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有人说,如果莎士比亚能够重生,他一定会为英国王储查尔斯写一部剧。莎士比亚没有重生,可是一部为查尔斯写的剧集刚刚成了新的网红神剧,打造这部神剧的电视台叫BBC。
这部名为《查尔斯三世》的电视电影于英国时间上周三晚在 BBC 2台播出。剧中英国女王逝世,待机多年的查尔斯王储终于登基。他上位后不甘于只当个吉祥物,但在他拒签议会法案后,一场宪政大危机开始了……
在这部改编自百老汇经典戏剧的剧集中,不仅查尔斯王子,哈里王子、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等王室人物都作为剧中角色悉数出镜。评论界认为,在女王还活着的时候就搞出这样的剧情,英国的制作人们在政治讽刺剧上又进了一步。
批评者认为该片破坏了真人形象。但也有人指出,既然它是根据一部优秀的舞台剧改编,还是 BBC监督的,还有什么问题呢?换句话说,如果不是BBC打造的,这很可能就是个问题了。
难以在商业台、流媒体和观众口味变化带来的挑战中,在商业化和专业性的持续碰撞中,BBC最强大的武器,也是其最为人所熟知的,是BBC剧——在某种程度上,它成为了英剧的代名词。
什么塑造了BBC剧,BBC剧又是如何塑造了BBC,甚至是——《查尔斯三世》这样的与观众记忆完全不同的英剧?这本身就是一个BBC最爱拍摄的史诗故事。
《查尔斯三世》其实是一部严肃的政治剧,只不过它涮遍了所有的英国王室拿政治人物开涮,早就是BBC的强项。
从《是,首相》到《黑镜》再到《权力的猴戏》,拿政客、皇室和政坛话题搞事情已经成了一种常态。
但这部剧集还是被认为搞的有点过火了:已故的戴安娜王妃将以鬼魂形象出现,成为本片推动剧情的关键角色;影片多处暗示哈里王子的父亲并非查尔斯;凯特王妃被塑造成了心机lady,整天在威廉王子耳边煽风点火。
更离谱的是,剧中的查尔斯三世国王直接闯入正在开会的英国国会,现场宣布解散英国政府。但这位国王的举动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街头发生抵制英国王室过分干政的示威,并成为暴动。
剧集的结局是:作为王位继承人的威廉王子最终联手首相和弟弟哈里,逼迫父亲提前退位,自己继承大统,剧集最终以伤心欲绝的查尔斯走出威廉加冕现场而落幕。
剧集实际上是根据 2014年的同名舞台剧改编而来。这部舞台剧拥有相同的剧情,在伦敦西区大获成功后还被搬到了百老汇。它收获了当年的剧评人“最佳戏剧奖”和 2015年的劳伦斯·奥利弗大奖,还拿了包括托尼奖之类的多个提名。
尽管被认为尺度大到不可思议,但事实证明久经舆论考验的英国王室心理并没有那么脆弱,据 BBC说,白金汉宫知晓此事,只是没有发表相关声明罢了。
前首相卡梅伦的文化部长 John Whittingdale更表示,“我的一些同事对这类事情过于敏感了,我不认为女王觉得自己的声誉遭到了侵犯。”
更重要的是,这部构思大胆、制作精良的剧集,还得到了评论界一致的好评,有评论指出这“是 BBC今年最大胆的节目”,并且颇有莎翁风韵。
看起来,BBC这回又赢了。
扛起英剧大旗的BBC,到底凭什么牛?BBC剧指的是由(BBC)拍摄的电视剧或戏剧。
英国人最爱的布莱克的诗歌《老虎》中吟诵道:“Tiger, tiger, burning bright In the forests of the night。”翻译为中文就是:老虎!老虎!黑夜的森林中,燃烧着的煌煌的火光。这首诗仿佛成为了新媒体时代挑战老牌媒体巨头们的巨大隐喻:革命到来,风暴将至。
那么面对这场无可回避的风暴,作为全球最富盛名的公共广播电视台,BBC是如何迎战的?
与许多电视台的剧集不同,所有的BBC剧都被打上了同一个显眼的标签——BBC剧。
BBC剧,就是所有BBC出品剧集的“超级IP”。
在近年的BBC作品中,致敬经典成为一条清晰可见的创作路线,但致敬传统的另一个名字叫创新。
将传统与创新融合地最天衣无缝的,正是BBC出品,在超过200个国家及地区播放的《神探夏洛克》。该剧改编自创作的侦探小说《》,但将原著的时间背景从19世纪搬到了21世纪,每两年才更新一季,而且每一季仅有三集,在许多观众看来,这是一种典型的饥饿营销。
但事实上,每集90分钟左右的长度,以及构思精巧奇绝的剧情、幽默风趣又信息量饱满的台词、高水准的制作,以及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和马丁·弗瑞曼配合默契的演出,让这部剧集与其说是电视剧,不如说是BBC每两年就推出一部三集的系列电影。
剧集另一个成功的关键是——完美翻新。已经被好莱坞邀请执导下一部007电影的英伦编剧莫法特,既将故事搬到了现代社会,又为剧集埋下了无数《福尔摩斯》迷耳熟能详的故事密码,正是这种新鲜又熟悉的感觉,令《神探夏洛克》成为风靡全球的BBC招牌产品。
尽管英伦文学经典几乎已经被BBC拍了个遍,但BBC总能不断创造新的经典,在推理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诞辰125周年之际,BBC推出了改编自她的名作《无人生还》。
故事背景设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英国,素不相识的八个人不约而同地收到了署名“欧文先生”的一封邀请信,因此相聚到了孤岛上的一幢别墅,在这个经典孤岛模式的剧集中,BBC除了着力打造烧脑悬疑的剧情,更将重点放在塑造人物上,一群英伦演技派明星的精彩表演轻易就打动了全球观众,该剧也被誉为BBC另一部新经典。
为了吸引更多的全球观众,BBC还打造出一些大片风格的动作类剧集,例如改编自原著的《夜班经理》,剧集不仅招来了、组成的国际明星阵容,更投资3000万美元远赴摩洛哥、西班牙、瑞士以及英国伦敦等地取景。
最终剧集收视大获成功,第一集首播收视人数达到614万,占总收视率的26.2%,拿下同时段收视第一,与BBC的史诗剧《战争与和平》收视相近;第二集收视达到630万。更凭此剧拿下了金球奖限定剧最佳男主角。
为BBC赢得巨大国际声誉的还有他们的传统强项——历史剧,2015年的历史剧《狼厅》这部改编自布克奖获奖作品的迷你剧,开播首日即超过十年前的《罗马》,成为BBC首播收视率最高的剧集,并且成为了BBC十三年以来最高收视的剧集。
这部由艾美与金球双料影帝戴米恩·刘易斯出演亨利八世的严肃历史剧,在追求历史细节与精彩之间做到了最大的平衡,被剧迷认为给历史剧竖了一个极高的标杆。
BBC剧凭什么赢遍全球屹立不倒?许多国内观众对于BBC剧的最初印象来自于BBC根据古典文学名著改编的迷你剧集,这些名著改编的剧集普遍保持了上乘的质量,无论演员表演、摄影、配乐以至于服装化妆道具,都精致地恰到好处,这其中正蕴含着BBC剧两个最大的特点:古典风韵与精良制作。
在英剧中,最重要的是细节。一个眼神,一记回眸,一个微笑抑或一个手势,常常都意味深长、饱含伏笔,正是凭借这些特质,令BBC具备了极强的辨识度,后来无论经历了怎样的类型拓展和题材更新,BBC剧都依然保持着这些精髓。
BBC古典文学名著改编的代表作品,包括很多中国BBC古典英剧迷的启蒙之作——曾被CCTV引进的《傲慢与偏见》、《战争与和平》,以及《南方与北方》、《艾玛》、《理智与情感》等,这些作品普遍有着忠于原著的改编、演员集体出色的表演、英式幽默的对白,以及充满英式风韵的布景,也构成了全球观众对于BBC剧的基本印象。
BBC剧还具有着独特的英伦基因——英式幽默。拍摄于80年代的政治讽喻喜剧《是,首相》中,爱作秀的大臣Jim,老奸巨猾气场强大的常务秘书Sir Humphrey,以及夹在当中搞平衡的大臣秘书Bernard——三个一本正经的英国要员用精湛的演技为观众奉献了一出出精彩绝伦的好戏,而其中最打动观众的,正是对白中夹枪带棍、含蕴中嬉笑讽刺的英式冷幽默。
如果说BBC剧有什么与时俱进的特质,那就是“腐”。BBC在2015年推出的《伦敦间谍》中,大胆在间谍故事中融入了同性恋元素,并拍摄了大尺度的床戏,随着腐元素成为剧集畅销的新保证,BBC直接将这一元素放入了剧集制作的考量中。
除了这些剧集风格方面的特点之外,BBC还有一些独特的“标签”,比如正宗的英伦口音,以及对“季”的理解——《傲慢与偏见》为6集、《神探夏洛克》为3集。
在美国的广播电视网中,每季电视剧的长度是22集左右;在美国付费电视频道(如HBO、AMC、Showtime)中,平均每季约13集;在英国观众眼中,“季”的普遍长度是6集。
而对于已经动辄30集以上的国产剧来说,如此吝啬的集数控制更成为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正是如此“吝啬”的制作风格,令BBC剧拥有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优点——从不注水。
风暴中的BBC:优质内容成为BBC抵御挑战者的长城和所有的传统王者一样,BBC也正在经历巨大的挑战。
这首先来自于英国内部的商业电视台。其中最强劲的挑战者,是1955年正式开台,也是英国最早的商业电视台——ITV ,这家老牌商业电视网在启动了“五年改革”之后,市场竞争力大幅上升,剧集品质也进步明显。该台制作的、被许多中国观众误以为是BBC作品的《唐顿庄园》得到了全球性的成功。
剧集在任何一方面都完美继承了BBC历史剧的优良传统——浓厚的历史感、正宗的英伦范儿、深刻的内涵,以及无懈可击的集体表演。《纽约客》杂志在大标题中称其为“唐顿热潮”。
但现在新的威胁正在出现,去年讲述英国王室的重磅新剧《王冠》代表着美国流媒体巨头Netflix向英剧领域的拓展。
当这部节奏缓慢却充满叙事张力的历史剧一举击败《权力的游戏》夺下金球奖,并且在这部英伦范儿十足的剧集前面加上美剧的前缀,就仿佛向世界宣告了——制作顶级英剧不再只是BBC的专利,能够一口气拿出1亿英镑制作费的Netflix也可以。有趣的是,BBC也曾推出同类型剧集《维多利亚》,虽然在英国本土收视非常成功,但却并没有取得《王冠》的全球影响力。
更大的危机则在英国内部,BBC巨大的成功也成为它遭受限制的原因。据美国科技新闻网站Engadget报道,英国政府将逐步实施让75岁以上老人免费看电视的政策,这一政策预计每年将使BBC损失6.5亿英镑。
由于英国政府提议缩小BBC运营规模,2016年,30万观众联名请愿也没能阻挡BBC 3台正式停播,这也成为BBC历史上第一个被关闭的电视频道。虽然这个面向年轻观众的电视台正式上线为网络电视,但依然令BBC流失了大量年轻观众。
尽管遭遇重重挑战,在英国伦敦的西部,朝阳照射下“BBC”三个金字招牌在大楼的正面依然闪闪发亮。在英国,市场份额最大的电视台仍然是BBC,该台依然坚持不打广告,而是通过面向全国强制收取的“收视授权费”维持运营。英国每户需缴纳145.5英镑年费,比美国HBO频道的年费还要高出一截。
这家老牌王者也没有停止征伐的脚步,BBC已经确定在印度正式落地BBC频道,2017年6月26日周一晚上10点,印度的民众将可以观看到BBC频道提供的电视节目内容。这当然是这家老牌电视台面对挑战的又一突破口。
捧着“金饭碗”,没有广告主的商业压力,这让BBC电视制作人员有更大的创作自由,并且始终保持了高水准的节目品质,捍卫了BBC剧这个金字招牌。
更重要的是,BBC剧难以复制,CBS电视网曾经一度试图弄清《神探夏洛克》的选角、编剧、拍摄、表演等各种套路,并且全盘复制出一个美国版本。这遭到了BBC的抗议,但最终CBS还是打造出一部同样福尔摩斯题材的美剧《基本演绎法》,甚至为了避免抄袭质疑,将华生改成了女性角色,由华裔女星刘玉玲出演,剧集播到了第五季,但却远没有获得《神探夏洛克》全球性的成功。
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史蒂芬·莫法特说:“大多数人在改编夏洛克·福尔摩斯的时候,都把他看成了简·奥斯汀之类的人物。结果必然又长又臭。但福尔摩斯根本不该如此。”
换句话说,只有英国人自己才知道,如何将他们的文学经典拍得既英伦又现代,而其中的个中高手,正是BBC。
在布莱克的诗歌《老虎》中,他还写道,“是什么样不朽的手或眼睛能把你一身惊人的匀称造成?”在这个英剧征服全球观众的故事中,“不朽的手或眼睛’,正是BBC。
从某种意义上说,BBC持续输出的优质原创内容,也成为这个老牌电视王者,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里抵御外界挑战最坚固的长城。
有空的时候,我们聊聊电视剧。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da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