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集印象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更新,先说一句抱歉。随着秋季档的集中到来,从本周开始的每一期内容也会尽量丰富起来。虽然名字叫做“首集印象”,但实质上这里也是一个专注于剧集长评的板块;所以除了将尽可能及时评鉴回归的老剧和开播的新剧,也会适内容篇幅补遗前面被漏掉的剧集(还有常常被忽视掉的英剧)。有些写作是置于看完整季(尤其是完结季)的情况下写出的;有些则是在观看了多于一集后,进行的补充点评。来看看本期的八部剧集你最喜欢哪部呢?
贴身保镖
Bodyguard
80/100
[播出状态:已更新前三集]
“扑朔迷离的剧情走势,感情+职业生活的交杂
是高收视利器”
“首集当晚就吸引了680万观众收看直播” 、“共有至少1040万人通过不同平台观看了该首播集”、“这是2006年以来英国所有电视频道播出的新剧最高收视记录”!到底是什么能让这部最新政治惊悚剧《保镖》贏得“英国近10年来最成功的新剧”美誉?恐怖主义、政治、性这些元素观众并不陌生,女政客与男保镖日久生情的套路也谈不上新颖,那它究竟与众不同在哪里?
剧情围绕英国反恐背景下,Richard Madden饰演的退伍老兵David Budd加入伦敦大都会警署王室与专家保护局,专门被派去保护由Keeley Hawes饰演的英国内政大臣Julia Montague,然而对方的政见是他最为反对与鄙视的,两人在反恐问题上完全相反的立场使他的工作和生活了充满矛盾。
首集奠定了两个格局,大格局是恐怖主义与反恐战争,小格局则在David与Julia之间的日常展开。从前三集来看,除了剧中时常充满着黑色幽默的对话外,故事的节奏感非常好,留足悬念,气氛感浓厚,即使观众或多或少意料到了某些情节的走向,但当那一幕真正发生时,仍会感到震惊。
此外,真实也是这部剧的一大魅力。它没有把政客都刻画成邪恶的化身,虽然剧中每个人的观点都不是完美的,却能让观众理解他们的出发点。首集也没有从一开始就告诉你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坏人,这些人或许也只是站在他们的角度,做对自己最有利的事情。
剧中出现了不少級別很高的女性,比如伦敦警察局反恐部门负责人Anne Sampson。现实生活中,近年來英国政府高层女性比例是在提升,担任第一把手的女性也在增多,比如现任英国首相Theresa May、大都会警察局局长Cressida Dick、以及刚辞职不久的前內政大臣Amber Rudd。
如果说Keeley完全将高冷政客Julia的感性一面展现了出来,那Richard则把David所有的热血都抑制在了内心,然而这并不影响他的情感流露,反而更加凸显出演技。哪怕观众几乎察觉不到他的面部表情变化,也能从他的一个眼神、一个的肢体语言或者是声音上的一点变化,体会到他的强烈感受。也正是因为这种隐晦的故事描述和复杂的人物性格,观众无法断定David究竟是个英雄还是反英雄,还是即将成为一个所谓的坏人,剧情的走势也扑朔迷离,结局的反转或许会更加精彩。(@yuki)
02
杰克·莱恩
Jack Ryan
“Amazon操着爆款的心,没有爆款的命”
比起同类型的Jason Bourne更或者是更后面一点的《碟中谍》系列,《杰克.莱恩》严格来说并不算一个好的IP。历数它的历代电影改编,除去90年代由Harrison Ford主演的“第二代”制作的两部,其余由Alec Baldwin还有Ben Affleck领衔的版本均只有一部。其最近的版本—由Chris Pine于2013年领衔主演的《一触即发》,也在最后因为票房表现乏力,取消了制作后续系列的计划。从90年代到现在,频繁更换的男主以及数个不同的性格背景,对于IP改编其实是一个硬伤:因为过往的受众不会对这些改编产生自然的关注度,人们对原型人物和故事风格的理解也并不深刻。
此番Amazon在数个月没有更新新剧的情况下(中间密集的砍剧以及调整方向),《杰克.莱恩》作为“Amazon原创剧集”新纪元的首个代表,表现只能用“中规中矩”四个字形容。皆因剧集无论从故事题材还是角色塑造,都与传统的安全/反恐题材比较相似;即使已经在很大程度减弱了许多突出男主角个人能力秀的戏份,内核也依然是一个英雄主义式人物的成长以及与恐怖势力的对抗。
在第一季的8集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剧集在人物塑造(这里指开启了这个角色整个故事)、本季重大事件(反恐)还有生活(比如Abbie Cornish饰演的女朋友Cathy)达到了一个比较满意的平衡。观众在第一季结束后,对一开始设置的恐怖组织故事线和反派分子的歼灭有了一个得体的处理;但透过这些集数,我们也看到Jack Ryan本人的性格和“职业进阶史”—从最开始斯文的CIA财经分析员到最后奔波于战斗前线的战士,男主并不是传统意义上“血脉方刚式”的热血英雄,不会手撕鬼子也不可能单挑数人,这是一个成熟、谨慎但又有点“凡人感”的男人。Jack在事件中的理性思考以及配合上级完成的使命,让他最终成为了一个从“办公室走向职场”的英雄—这一点的转折更有转折,也更具戏剧张力。
去纠结这一版剧集和之前的电影、小说有多少关联没有意义,经过了重新的故事创作和贴合了当今时事后,《杰克.莱恩》剧集版更像一份表现平稳、中等偏上的答卷。再加上主演本人John Krasinski今年凭借自导自演的《寂静之地》大爆,在《办公室》的喜剧角色后也早已有了《危情13小时》这样的作品为履历加身。他本人的“好丈夫”、“普通男人”的人设还有从入行以来“喜剧到电影再到大剧”的点滴进阶也加深了这份踏实感。终于有一次,在电视剧里顶天立地、穿梭于危险之间的男主不再是充满了荷尔蒙气息的超级英雄,而是一个选择接受挑战并努力成长的中年男人。
由于本剧其实也是一个类似于诗选剧的选材剧集,第二季目前透露会将重心放在南美洲(八九不离十是毒品相关,洗钱、地下网络也和Jack财经分析的专业背景对上了号)。Amazon也已经确定了《龙纹身的女孩》的Noomi Rapace和《纸牌屋》的“Doug”Michael Kelly将会加盟成为新的常规演员,透过第一季8集对其的塑造,观众应该会对无论是John Krasinski本人还是JR这个角色都有了更多的了解,没准随着季数的增加,John会成为历代扮演者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位;比较安全保守的选材,也算是为剧集长播长红奠定了可能性。
03
《铁拳》第二季
Iron Fist
60/100
[播出状态:第二季10集一次性放出]
“铁拳在系列中的定位,只会比上一季更加准确”
由于核心人物的背景设定相对陈旧,以及在整个系列中的推出时机,再加上缺乏表现力的东方动作戏码,首季《铁拳》的评价与系列中的其他作品相比逊色不少。第二季回归或许能够借着捍卫者组队故事的完结重新出发,建立起新的特色与方向。缩减了三集的容量大约也意味着更为紧凑情节与不再那么缓慢的节奏。
首集采用了一个长达五分钟没有对白的开场剧情,但完全不花哨,内容也并不复杂或深刻,细致的犯罪过程与行为最终只是为了引出全新亮相的Danny Rand:没有酷炫华丽的造型与耀眼的超能力,帽衫和口罩下的Danny不再有关于身份或动机的焦虑,面对街头犯罪行为也更加自如又自信。这一集里,主角呈现的这种全新状态令人欣慰,同时与Colleen的关系也稳步前进,对同居生活带着普通年轻人般的些微紧张与期待,更容易与观众产生共鸣。从海报上看,本季中Colleen这个角色同样重要。首集中也从她身上引出了一条新剧情线索。由于她并非单纯的“主角女朋友”身份,再加上并没有所谓的“超级英雄”光环,选择她进行更深入细致的挖掘无疑是个正确方向。
只是“与过去告别”这件事并不是人人都能轻而易举地做到。Ward、Joy和Davos要么难以从熟悉的环境中脱身,害怕做出改变,要么望向充满野心的未来。魔掌覆灭后的街头权力空缺、不可避免被卷入的帮派斗争、Alice Eve扮演的新玩家在其中的位置,都等待揭晓。而铁拳在系列中的定位,只会比上一季更加准确。(@Constantine)
04
开玩笑
Kidding
首集印象:
80/100
[播出状态:目前已更新第一集]
“ Jim Carrey 一个人的独角戏”
Jim Carrey上一次出演小荧屏角色还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Fox的小品系列《In Living Color》,或许人们对老牌喜剧人的要求总会更严苛一些,Metacritic上26家媒体将Jim Carrey今秋回归电视界的新作《Kidding》定格在了66分,这一成绩多少都显得有些不尽如人意。
作为Showtime本季主打的半小时轻喜剧,《Kidding》的首集倒并没令我失望。由《单身毒妈》编剧Dave Holstein创作,Jim Carrey的老搭档Micheal Gondry(《暖暖内含光》)担任导演,这部剧从一开始就带有Showtime台典型的黑色“dramedy”风格。Jim Carrey所饰的Jeff,被孩子们称为“酸瓜先生”,是一名家喻户晓的儿童节目主持人。剧情的开篇,出道三十周年的Jeff坐在柯南秀的嘉宾席宣传新书,开开心心地弹唱玩偶尤克里里,献歌给电视前的妻子Jill。
其实Jill早与Jeff分开了,一年前今天,他们的儿子Phil意外身亡,这个家早已四分五裂。Jill一直尽力放下心结,开启新的生活,从车祸中幸存下来的儿子Will也以自己的方式纪念着已故的兄弟。Jeff却还想为孩子们上演一集讲述“死亡”的主题玩偶秀,借以此也为自己做个了结。显然死亡与电视台儿童节目的招牌不符,制片人虽然最终同意录制了节目,意料之中并没有将这期节目在电视中播出。
人们不希望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出现死亡和失去,更不需要一个充满孤独和悲痛的儿童节目主持人。只是Jeff没能意识到,玩偶秀和真实世界,酸瓜先生与丧子父亲,这相异又重叠的两面人生,他自己早已活得没有了界限。
《Kidding》是Jim Carrey一个人的独角戏,又包含了家庭剧的内核,有些怪异与灰暗,同时温馨又可爱,剧中套玩偶剧的形式充满想象力,它不算笑点满满时刻能令人开怀大笑的喜剧,更像是讲述在悲伤中学习如何处理情绪,寻求治愈的人生故事,就如Jeff所说,“我的家人就像一张逐渐褪色的宝丽来相片,我要趁着消失前去拯救它。”
05
痒
Wanderlust
65/100
[播出状态:目前已更新第一集]
“尚可一看的中老年爱情小品”
如果不是《遗传厄运》里面爆炸般的演技,我或许对这部由Toni Collette领衔的剧集并不怎么感兴趣。从剧情概述来看,这无非就是中老年夫妇不甘于平常,找寻新生活的故事;类似的题材早已在美剧里讲到无聊,此番因为她还是最终追看了这部剧。
中文剧名的“痒”似乎并没有很好的概括英文剧名想表达的意思,也其实是直译过来的“漫游癖”以及lust所对应的“性欲”。对于剧中的一对夫妇来说,女主Joy作为诊疗师每天都在医治别人,自己最渴望的却是更多的性爱;不想只是在床褥之间因为怕孩子发现而偷偷摸摸寻循规蹈矩,还希望能够在地点、时间甚至是对象都有所改变。男主从一开始认为这是“受够了”“不道德”的表现,到最后坦然接受。这对受困于生活庸常中的夫妇也开始了他们自己在性爱世界和新生活中的“漫游”;强调颜值和青春的电影圈或许没有能力也没有勇气把观众拉到荧幕面前,看两个外表不俊也不美的老年人谈性谈欲望(更有可能被错认为重口味),但好歹还有英美剧能够给他们更多的空间。
后续的情节其实八九不离十都能猜到,莫非是Joy和Alan在集尾做出的决定后对性生活的种种大胆尝试,最后不会忘了初心,重新审视双人关系的状态;但第一集之外又特别安排了自己的孩子作为步入青春期、情窦初开的少男对感情的尝试来小小丰富一下故事线。但是这个故事的立意选材甚至是Toni的演技,都缺乏太多亮点,只能说无聊的时候看看还是可以的。
06
镜花水月 第四季
UnReal
75/100
[播出状态:第四季8集已更新完毕]
“最终季什么都可以不管了”
艾美提名、Lifetime最高收视…《镜花水月》在第一季的热闹后随着第二季严重的质量下滑以及2017年一整年的缺席,到最后也变得“无人知晓”了。此番更换至Hulu的最终季一次性在七月份放出,豆瓣标记勉强过百,若不是大家字幕组的更新可能还真是忘掉了这一部剧。
从第一季传统的“男选女”到第二季引入的首个黑人“单身汉”,第三季性别转换的“女选男”到第四季的“全明星季”;就像老牌真人秀每一季都得想一个twist或者特色,《镜花水月》也一直尽可能在每一季一开始前确定一个明确的主线。然而,这是剧集不是真人秀:哪怕里面的[地久天长]有趣得开了花,也始终是服务于一干主角—尤其是两位女主Quinn和Rachel的存在。于是到了最终季的“全明星季”,纵使也有第一季女同、人气角色Faith;第三季承担了不少juicy戏份的Alexi等老演员回归;故事线也和第一季Adam产生了关系,该剧的第四季始终是围绕着[地久天长]节目组本身而言的,尤其是作为一个节目“从崛起到消亡”的生态而言进行故事发展的—因为世界上不可能有播不停的节目,总有一日将会收尾。大多数的节目善始善终,在平淡中或是万千观众爱戴中收尾;这部剧对自己作为一个电视剧还是里面的那档电视节目的都提供了一个更为戏剧性的收尾,“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地久天长]有毒。参赛的人犹如玩偶,被节目的心理咨询师、带他们的幕后人员还有自己对爱情权力等种种欲望的驱使都变成了疯子;为它工作的人身陷这个环境,为了节目收视和戏剧冲突竭尽全力,看客开心高层开心,也终究扭曲了自己(Jeremy在第三季后也选择了离开)。如何停止这一切死性循环,或许只有毁灭才是最好的出路。
第四季一改前两季的乏味,基本集集都有让观众感到过瘾的“爽点”,有一种反正“我们的剧也结束了,所以怎么高兴怎么来”的疯劲儿在里面;因此剧集的可看程度也提高了不少。那些做作的感情戏、不停加戏的配角演员,在最终季的8集都最终消失殆尽,结尾的一幕更是迎合了所有剧迷的美好心愿。因此这点来说,哪怕是完结了两个月,《镜花水月》最后的“爽”也让人想为它写点什么。
07
随性所欲 第四季
Casual
“写给时间的故事”
同是第四季8集在Hulu完结的《随性所欲》相比《镜花水月》一路以来的大鸣大放形成了不少区别:这部阳光明媚、设置在洛杉矶的故事四季以来一直就像一个老朋友一样,陪伴在侧,你或许偶尔会忘了它的存在和分量。但真正到了分别的时刻,便会想起一起走过的日子和所拥有的百味情绪。
在经历了第一季的有趣和戏剧性之后,第二和第三季还有之后新加入的配角们其实都算不上有多值得提出来表扬,几个主角们总是在“丧”这一背景下不断在生活中重复着自己的错误和不靠谱的性爱对象—是好看的,但是经过了太多同类型的剧集后,总是会有点“审丧无力”。尤其是当Alex以及Valerie的母亲Dawn的戏份也开始慢慢加重后,这归根结底成为了一个“遗传厄运”的故事:每一代人都在重复着纠结与错误,随性所欲就是由着性子,不断的去重复自己的错误。
最终季只有8集,笔调也一下温柔了很多。上一季的有一集中,主角们经历了时空倒流,回到了80年代,重新回到了青涩稚嫩、刚刚开始与世界接触的大学时代;结果发现坐在熟悉的位置,看到曾经见过的景,这一生的起起落落无非到最后都是一圈原点。第四季中也把故事同样献给了“时间”,编剧们聪明的把时间往前拨快了几年,使得前面不少纠结的故事线都这样随着时间慢慢淡掉了;于是观众看到的是一个“近未来”,那里设想了Trump结束这个任期的可能、每天生活在当代世界的我们越来越孤独最后只有拥抱各种看起来心生向往的高科技,使得这部剧在充满了对感情和生活思考的家庭肥皂剧之外,意外塑造了一丝“未来气息”,成为一抹惊喜。
引用我在最后一季给出的短评:“兜兜转转一个圈,曾经明亮的美剧梦想房子又在最后退回到起点。 随性所欲,不仅仅是别人眼中‘睡自己见过的每一个人’、‘搞师生恋/畸恋/第三者/偷尝不伦滋味’等‘中产阶级没事儿干’的偷窥;而是在任何时候尊重内心的抉择,并且去试着接受他人对于人生的理解--或许这份认识是错的,又或许是至亲的选择,但是时间会告慰一切,并且总会学着长大。”《随性所欲》到最后把所有的答案都交给了“时间”,不再只是狗血的戏剧撕逼和主角们深陷承诺恐惧和性爱交织的泥淖,去运用了一个理想的设想让这一切都变成了一个充满能量的故事,也是一个满意的收尾。
08
永不满足
Insatiable
65/100
[播出状态:第一季12集已更新完毕[
“颇具争议的低分美剧”
因为当中的“肥胖羞辱”话题再加上社交网络的迅速发酵,Netflix的《永不满足》在未开播就已经收到了超20万人的抗议抵制。8月10日,该剧正式上线;豆瓣5.1是美剧少有的低分,Metacritic打分的十几家媒体综分更是低到了可怜的23分…
但是这部剧却是7-8月“首集印象”这个版块缺席时开播的几部夏季剧集里,最想单独拎出来说说的一部。它是否真的那么不堪吗?我觉得并不是。就以电视剧来说,它有必不可少的狗血剧情(Bob即是律师又是选美顾问)还有充满着黑色幽默的笑点和自嘲,肉体(裸上身的Christopher Graham和Michael Provost)和撕逼等肥皂元素一个不落。单纯从娱乐性来讲,这是一部可以让人产生罪恶快感的疯狂喜剧…但《永不满足》却输在有了这些讨人喜欢的元素之外,没能对自己的核心主题—女主因为体重变化前后发生的心态变化(还有罪案故事)有太多充分的挖掘。饱受争议的羞辱部分后,人们只跟风似的记得这个剧冒犯人的地方还有正义凛然的声讨,却完全忘记了主角Patty从衰女大变身、并且还意外牵扯到犯罪的迂回故事。
围绕着美丽、时尚、体重和整容等等话题在这两年都十分突出。一个是越来越多的女性电视人、编剧有了能力制作和讲述自己的项目;另一个则是题材本身的丰富性—因为从这些话题延伸开,也可以变成关乎女性尊严、社会偏见还有女权的讨论。六月份AMC结束播出的《节食王国》是第一波两极分化的剧集,《永不满足》呈现的“一边倒”口碑…哪怕之后Catherine Zeta-Jones和Kristen Dunst都在Facebook和YouTube有着同类题材的新剧,女人的话题究竟该怎么来讲?如何把控幽默与羞辱的界限?这是这类剧集需要注意的问题。但就我从追看了4集《永不满足》的经历来讲,《傲骨贤妻》的弟弟“Owen” Dallas Roberts一如既往好笑的表现风格、充满了喜剧的旁白,多方面都并没有那么差。只是剧集本来就该和我们的社会息息相关,搞笑调侃之外也确实该正视它作为大众产品可能产生的影响。
- END -
长按扫码关注
点击关键词查看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