誉至上的展示平台;这里不该有丰碑,为了彰显某次战斗的英勇无畏和对敌人的重大胜利;也不该有军功章,这些用生命换取的毫无生命意义的客观体,相信每一个赢得军功章的军人在戴上它们的时候,心中泛起的不是荣耀,而是对死难者的悲悼;战争更不是英雄主义高扬的时刻,不是赢得荣誉的时刻,而是应该关怀每一个人的时刻。正是在这一点上,诺兰用极为克制的电影制作和演员们极为节制的表演向我们展示了战争的可怖,以及人的重要,生命的珍贵。
这种战争观要比之前的战争电影高出不止一个山峰的距离,不管是《拯救大兵瑞恩》还是《血战钢锯岭》,或者是《冷山》,又或者是昆丁的《无耻混蛋》那种戏说式的虚构。战争不是某些信仰的试验场,不应是人性深度的实验室,这些在其他情况下都可以满足实验条件,如果牺牲那么多人的生命只为了收获一个大家早就清楚的“真理”,这么这个“真理”是否太过血性和残酷?如果我们总是需要一场战争来凝聚人心,达成某种全民族的共识,那代价是否昂贵到无法承受?
电影的配乐也极力配合影片主题,全片除了自然声音之外,就是听不出什么乐器(应该不是现有的正规乐器)演奏出来的紧张但又不毫不夸张的音乐,在我们感觉应该要用音乐烘托气氛之时,音乐却偏偏消失不见或走向下降通道。在音乐氛围中,观众体会到的只有紧张和悲凉。
战争是参战双方共同的伤痛,不管是在二战,还是在当今世界的伊拉克,叙利亚。
看完后才发现,这天是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战争不需要丰碑,也不应该有丰碑,应该有的,是像南京大屠杀纪念碑这样的碑铭,幸存者怀有的,应该是对死难者永远的铭记和哀悼,而不是对武力的炫耀。在电影中,就连正义也让位于最基本的生存,让位于生命的宝贵。但是看完后,你并不觉得两个士兵应该被谴责,正如最后他们退回到英国本土后发放毯子的时说的那样,只要活着就是英雄。
作者:刘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