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剧

收官四年还能登上大银幕,为何全世界都迷这部英伦宅斗剧?

字号+作者:影艺独舌 来源:影艺独舌2019-09-18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中秋节当天,电影版《唐顿庄园》在英国上映。从2010年到2015年,六季《唐顿庄园》成为全球的话题之作。从故事、制作到演员,这是一部“纯血”英剧,却似乎也因'...

中秋节当天,电影版《唐顿庄园》在英国上映。

从2010年到2015年,六季《唐顿庄园》成为全球的话题之作。从故事、制作到演员,这是一部“纯血”英剧,却似乎也因此成为了英国大众文化的一个标志。剧集播出的六年来,《唐顿庄园》一共得到69项艾美奖提名,并获得了其中15项。

在第六季的最后一集中,唐顿庄园在1925年的圣诞节里迎来了一个冰释前嫌的大结局。已经在英国上映的电影版《唐顿庄园》的时间线和人物关系与最后一季基本相同,与其说是续集,不如说是在正篇的悲欢离合当中,单独抽出了“国王来访”这一段小故事,并拍摄成一部电影。

电影版《唐顿庄园》目前将在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其中便包括台湾(9月20日上映)和香港(10月17日上映)。然而,《唐顿庄园》这部在国内曾倍受拥戴的作品究竟能不能登上国内的大银幕,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唐顿庄园》电影版正式预告

虽然剧集结束已经四年,《唐顿庄园》还是能够以电影的形式在全世界范围上映。一部家庭伦理剧,为何如此有魅力?

一部“傻白甜”历史剧为何能够成功?

实际上,不管是编剧、还是制片人,从来都没有觉得自己是在创作一部足以留名英国电视剧史的作品。而这部剧能够在英国之外取得如此大的反响,更让主创团队感到惊讶。

本质上来说,《唐顿庄园》是一部供人在周日晚上消遣时间的肥皂剧。虽然它以20世纪早期英国的法律制度变化、一战为整个欧洲带来的影响为背景,但就深度而言,与《名姝》《使女的故事》《路易十四》相比,《唐顿庄园》还是显得有些“傻白甜”。

克劳利一家的庄园在真实的历史中,是一个不可能存在的优雅仙境。在剧中,阶级制度并没有给人带来实质上的压迫和剥削。位于顶层的老爷夫人们都是非常正直、善良、相信人生而平等的人,庄园里从厨房女佣到二流男仆,每个人都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更重要的是,剧中的角色都有一种特殊的“远见”,他们经常能超脱出自己的历史背景,以一种十分现代的视角,来看待20世纪初的英国社会。

这也难怪《卫报》会在2016年剧集结束时,评价它是一部“荒谬而成功”的电视剧。在最后的圣诞节中,克劳利家的老夫人和夫人之间,有如下两句台词。

“我们要走向未来,而不是回到过去。”

“要是我们有选择的余地就好了。”

很明显,这是编剧从今天出发,借助角色之口的“为赋新词强说愁”。历史上这一个圣诞节并不能改变庄园主和农奴之间的对立,也没能改变等级制度。但对于不关心历史的观众来说,这两句台词便足够构成一个相对圆满的结局。

不得不说,这种“现代意识”的设定,降低了其作为“历史剧”的壁垒。对于这一段我们并不太熟悉的英国历史,《唐顿庄园》将其进行了简化,并在庄园内部进行了美化,只要能够对主角的自我追求起到足够的阻碍作用,就不再深挖。

在《唐顿庄园》中,历史的大背景就像是剧中珠光宝气的服饰、金碧辉煌的大宅。在52集的篇幅里,编剧无意去挖掘一群“当年的人”从1912年到1925年的真实生活状况,而是让光鲜靓丽的角色,去“演绎”了一段段荒谬的闹剧、感人的父女情深、自我追求的实现。

而如今,到了电影的创作上,他们的态度似乎还是一样的。剧集中一直没有正面出现的皇室成员成为了电影中的主要矛盾冲突。由于要招待来访的国王,克劳利一家的庄园被来自皇宫的管家、厨师、仆人所“霸占”,而克劳利家族的人,则想要维护他们作为庄园真正主人的“地位”。

而从目前的评分和票房来看,《唐顿庄园》电影延续了剧集时期最吸引人的一点——不是对历史的炫耀,而是从当代视角出发,对历史进行一次辛辣的点评。

英伦“宅斗剧”如何吸引中国观众?

应当说,《唐顿庄园》能打破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并不是一个偶然。当历史背景和矛盾被简化,“家族”“阶级差异”“个人成长”这些文化概念,在中英两国之间,其实是相通的。

从戏剧安排上来说更是如此,《唐顿庄园》一大家子之间的爱恨情仇、鸡飞狗跳与中国观众熟悉的“宫斗”“宅斗”故事,在某种程度上十分相似。三个女儿与各自男友之间的爱情故事,则更不存在理解的难度。从90年代至今,《珠光宝气》《溏心风暴》系列、以及《名门暗战》等一大批港剧,都是相似的套路。

但从剧本到制作上的差异,仍旧是肉眼可见的。《唐顿庄园》中一众主角的精湛演技,也让国内的作品相形见绌。

这部意外在中国“走红”的历史肥皂剧,不仅是许多观众的英剧启蒙作,在“文化输出”这件事情上,能给中国影视工作者不少启迪。

在宏阔的时代背景下,将各种角色集中到一个特定的时空里,在其中提炼具有普适性的人性,并配以华丽的服化道。几年过去,《唐顿庄园》中基本的操作和套路,对中国创作者来说已基本驾轻就熟。

但除此之外,《唐顿庄园》最具有文化穿透力的,并不是其对本国历史淋漓尽致的再现,而是其无意中满足了中国观众和社会的深层需求。

《唐顿庄园》的出现,契合了当年中国社会中一大批新兴中产阶级对于财富、阶级、以及“贵族”的想象。这些新贵急切地需要一种新的文化方式,来彰显自己的财富和地位,并确立自己的“身份”。

而“英国老派贵族的生活方式”,似乎便成为了这样一种象征。

在某种程度上,《唐顿庄园》就相当于一本“上流社会生活指南”。有许多观众并不关心克劳利一家的命运如何,而更关心在一个阶级社会当中,如何表现才能优雅得体。

比如在《名利场》2014年的一篇报道里,一位在伦敦的人事代理表示,《唐顿庄园》在中国播出后,中国人虽然不知道英国管家具体的职责是什么,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聘请一位英国管家。

历史剧是文化输出的捷径,这一点毋庸置疑。而《唐顿庄园》或许进一步证明了,了解他国观众的深层心理和需求,或许能让文化输出的过程更加事半功倍。

【文/一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