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DewittBruce”,欢迎去豆瓣App关注Ta。
在如今的年代里,拍摄一部特效出众的太空歌剧,看似是件盲从的事情,但吕克•贝松从来不是潮流的追随者,他一反所谓的“宇宙大潮”,构建起自己的独特景观,其中的世界兼顾宏观与微观,体现出复杂的美感。 丰富的汤料 影片始于两艘飞船的对接,两国宇航员以“握手”的方式,拉开了千星之城的序幕;随后几分钟时间,“阿尔法”不断壮大、物种不断丰富,直到助推器缓缓向前,将它送入无垠太空。很显然,电影的真正主角,就是“千星之城”。珍珠人的灭顶之灾也好,绚烂的VR商厦也罢,不过是在分散人们的注意,等“阿尔法”再次出现之时,居然发展出了如此惊人的模样:吕克•贝松呈现的,不只是视觉上的奇观,还有横跨千年的历史纵深感。 当然,时间维度上的把控力不是光靠一个壮阔的“全景”就能证明的,当镜头不断放大,唯有丰富的细节才能让此般感受维持下去、才是判定一部电影承载量的实际标尺。如此说来,《星际特工》的优点不言自明。 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一处追逐戏,特工以跑酷的方式串联起城市的各大功能区,让人目不暇接;也许在同一秒的时间内,绚烂的建筑背景让你眼前一亮,左边一个生物慌慌张张,特工跌跌撞撞冲破障碍的瞬间,右边某个伙计还瞪着眼睛,面露惊恐之色。不是说真要看清每分每秒,只是这一个个线索聚集在一帧帧画面中,带来了氛围上的改变;你依然会跟着特工调查城市里的神秘事件,细致的背景加深了观众对世界的认同感。 进一步讲,《星际特工》最为宝贵的地方在于,它的细节是多层次的:有些东西是多看几遍就能发现的;有些东西是只露出冰山一角的;还有些,是你不做功课,就永远不会知道的,但若知道了,整一段剧情的感受又会变得更加丰富。记得影片结尾、真相大白的时候,有一场星际大战快速闪过,指挥官为了击败敌军,不惜牺牲掉整个星球的生命,这种为获军事优势,不顾附带损失的行为显然违背了国际法的核心命题“比例原则”。但是,究竟是怎样的战争,才让指挥官出此下策?胜利对于人类、对他本人到底意味着什么? 非主线剧情中,这样复杂的故事线比比皆是,充足的“底料”让画面充满了感觉,就像某个老旧的酒吧里,坐着一个忧郁的地外星人,正当你好奇地打量他时,身旁的大叔端着半杯烈酒,讲述着他的味蕾危机。 真•宇宙 看惯了美式特效大片之后,《星际特工》真的像是一缕清风,吕克•贝松没有采用惯有的类型片套路:肌肉、熟女、毁天灭地、主角光环。不论是涵涵还是卡拉,都不符合人们对待此类影片主角的预期与遐想;相比而言,他们更像是从《哈利•波特》的世界里跑出来的。 这一点在每一段故事中都有体现。营救“转化兽”时手枪卡住,保护指挥官被休眠压制,追赶飞船跟丢了,营救队友还被钓走了……《星际特工》不是没有树立起主角的伟岸形象,而是它压根没想这么去做,两个娃娃脸的特工并没有成人的老练感,他们的笨拙与瑕疵显然是刻意为之。 “不一样”三个字还体现在全片的结构里。一般来看,特效精湛的科幻动作片都会将全片最炫目、宏大的场面与动作放在最后,以烘托出戏剧的高潮冲突。但这片子却没这样做,初看起来会有“头重脚轻”之感,因为“千星之城”的段落太重,将结尾矛盾的解决衬托得过于渺小。 可是,如果真要按照“套路”出牌,无非是把打斗的规模放大,把城市轰炸得满目疮痍,“阿尔法”的子民迎着一道不知道哪里打过来的圣光,重建美好家园,这样就真是“为了特效而特效”,用特效堆你一脸、堆到你喘不过气。 对于吕克•贝松而言,极致的特效是呈现“千星之城”的工具,特效完成了它的任务,一切还是要回归城市内部的事端。难道你没觉得,见识了那么多景观过后,电影的故事性愈来愈强了吗? 想起来,当年《钢铁侠》横空出世,拉开的漫改宇宙的序幕,它以角色为导向,以一个个极具标识性的形象扩展出一套“组合拳”。从漫改宇宙到怪物宇宙,从塞伯坦宇宙到沙马兰宇宙,我们俨然进入了一个宇宙当道的年代,美国的制片厂们,集体染上了“规模综合症”:他们哄抬争抢,渲染“超体”与“异能”,然而此般渲染往往流于表面,只剩下猎奇的噱头。浮躁的电影厂商,可没有耐心培养整个世界,观影的人们穿梭在怪力乱神中间,看着纽约或地球一次次被毁灭,看着伟大的主角一次次突破极限,所谓的“宇宙”,有名无实。 快餐文化愈泛滥,才愈能体现小火慢炖的定力,吕克•贝松不追赶潮流,他是潮流的审视者,在好莱坞疯狂赚取快钱之时,选择一反常态。
(全文完)
本文作者“DewittBruce”,现居上海,目前已发表了1篇原创文字,至今活跃在豆瓣社区。下载豆瓣App搜索用户“DewittBruce”关注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