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剧

很多“丑闻”及其幕后,都能在这部英剧里看到影子

字号+作者:非非马 来源:非非马2019-03-08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非姐说《报社》:现实与人性的“照妖镜”。生于媒介无所不及的时代,看懂媒体及其运作的幕后,大约已是一个能称得上“独立”的现代人所应必备的“基本素质”'...

非姐说

《报社》:现实与人性的“照妖镜”。

生于媒介无所不及的时代,看懂媒体及其运作的幕后,大约已是一个能称得上“独立”的现代人所应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它,就算不能让你更接近真相,至少也会让你更懂如何辨识谎言与“烟幕弹”,先捋一捋那些隐藏在“台前幕后”的利益链之后,再谨慎地得出自己的“结论”,或者是“质疑”。

BBC出品的六集迷你英剧《PRESS》(译作《报社》或《新闻之争》),正是一个关于“西方媒介学习”的优质“接口”。这几天,我认真地、仔细地,看了两遍。

观剧时,我不断在联想、验证很多真实的事件——比方说最近的一些“丑闻”和“大件事”,它们基本或多或少,都能在这部剧里找到些许影子。

1

先就从现实说起。

上周我写了关于世界首富离婚的文章(点击蓝字可阅读),介绍了跟踪偷拍贝佐斯的八卦媒体《National Enquirer》其后台老板大卫.配克是特朗普的亲密盟友,而贝佐斯正是一个坚定的特朗普反对者,其个人出资2.5亿美元收购的《华盛顿邮报》不断地发文批评特朗普。这不是一桩简单的媒体曝光名人绯闻的寻常八卦。

《National Enquirer》老板大卫.配克(左边)和特朗普

果不其然。

在贝佐斯官宣离婚,《National Enquirer》长篇累牍地曝光了偷拍照片以及贝佐斯的所谓露骨情爱短信之后,幸灾乐祸的特朗普几乎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兴奋要落井下石,在Twitter上公开嘲笑讽刺了一把:

贝佐斯官宣离婚,幸灾乐祸的特朗普在Twitter上公开嘲笑讽刺

“很遗憾地听到这个消息,杰夫.贝佐(是的,特朗普还给贝佐斯起了个昵称,而这也不是他第一次这么做)被自己竞争对手的报道拉下了台来,就我所知,这份媒体报道的准确性,要远远好过他自己的那份政治游说报,“亚马逊华盛顿邮报”。希望这份报纸很快易主,能交到更好、更负责任的人手中。”

素来自大狂妄的特朗普,丝毫不愿掩饰中间的利益关联,甚至连起码的“避嫌”都不屑于去做。为了打击“异见者”贝佐斯,居然不惜以一国总统之尊亲自去给一份八卦报刊打call背书,也是史上少有。

然后,这个推文迅速被很多国际媒体报道了。

《纽约时报》用了“childish”来形容特朗普的行为,也特别点出了事件背后的利益关联,在标题里清晰点明“并非偶然”:

《National Enquirer》幕后老板大卫是特朗普的“多年朋友”,该媒体在特朗普上台前后一直充当他的“号手”。

尤其,大卫替特朗普遮盖不利消息的往事,也再度被翻出。

2016年总统竞选之前,大卫旗下的美国媒体集团(American Media)曾向声称与特朗普有染的女性之一、《花花公子》前模特卡伦·麦克道戈尔支付了15万美元,以买下所谓“独家报道权”,实际目的是压制报道。

《纽约时报》关于大卫为替特朗普遮盖不利消息而向模特卡伦·麦克道戈尔支付了15万美元,以买下所谓“独家报道权”的报道。

好了,这里我们已经清晰地看到了政客与媒体的勾连关系。

当然,媒体与资本也存在紧密的勾连,《华盛顿邮报》易主贝佐斯之后,也成为了贝佐斯及其利益同盟体的舆论阵地。

舆论工具,不论是在谁手里被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不了其“工具”属性。一切全看背后操控者的素养。

说来,也实在不能算是秘密了。

号称独立、自由的西方媒体,其实一直受政治和资本两股力量的牵制,甚至操控,政治与资本之间,也向来是兄弟关系,难分彼此。

能尽力“少受”(注意,不是“不受”)政治与资本这两股力量左右的媒体,向来都是夹缝中求生存,为自己艰难挣得一份体面、尊严与公信。

这些利益勾连关系,以及那份为新闻理想的挣扎与艰难求生,在《报社》中都有很好的呈现。

2

在剧中,我们看到《邮报》(THE POST)主编邓肯.艾伦,应英国首相马修之请,通过负面报道帮他打击对手。

《邮报》的定位,被一致认为对标的是现实中默多克麾下的《太阳报》(or已被停刊的《世界新闻报》)。

在首相的目标达成后,邓肯随即要首相以一组独家图片报道作为回报,并不顾首相的反悔和请求,强行公布了他孩子的照片。当然,现实中,邓肯这样的一报主编是否会对首相如此骄横,针锋相对,存疑。

而在两人的私下饭局上,首相还要求邓肯不要报道一个涉及政府窃听计划“谐振”的新闻。

邓肯一边口头斥责首相的要求很越界,disgraceful,一边却进一步以“不报道”作为交易“独家组照”的筹码。

而暗地里,邓肯则将此当成了制衡首相的“子弹”,一旦有需要,随时就能上膛。

素来蛮横、骄傲的邓肯,起初自以为手握舆论工具,具有和首相周旋谈判较量的底牌与实力,可这时候他的老板,一句话就打击了他的嚣张气焰:

“为了照顾你的颜面自尊,你我都一直假装你没有老板,但事实是,I own you too.”

这位很容易让人想起默多克的幕后媒体大亨埃默森,和首相有密切的生意往来,他希望首相连任,不仅要求邓肯向首相道歉,还要求他必须想办法压制对首相不利的报道。

在剧中,这个《邮报》的实际掌控者,有时像神秘人一边坐在劳斯莱斯里给邓肯“提建议”,让他做“真正的新闻”;

有时候,他又得意地亲临报社,以充分“感受”自己对这间报社、以及所有员工的绝对控制权和占有权(ownership)

他更会软硬兼施地要求邓肯让渡新闻性,让报道或者说“不报道”,服务于自己的生意需要。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英国媒体和政客之间的过从甚密,以及互相利用和牵制的关系。

而对于《邮报》这样的报纸来说,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背后驱动的基本只有一个词:利益

要么是“流量”、“销量”驱动,要么,就是更深的“幕后交易”驱动。

新闻正义?不存在的。

如果有,那也只是,为了“流量的需要”。好比明星塑造的人设,这是报社的“报设”。

3

好了,为什么剧中这位矮胖胖的媒体大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默多克?

其一,在剧中,他除了拥有《邮报》,也恰巧拥有一份《世界新闻报》,和默多克新闻集团旗下因窃听、贿赂丑闻而不得不于2011年关停的英国小报同名。

默多克新闻集团旗下的《世界新闻报》,因大规模的窃听丑闻于2011年7月停刊。

其二,更关键的,剧中的《邮报》恰与默多克新闻集团旗下《太阳报》风格如出一辙。充斥着刺激、吸引眼球的标题,大量的丑闻报道,还有标签性的“三版女郎”。

英国《经济学人》曾形容默多克“创造了现代小报”的新范本,手段就包括加强体育报道,丑闻报道和大量使用刺激性吸睛标题。

而默多克自己也曾自豪地说,他就是希望把《太阳报》办成一份“流氓报纸”“with lots of tits in it”(里面有大量的乳头)

用今天的话说,为了“流量”和“10万+”,以及流量所代表的巨大利益——无论是现实的经济收益,还是舆论影响力,新闻世家出身、曾就读于牛津大学的老默,也是很拼的。

果然,在他手里,《太阳报》最高峰时期,销量一度高达200万份,很长时间里雄踞英文报纸的销量榜首。

而除了报纸风格相近,《邮报》为求流量和独家新闻“不择手段”的做法,也与老默旗下《太阳报》和《世界新闻报》“精神气质相近”。当然,“真实版”要比“剧版”要没下限得多。

相比于剧中偷取同行新闻,付费购买、贿赂、操控信息源这些,“真实版”中的电话窃听、贿赂警方和法官,要严重得多,直接构成了犯罪,当年是导致了老默新闻集团多名高管和员工引咎辞职,甚至入狱。

老默自己也被英国“信息委员会”的调查报告称为:不适合领导跨国大型媒体集团。

其实,老默本人及其旗下的媒体,也如这剧中描绘一般,和政客们过从甚密。

当年,老默支持撒切尔夫人,在她执政后期,开始转向工党。讽刺的是,后来和邓文迪传出绯闻的布莱尔,起初正是老默热烈拥抱和支持的政客。

默多克与撒切尔夫人

讽刺的是曾经,布莱尔、默多克和邓文迪三个人关系很亲密

媒体和政治的联姻,在绝大部分时候,其实并无关政见,只关乎利益。

从保守党到工党再到保守党,惯于审时度势的老默后来选择了卡梅伦。

卡梅伦和老默近到什么地步?

在《世界新闻报》第一次爆出窃听丑闻,时任主编的库尔森辞职之后,卡梅伦竟然还听了老默的推荐,启用了这位库尔森先后担任保守党的公关总监、首席新闻官。

后来因为《卫报》的持续揭黑报道,《世界新闻报》的窃听和贿赂丑闻不断发酵,引来巨大关注和重新调查,库尔森最后被判刑18个月入狱。

从2006年被爆出黑入威廉王子语音信箱开始,《世界新闻报》在当时长达五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完全脱离质疑和问责,黑料陆续被曝光,多达3000多名王室、政要、名流、球星、演员等被确认曾遭到“phone hacking”,最后,2011年7月,这份小报因遭到广告商和读者集体抵制,在发行了168年之后,不得不彻底停刊。

然而,就是这样一份备受争议的小报,卡梅伦上任后,在14个月时间里与其核心高层见了共26次。

2010年的圣诞,卡梅伦还和《世界新闻报》所属的国际新闻公司(老默新闻集团旗下)的首席执行官丽贝卡串门做客。后者后来因涉嫌非法窃听和贿赂在伦敦两次被捕。

也难怪,当年的示威者会在默多克的伦敦住所外,头戴老默面具、手持“卡梅伦提线玩偶”,以示抗议。

而如果,你以为默多克在英国控制的都是八卦花边小报,那你错了,他在1981年还收购了著名的《泰晤士报》。如今的《泰晤士报》,也一样是默多克手里的“媒体工具”。

某种程度上,电视剧《报社》里刻画的媒体、政客关系、媒体经营手段等等,甚至还不如“现实”更暗黑,更“戏剧”。

4

在很多国人的印象中,西方媒体是独立、自由的,是社会的“瞭望者”(普利策语)和守护者,代表着社会的良心,公众的良知。

可惜,这只是部分现实。而且,这样的媒体正越来越少。

该剧中的《先驱报》(The Herald) 就是一份有操守的权威媒体,被认为对标着现实中的英国《卫报》(The Gardian)。它里面有一群有新闻理想和正义感的新闻人,他们追求真相,监督批评国家机器的运转,保护民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

可是,这样的报纸尽管备受尊敬,但它的发行量却远不如追求娱乐的《邮报》,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发行量已经跌到16万份,面对着严峻的生存危机,调查记者已经只剩下3个。

居于同一个广场的两家报社,一个赚得盆满钵满,居于fancy的现代化高楼里,有着阔绰、宽敞的前台和巨型扶梯,办公室窗明几净;而另一个却挤在狭小老旧的楼里,每层楼的角落都放着老鼠夹。

从邓肯与霍莉谈话中,可以看到:位于同一个广场的两家报社,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处境。

在巨大的现实利益的诱惑,或者说巨大的生存压力面前,新闻伦理与操守,无时无刻不在接受挑战。

完全不受任何政治和资本/经济力量的牵制,恐怕则是不可能的。

这时候,全看选择。

相比于更燃、更理想化的美剧《新闻编辑室》,英剧《报社》要真实得多。

所有的人身上都有灰色地带,所有的人都会有在利益诱惑面前的些许动摇。而每一个“变了节”的人,也不会“坏”得那么彻底,他们自有他们的苦衷与难处,内心里也多少留存着一些昔日的“初心”。

这,不正像现实中的每一个我们?不论,我们在做的是一份怎样的职业。

《先驱报》备受尊敬的女主编为了报社生存,不得不作出有违常规的决定,把头版完全出让给广告,而这个广告商却正是调查记者查出来非法雇佣童工的企业。

这样的利益冲突,可以说极其真实,现实中时常发生,甚至有些媒体甚至会专门以“负面报道”来作为和广告商置换广告的要胁。

剧中的女主编,最后到底是选择站在了新闻这一边。而更多的人,就像剧中的邓肯一样,会选择站在利益那一边。

5

其实,邓肯起初也是一个热情、正义的新闻人,刚出道时就撰文批判国家体制,而且,他也曾在《先驱报》干过,但他只呆了三个月就离开了。在一步步成为今日邓肯的路上,这个内心骄傲的男人,不断“修饰”自己的初心,给了自己一套说辞来justify自己的行为选择。

喂给读者他们想要的娱乐性,有了读者和销量,你才有真正的影响力,才有人会看到你做的真正的新闻。如此,你才能影响总统选举,保护国家医疗体系,替弱势人群代言。

大部分人,其实是不能接受自己是个有违道德、没有下限和原则的“坏人”的。自我说服,或者说自我欺骗,是我们最容易陷入的陷阱。而人,或者一个机构,一旦上了这条道,为了所谓正义的结果可以不问过程、不择手段,后面的堕落,就会越来越失控。

所以,我一直认为,路径和结果,同等重要,也尊敬那些哪怕曾经动摇,但最后仍然选择坚守的人。只可惜,这个社会似乎一直都是胜者为王,不问出处的社会。

所以,不论默多克起家的新闻操作手法多么难登大雅之堂,他成为媒体大鳄了,就可以和最顶尖的政治家们把手言欢。人们津津乐道于他的财富、势力和八卦,谁还会关注他的过去呢?

就好像,人们都记住了邓文迪那著名的“护夫一扑”,却鲜少提及这一扑,其发生场景是默多克因为《世界新闻报》窃听和贿赂丑闻而接受英国议会的质询。

在质询会上,默多克遭到一名男子袭击,妻子邓文迪上演“勇猛救夫”。

人们总是选择性地遮蔽掉部分事实,which也正是“成功者”们所乐见、或者说利用的。

在《报社》里,那个满脸油腻、借慈善项目睡了数十个女实习生的虚伪慈善家,起初根本不担心丑闻的爆出,因为所有这些被曝光的女生,虽然都只有十八九岁,可却也已经成年,他诱以利益交换来的sex,是双方自愿达成的“默契”。

他很清楚地知道,作为一个成功的、有权势的商人,他只要在丑闻的风口,作出姿态诚恳的道歉,获得公众一定程度的谅解,假以时日,静待丑闻风波过去,只要他仍能创造巨额财富,那么手握power的他,将一切照旧,光鲜人前,毫发无损。

他笃信,“Power trumps everything.”

这样的剧情,有没有让你联想到谁?

6

生在一个媒介时代,我们若没有一些媒介素养,若不多一些警惕,是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媒介所操控(manipulate)的。

比如,《报社》告诉你,其实你关注什么、感兴趣什么、看到什么,是受邓肯这样的主编操控的。专业的话讲,这叫“媒介议题设置”。他们既迎合受众趣味,又“引导”关注方向、舆论焦点,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不惜煽动与夸大其词,甚至不惜以金钱贿赂,让采访对象为自己所用,说出自己“需要”的话。

邓肯的《邮报》花了5000镑,让17岁自杀青年的母亲按照他的“需求,支持自己的报社的anti-bully campaign,然而事实上,正是《邮报》暴力的、煽动群众情绪的连续报道,逼死了17岁的少年,在报道中称这个曾经bully其它同学的男生为monster。

《报社》又通过《先驱报》的主编艾米娜之口,提醒观众警惕各门户网站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你的兴趣,拼命推送“你想看的新闻”,这将让你的视野越来越狭窄。她说,你应该看报纸。

可以说,《报社》的剧情是十分丰富、可解读的。可惜,篇幅所限也无法完全展开。

我十分推荐大家去看看这部英剧,这不完全是因为我自己曾是一个有着10年职业媒体经历的媒体人,对这个题材有着天然的兴趣,更因为这部剧其实不仅仅是新闻业的“照妖镜”,也是整个社会现实与复杂人性的“照妖镜”。

它,其实是一个大的社会寓言。这里面,映射着每一个个体都要面对的现实难题。

它,揭示了非常永恒的一个困境,从个体到机构,乃至到整个国家,无一不面临“理想与现实”之争的尴尬。剧中的每一个人,概莫能外。

它呈现出这些困境,以及人在面对如此困境时的挣扎,也展示了不同的人生选择,及其不同的后果。

这里面的道德判断,甚至都是很模糊的,并不那么是非分明,非黑即白。

比如,邓肯在剧中也并不全然是个反派角色,相反,他有他的性格魅力。

正派角色艾米娜,则被设置陷入了一段情难自已的办公室恋情,而且还是三角恋、婚外情。

再比如,那些接受了富豪“性剥削和交易”的女孩子们,电视剧会更着力于呈现她们缘何如此“软弱”,出发点更多是谅解与同情:当年,她们或者是出于一种被成功男士看上的虚荣心,或者又身处现实的生存困境,要承担高昂的学费、生活费,或者是需要一笔创业启动基金……

不得不说,在利益的洪流面前,其实大部分人都是虚弱的,通常会做出“软弱”的、退让的选择。

这就是很真实的人性。人就是“趋利避害”的动物。

而要能站在更长远的角度,更高的格局,去辨认长期的“厉害关系”,需要的是智商、智慧和阅历,还需要一个好的社会环境。

只是,大部分人,都受限于自己当时所处的人生阶段,很难做出超越性的选择。而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也的确不乐观。

可以说,《报社》非常精准地呈现出了真实复杂的人性,它也体恤人性的软弱,它并不大张旗鼓地、通过那些勇敢有力的role models来传递一种改良社会的愿景和抱负。比如剧中我最爱的女一号霍莉.埃文斯

她这样勇敢、坚定、有操守的人,是社会的希望之光,是人性的希望之光。

回头看,那些能够坚持准则,不迷失初心的人,基本都不会用审时度势后的精明来重新铺排自己的人生路径,他们心有道德律,头顶有星空,大体都是理想主义气质浓郁的人。他们,也往往有过硬的能力、实力,才不至于在艰难的抵抗中被另一方的势力分分钟给吞噬。

要做到这些,真的不容易,大势所趋之下,更常见的结局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但如果那棵“秀于林”的木,越来越多,也能自成一林,甚至覆盖越来越多,森林就有希望改变颜色。

而这时,媒介,正承担着十分核心的关键作用。

媒介的确是工具,成为怎样的一种工具,全看操作工具的人。

感谢BBC在这样的时节,仍有心力去拍摄这样一部剧,这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态度。

7

虽然文章写到这里已经很长,五千多字了,但我仍想和大家分享剧中特别喜欢的一个插曲:

“他们说工人阶级已死,如今人人都是消费者。

他们说我们已携手向前,如今我们都是人民了。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但是别管后者,这是自我/自私的时代。

(But never mind the second kind, this is the age of self. )”

非常深刻。

如果你也是位有心人,推荐你看这部剧。

非非马写在后面

这篇文章写得长,也“写”了好几天,所以今天直到这会儿才推送。

电视剧就看了两遍,第一遍沉浸剧情,第二遍做笔记,看细节,截图。然后是花了一天时间核验阅读大量新闻背景资料。

这部剧和这部剧所映射的现实,可写的真是非常多,希望以后有相关题目时,还有机会不断回到它。

希望这篇没什么故事情节,“又臭又长”的文章,能让你觉得有价值。

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