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期待的《黑镜》第三季终于回归了!
作为少数“反科技”的剧集,
《黑镜》曾经仅用两季6集外加一集圣诞特别篇的短小篇幅就圈粉无数,被奉为第一神剧。
然而新一季上线后,神剧地位不保,有些要跌入凡间的意思……
今天扒叔就来扒一扒这部剧——
《黑镜》第三季
Black Mirror
《黑镜》原本是一部地地道道的英剧,由英国电视台 Channel 4制作。
自从2011年播出首集《国旗》,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首相X猪」集后。
第一季第一集
《黑镜》走向神坛,之后接连坐庄,地位至今都难撼动。
两季7集,每集一个故事。
这部神剧的豆瓣评分从未下过9分。
但在第二季完结后的3年,虽然主创不变,剧集的出品方已经变成了美国Neflix网。
英剧变成美剧,粉丝们一开始都是拒绝的。
毕竟相比美剧的政治正确、说教直白,
英剧更偏向于冷眼旁观:把残酷的事实不加掩饰地展示给观众,让大家自行体会。
而这才是《黑镜》的魅力来源。
其实自从Neflix接手《黑镜》后,剧集核心主创、编剧查理·布鲁克也担心粉丝失望。
于是在开播前他还特意保证过:第三季依然会有《黑镜》式的致郁。
这话不假。
致郁依然《黑镜》第三季的基调,「科技威胁论」依然是主角,故事依然脑洞炸裂。
评分一样够高,豆瓣8.8分、烂番茄91%
但正如粉丝担忧的,《黑镜》或多或少还是受了美剧的影响。
第三季第一集就能体现这点。
首集中《黑镜》创造了一个公众打分的社会。
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人的生活就像是发朋友圈。
要无时无刻保持完美和假笑状态。
因为每个人都会被打分。
从买咖啡、搭车、上班……只要有人际相处的地方就有打分。
打分随喜好。
看对方爽打个5星;
稍微有一点不满意的、看不惯的、不是一个阶级的直接1星、0星地甩出去。
只给两星?
又不是什么有意义的偶遇
可怕的是每个人都还得挨着。
因为这种打分就像我们现在银行信用值一样。
它决定了你的社会地位,决定你能否找到好工作,够不够格买房、搭飞机……
哎呃~
我们的优先航班只留给4.2分以上的乘客
于是每个人都必须装着,笑盈盈地乞讨着分数。
同时有打分就意味着肯定有阶级划分,有阶级……大家也就都懂得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第三季首集其实就是暗讽如今「朋友圈点赞」的现象,并扩大它假设出了一个疯狂的世界。
在设定上,本集完全符合《黑镜》的味道。
但在故事叙述上:
就像上面说的,这一集少了英剧当个旁观者冷眼看待故事的心态;多了一些美剧直白说教的味道。
在首集中,女主角因为想挤入上流社会,准备买下一栋上流社区的房子。
但购买权限是个人评分在4.5分以上。
而且4.5分以上还能打折
为了买房,女主巴结处在上流社会的儿时“闺蜜”,
希望借由她的婚礼,在上流社会中攒够4.5分(上流人士的评分含金量更高)。
她精心准备了一段感人肺腑的发言,然后启程了。
这样的故事前提下,很明显女主接下来要被虐了,结局会惨不忍睹……
但主创把这段苦逼之路展现有些过分巧合直白,铺垫的痕迹也比较明显。
最后大闹婚礼的片段,也少了《黑镜》前两季逆天大反转和冰冷的味道;
多了一丝歇斯底里的尴尬。
当然了,这也只是和第一季第一集《国旗》比较而言。
如果要扒叔打分,《国旗》可以得满分5分,这一集《俯冲》可以有3.5分。
至于豆瓣里那些仅看过1集就打下1星的,这集讽刺的不就是这个吗……
不吹不夸,《黑镜》第三季总体而言就是一部精品,好过很多英美剧。
国外媒体也大多都是这样认为的:
《娱乐周刊》:人们都称《黑镜》是21世纪的《阴阳魔界》,这绝对是对前者的极高赞美,不过第三季没有辜负人们的期待。
《MTV》:《黑镜》第三季继续探索了关于我们数字生活的主题:我们的进步是虚拟的,但为了达到目的的痛苦却是真实的。
许多人对第三季略有失望,主要还是因为前两季太神了。
除了第四集反常态地出现 happy ending (因为编剧不是查理·布鲁克)。
第三季其他五集都延续了黑镜最迷人的致郁风和对未来科技的忌惮。
第一集《俯冲》,《黑镜》借以疯狂的「打分社会」提醒的是未来:
正能量虽好,但强制要求无时无刻保持完美只会弄巧成拙。
一个真正健全的社会应该是包容允许负能量的存在。
第二集《游戏测试》主要忌惮的就是「虚拟现实」技术的滥用。
在这集中,一个游戏公司正在研发一款现实与虚拟结合的恐怖游戏。
游戏无需用VR眼镜,只需在脖子后面植入芯片和生物软件就可实现。
然后生物软件刺激神经,让人大脑自主联想出恐怖元素。
简单地说就是把我们的噩梦实体化……
只是这种生物软件太过复杂,它与人的大脑融为一体。
人从一层梦到另一层梦,不断地被恐惧侵蚀着,直到承受不住……
第三集《闭嘴跳舞》强调的是网络安全问题。
了解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可能了解,
他的笔记本摄像头和听筒都是用胶带贴起来的。
第三集中的主角小哥就没有注意这点。
他对着电脑happy的画面被黑客录了下来。
于是连同着其他被钓鱼的不幸者,
他们被黑客逼迫着做了许多荒唐而细思极恐的事情
这一集是第三季中被人诟病最多的一集。
很多人认为小哥就是自己作死!
认为不就是自wei视频,没有必要违法、违背人格意愿地去服从黑客。
大不了可以牺牲把柄去报警嘛……
但故事的结尾其实来了一个最具《黑镜》的大转折,
它残忍告诉你原因:
因为有时候,人的某些把柄就是致命的,人的某些“肮脏”的隐私就是见不了光……
第四集之后,《黑镜》渐入佳境,口碑也开始好转了。
其中第四集关注LGBT(同性恋、双性恋、变性恋)中的女同,还意外赞美了科技一番。
这集虽然与《黑镜》基调略有不同,
但它的确是一部1个小时的科幻爱情电影。
另外两个女主角是真美
最后,第五第六集是本季的重头戏。
尤其是第六集「键盘党作茧自缚」的设定堪称一绝。
在这里扒叔就不剧透了,毕竟:
《NPR》影评:新一季的《黑镜》比以往更吸引人。每一集剧情反转都能带来惊人的能量,如果提前给别人剧透了那简直是犯罪(扒叔都是轻微剧透,不犯罪~)
警惕科技一直都是《黑镜》系列讨论的中心。
但围绕着这个中心,揭露人性丑恶才是剧集的意义。
毕竟科技再强大,它也是人发明的
在科技电子屏黑镜的背后,都有人在操控着
这也是编剧查理·布鲁克所讲的初衷:
“如果科技是一粒毒品——确实感觉像毒品——那么它的副作用是到底什么呢?”
片名中的“黑镜”就是你在每面墙、每张桌子、每只手掌间都能找到的东西:电视、显示器、智能手机。”换句话说,“黑镜”就是屏幕。
不出意外的话,上面这张纯黑图片会映出你的脸
屏幕即是“黑镜”,而这面镜子映射的恰恰是使用者
科技无罪,方式得当它可以为生活带来便利,但若心怀叵测也可以指引你进入深渊。
说到底,无论科技还是《黑镜》考验的都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