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只是梦想”,这是基丁老师在餐间说的一句话。电影里,这句话来得太平实,没有渲染没有铺垫,几乎毫无疑问的会被你错过,但我认为,这句话才是电影要表达的灵魂;这句话将基丁老师的理想与传统思维的较量放在了一个平台上,它们其实都没对错,自由只存在于梦想!
基丁老师有自己的自由主义理想,他要把这种理想撒播给他的学生,让他的学生挣脱所有的束缚,学会自己思考。这种对绝对自由主义的向往,每个人都会心潮澎湃,人类一次次思想解放运动真是我们不懈追求的写照,但这可能是永远也达不到的乌托邦,当地球上还有两个人,两种思维,他们就必定冲突,他们要么是彼此宽容妥协,要么就是生死一战。
基丁老师极力地撒播自由,又深知自由只存在于梦想,这注定了他的失败,而且基丁老师同样很清楚这一点。一个人怎么可以对抗人类几百万年发展而约定俗成的规则呢?这些规则纵然有些腐朽,但它限定了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它维持了人类社会的正常发展,它最大限度的保证每个人的相对自由。
但我们需要基丁老师,我们自己要敢于成为基丁式的人物,而不是看完一部电影后痛斥一番中国的教育制度就了事。但不是每一个基丁老师的背后都有原本怯懦的托德能够站起来,每每想到自己可能感到的孤独,多少人退缩了?多少人只能守住自己的博客分泌着你还认为的“我的思想”?多少人只能酒馆买醉然后一觉醒来西装革履接着去过你的狗生活?做不了基丁,请做托德,请尊重自己的良心,请为基丁站起来,基丁心里是多么渴望你站起来……
自由只存在于梦想,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基丁式的教育不也是一场灌输,连我们对自由的认识不也来自文艺复兴来自启蒙运动等等。我们不可能有纯粹的自由,不可能有纯粹的独立思考,只要人类还交流…… 基丁老师让我们撕掉普利查的文章,不过是把我们从一个圈子拽到另一个圈子,基丁老师是否剥夺了我赞同普利查的权利呢?当基丁老师离开时,怯懦的托德第一个站上了桌子,然后第二个第三个,但谁又去保证下一个站起来的不是迫于某种压力呢?那些坚持坐着不肯站起来的孩子,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不是也应该得到我们的掌声呢?
导演非常棒,他没有让所有的孩子站起来,那样的场面或许激昂,但将索然无味,他不是要把基丁老师塑造成一位英雄式的人物,他只是怀揣理想的枫叶飘过,得到这片枫叶的人会把他当作书签,插在某一本旧书里,偶尔翻到,心里温暖。
自由只存在于梦想,导演用悲剧阐释完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