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动物城》(配音:金妮弗·古德温、杰森·贝特曼、夏奇拉、伊德里斯·艾尔巴)
豆瓣9.2分,烂番茄新鲜度99%的评价堪称神作。看过之后的最大感受是:的确很棒,但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成人动画”。因为它展示出社会中的残酷现实和反转性,实际上远超过一部励志电影,甚至有点超越了孩子们的认知。
电影从一开始,就刻意影射现实。在最典型的一个桥段中,兔子急着到交通局查车牌号,交通局的办事人员却都是些行动迟缓的树懒。生活中拖沓的行政流程,大概比树懒还要差劲。动物城中处处有物种偏见:兔子不适合做警察,狐狸都是骗子,食草动物软弱,食肉动物残暴……同样,美国也存在严重的种族偏见。可以说,《疯狂的动物园》是一则关于现实的寓言。
但作为一则寓言,电影最想反对的是寓言中常见的脸谱化解读,比如狮子代表统治者、狐狸意味着狡猾。随着剧情的发展,动物的真实性格总是背离对应的传统脸谱。本应胆小的兔子却勇敢热血,本应狡猾的狐狸却善良真诚。体形渺小的动物成了黑帮老大,体形硕大的动物却是小马仔。片中的大反派更是出人意表。用寓言来解读现实,用反脸谱来反对种族主义,是电影的第二重深意。
从他们的角度来看,这些人的所作所为都有理可循。他们的作恶无非是自私驱使,且已经顾不得其他人的立场了。他们为了保全自己利益,便牺牲了其他人的。在社会里这样的人每天都在出现,类似的情节随时都在上演。记住:你对自己的善,可能就是对别人的恶。
许多《疯狂动物城》影评不约而同地在展示一个观点:我们不要以貌取人,两位主角的故事证明兔子不一定都懦弱,狐狸不一定都狡诈。这话固然没错,但这样的想法只是天真地以个体概括群体。你一个人无法代表你所处的整个群体,当一部分人还是在乱来时,外界的既定印象就逐渐形成了。你可以代表你自己,但大部分时候无法改变人们的既定印象。
这也恰恰是现实社会可悲的地方,你没法脱离一个人所在的群体、身份、地位去完全客观地不给他”贴标签“。包括大部分有明显特征的职业、乃至敏感的地域、肤色和人种评论,都逃不过这个理论。例如我们谈到品牌公关,就会第一时间想到”巧言令色”“八面玲珑”“说话只能信一半”。但万一你恰好是个有一说一、次次走心的公关呢?人们不会赞颂你多么真诚和直白,只会下评语:“你相处起来还真不像个公关呢!”
在影片的开始,兔子Judy的父母曾告诉她:“你就在家乡卖水果吧,就这样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多好啊。“当然,主人公兔子并没有听从父母的建议,最终也成为了大英雄。这是情节所需,我们都爱看这类打破平凡的励志童话。但作为一名非典型兔子,Judy实在是身怀各种绝技,不仅可以在弱肉强食的大城市里承受住压力,还可以做到城里人无法企及的事情。例如拯救其它的小动物,解决别人的破不掉的案子。
残酷的是,这种主角光环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她最终不平凡,是因为她拥有不平凡的能力。大部分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其实都不是为了当英雄而预备的。完成好我们每天的工作,照顾好家人与爱人,过得平安美满。无需波澜壮阔、不为别人增添麻烦,保存着自己的幸福,偶尔创造生活中的小惊喜,就够了。
毕竟过日子不是电影,你想脱离平凡,首先你得具备改变平凡的强大能力。所以英雄梦人人都可以有,但正确的自我认知是一件更为可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