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剧

一部触目惊心的新英剧!

字号+作者:幕味儿 来源:幕味儿2019-03-14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作者|独孤岛主,上戏博士,著名影评人BBC继八月创造了该台十年来收视最高纪录(不幸这会儿已经被打破了)的《贴身保镖》之后,新剧《报社》一如既往呈示英剧的精'...

作者 | 独孤岛主,上戏博士,著名影评人

BBC继八月创造了该台十年来收视最高纪录(不幸这会儿已经被打破了)的《贴身保镖》之后,新剧《报社》一如既往呈示英剧的精悍沉稳魅力,某种程度上,我甚至认为《报社》比《贴身保镖》更具冲击力与社会话题性,因其所描述的报业竞争在英国(或者全球)社会中所经历的巨变与产生的效应委实太过特殊(有时甚至可以被称为悲壮),因而由此引发的对于我们身处的世界自身的反省与探讨也格外触目惊心。

近年来英剧作为区判我国文艺青年品质的重要标杆,长期以一种“视觉名著”的高冷面目出现,撇开对经典的无数次改编不谈,传统家族兴衰如《唐顿庄园》,时代女性悬疑如《布莱切利四人组》抑或聚焦黄昏恋的《哈利法克斯最后的探戈》,大小规模、迥异类型的作品,皆以精悍姿态表现着今日大不列颠人民体味世间的坦然与自尊自傲的冷静。

《贴身保镖》

《报社》从题材上来说,与传统意义上名著主义倾向浓厚的英剧有所不同,这部剧聚焦的是最新时势下伦敦(全球)报业,节奏明快,同时也保持了英剧一贯不拖泥带水的特点。

全剧篇幅六集,每集大约一个小时,干净利落地推出了持守严肃新闻的女主角霍莉、为达目的不惜一切手段的邓肯、徘徊于担当公正或执新闻业牛耳的艰难抉择之间的艾德等一众各自性格鲜明、悲喜交加的角色塑形。

剧中具有左倾色彩的《先驱报》与销量至上的《邮报》,身处同一条街,遥遥相望,从业者之间的互动亦从来不仅于业务联系。

在今时今日,无需赘言的信息连通,令各色人等之间的竞争隔膜空前稀落,也令暗战本身充满未能预计的可能性。

依足主流形态影视剧集塑造人物的多线搭桥与人性两面法,《报社》虽然设定了两家价值倾向南辕北辙的媒体,但却令其中的员工们饱尝理想与现实的挤逼之苦。

作为全球电视剧工业典范的英国剧集,编剧所发挥的功能当然也不止提出一个议题来震一震观众。

编剧身体力行地在《报社》中穿插整体事件,比如每一集或两集便抛出一件报社所需要跟进的新闻,来带动全部人马为此赴汤蹈火;同时,《报社》也不忘了在技巧性转场中层层推进人物性格发展,剧集中非但霍莉、邓肯等主人公的戏充满细节,聪慧但背负原罪的新丁艾德、《先驱报》主编阿米娜以及娇俏干练的记者蕾欧娜,都有相当举重若轻的发挥。

剧中有一场戏,是艾德与蕾欧娜为各自报社争夺采访,两人在受访者家门口邂逅,互相试探,送对方到火车站,随后各怀鬼胎地又在受访者家门口遇上,无伤大雅的心机斗智,是《报社》中几乎字字珠玑的业态展示下非常有意思且重要的一环。

因此,观众对男女主人公邓肯及霍莉分别象征的《邮报》及《先驱报》的不同执业取向的期待,某种程度上也会先在地产生自我改变。

邓肯的每一次状似违背新闻伦理的出手,莫不是被他的上司、家人、自身性格等因素多重影响,而“新闻伦理”本身,也在两家媒体在推进报道过程中的不断碰撞摩擦里获得当代意义上的思索与诠释。

正如阿米娜最终发现,《先驱报》所亟待解决的,不是与别家的竞争关系,而是乌云压境的纸媒低谷,传统意义上关于道德的描绘,对现时的报业来说,似乎要重新解释其合法性才能够立足。

本·卓别林在剧中饰演的邓肯,某种程度上成为众生相的代表,其作用远大于担纲底线保守者的霍莉。

最后一集里他以双重反转的方式,放弃阻击坚持报导国防机密的《先驱报》,却又将霍莉推到风口浪尖。

在全剧的大部分时间内,本的表演都是“压着”的,最后亦不例外,这为结束的这一季将来延续故事提供了非常大的可能性,归根到底,邓肯依旧是不可预测的对手,纵然他在业务之外的个人生活遭遇极大危机。

剧中人物之间的关系算不上非常错综复杂,但他们之间的情感勾连却微波隐现,蕾欧娜同艾德、霍莉与艾德、霍莉和邓肯,若有似无的同情、暧昧、惺惺相惜,构成了剧集置身现代职场背景下流露的时代剧遗风,很难说霍莉仓促地离职、投奔《邮报》又再度回归《先驱报》的情感驱动力是来自当下,这看上去更像是二战背景或维多利亚时代的人物风骨。

某种程度上,也许创作者有意无意仍然向观众释放了自身的经典情意结。这些说有就有,说没有也没有的偶发触动,同剧中围绕各个(有些是取自真实)事件的双方或多方博弈一样,都是各自意义上的真相,只不过因应不同的时空而被折叠、扭曲,成为了我们从剧中看到的自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