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敦刻尔克》:让抵制的谣言停止吧,诺兰只是要拍一部战争片而已

字号+作者:疾风影评 来源:疾风影评2017-09-14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敦刻尔克》:让抵制的谣言停止吧,诺兰只是要拍一部战争片而已《敦刻尔克》,本身是个历史名词,且有珠玉在前;好比中国人听《四渡赤水》,结果已经知道,并无悬念'...

《敦刻尔克》:让抵制的谣言停止吧,诺兰只是要拍一部战争片而已

《敦刻尔克》:让抵制的谣言停止吧,诺兰只是要拍一部战争片而已

《敦刻尔克》,本身是个历史名词,且有珠玉在前;好比中国人听《四渡赤水》,结果已经知道,并无悬念。我们知道历史上40万英法联军最后成功撤出了33万人,知道这次大撤退某种程度上挽救了欧洲,保留了二战西线的火种,某种程度上拯救了英国与法国。宏伟的结果没有悬念。

所以诺兰让我们看个体的主角,让我们担心:大部队是撤了,他们呢?在战争里,个体的命运呢?

《敦刻尔克》:让抵制的谣言停止吧,诺兰只是要拍一部战争片而已

很微妙的是,本片里没出现希特勒、丘吉尔与戴高乐这些传奇人物。更有趣的是,基本没出现一个具体的德国军人——有德国飞机,有德国子弹,以及片尾德国军人影影绰绰的群像,但没有出现一个具体的德国军人。他们更像是潜在的、无形的威胁。

于是电影被极度简化了。无形的敌人正在涌来。海岸上是英法士兵,看着北边的英国。所有人都在讨论一个字——“家”。跨过大海,就能回家。于是影片变成了一个关于个体的故事。

空军在竭力奋斗。海上的船只冒死营救。海岸上的士兵紧张彷徨。汉斯·季默的音乐响彻始终,用大量的铜号音效带着紧凑的情绪。使得大多数时候,情绪是克制的,是紧绷的。

情绪的爆点有三个。其一,英国船队出现。其二,“我要为法国人留下”。其三,就是结尾。

《敦刻尔克》:让抵制的谣言停止吧,诺兰只是要拍一部战争片而已

这种情绪的起伏,支配着本片的全进程。英国人在船上出于恐惧朝混进来的人怒吼;落海水手的恐慌;飞行员默默地算油;英国老船主神一般的冷静。尤其是英国人的疑似内乱,让我想到《黑暗骑士》里炸船威胁的时刻。

当然,没有类似于小丑、小李那样的经典诺兰角色。但这一部,本来就没强调个性——空中的,岸上的,海上的,这些角色主要强调的是个群体共性,毕竟,浓缩着40万大军的恐惧。

没有典型的英雄形象,也许除了那个“我要为法国人留下来”的长官,那个驾船前来的船主老爷子,以及那个飞行员。长官自绝后路时的担当;船主老爷子从一开始就坚定着,驾着私家小船,像郊游似的,前来战火纷飞的海岸救人,而且抚慰了落水士兵的心灵;飞行员义无反顾地完成任务后,在海岸点起那一簇火焰。

其他大多数角色,都只是芸芸众生。漫长的等候,茫茫的大海,最后被某种执着拯救了——说诺兰没有点什么隐喻,我是不相信的。

漫长克制了一整个电影

《敦刻尔克》:让抵制的谣言停止吧,诺兰只是要拍一部战争片而已

后,有和平时刻的特写。蓝色调的大海换成暖金色调。然后在不断的穿插镜头中,出现了丘吉尔那段著名的讲话。

我以前看到过许多许多次,但在电影院里,只有这一次,我服气了,我觉得温斯顿·丘吉尔凭这段话,就配得上他的一切赞誉。

说到底,这部电影,就像是为丘吉尔这段配词,专门做的配套解说:

《敦刻尔克》:让抵制的谣言停止吧,诺兰只是要拍一部战争片而已

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上和大洋中作战,我们将具有愈来愈大的信心和愈来愈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保卫我们的岛屿。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地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

即使这个岛屿或它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入饥饿之中,这是我一分钟也没有相信过的,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仍要在英国舰队的武装保护之下,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用它全部的力量和能力,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这段话陈述时,镜头不断转到海滩,转到登陆点,转到岛屿和所有的地点,转到所有牺牲与生还的角色,转到大海。

诺兰这样刻画着小人物的命运,想讨论的应该不是宏大的战争,而是“战争中,每个个体的情绪与命运”。

他大概想让我们相信:

在铺天盖地的事件以及宏伟如大海之前,渺小个体的恐惧与无助,那是难免的;但某些高贵的勇敢瞬间,某些渺小个体的举措,可以显得多伟大;到最后,这些牺牲,都会是值得的。

豆瓣评分:8.6分,不容错过的经典大作!

《敦刻尔克》:让抵制的谣言停止吧,诺兰只是要拍一部战争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