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庆幸自己观影前没有看相关的评论、剧情,从一无所知踏上了这部卓越电影的旅程。从最初开始时候的漫不经心,到观影中途目不转睛,这是一部超出我预期很多的电影,以她独有的遗世独立的姿态,给了我极大的视觉冲击和震撼。
《疯狂麦克斯》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那是追车电影的黄金年代。彼时的追车没有一丝花哨,每一个凹痕都来自实拍实毁。乔治·米勒的《疯狂麦克斯》三部曲在这个时代脱颖而出,以贴满车身的邪典标签红极一时,将梅尔·吉布森送入了好莱坞的星光大道。我相信米勒真心对邪典文化有着狂热至爱,否则他不会时隔三十年卷土重来,并坚持了现场特效的光荣传统,只有在每一个追逐段落的轰然结尾,才会小小地炫技一下。每当片中的角色抬出什么新装备,使出什么新战术,我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好酷”,而是“好实用”。
新千年的第一个十年过去,对米勒和麦克斯系列影迷来说,《快乐的大脚》的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其实有点尴尬和矫情,现在可视为是他为换取麦克斯的复活不得已而为之的筹码。可是厄运还没结束,好不容易立了新男主也确定了拍摄地,澳洲迎来十多年不遇的大雨,沙漠变绿洲,米勒只能再换拍摄地。2012年夏,电影终于开机,一拍就是110多天,而后又遭遇补拍和延期上映。这么多的阻碍,随便哪一个都能搞死一部电影,米勒居然挺了过来,他这颗导演的赤子心和对麦克斯系列的创作情怀,像麦克斯的V8引擎一样滚烫。
同样一个故事如何把它讲得不让人生厌,就是要改变讲故事的方法,这就是导演乔治米勒的关键作用所在。他那一套复杂、鲜明却又丰富新奇的美学设计令这个故事和它的人物都散发着异域或外星人式的光芒,包括女战神弗里欧莎的独臂设计、她的光头和肌肉;不死老乔在腐烂的肉身外套上透明盔甲,得不停吸氧才能维持他邪恶的生命;麦克斯最先是被当做血囊来维持老乔手下的“战争男孩们”已经开始衰竭的生命;还有独特的斗争方式:先是追逐,追上就开始凶狠地互撞、枪战,高杆上系着人可以跳落到敌方的卡车上面进行围攻那些被打扮得像大刺猬的战车;最过人之处是乔治为每辆战车的轮胎箍上了一圈花瓣式的护胎铁罩——这个发明简直棒极了!《速度与激情7》在枪林弹雨中都没想过这样解决轮胎抵御子弹和刺刀的有效方法(当然他们的轮胎是神奇的,从不中弹和爆胎),乔治想了出来,而且设计得漂亮又酷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