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栗小夏上周提到了美剧《无耻之徒》,
这部剧从2011年1月播出,讲述一个酗酒的无赖单亲父亲和6个孩子的故事,目前已经续订了第九季,成为Showtime电视台史上最长寿的原创剧集。
让人恨得牙痒痒的Frank老爹,主演William H. Macy连续4年提名艾美奖喜剧类最佳男主角。
有意思的是,这部剧集是根据同名英剧改编而来的。
看英国版剧照,是不是也很带感?
这部剧还有詹一美呢!这是他和前妻、女演员Anne-Marie Duff的定情之作。
他妻子演的是Fiona。两个人06年结婚,16年分手。
英国版《无耻之徒》也很厉害,从04年播到了13年,先后拿下英国电视学院奖的最佳戏剧剧集、英国喜剧奖的最佳电视喜剧剧集奖。
腐国除了输出源源不断地输出优秀导演和演员,也输出了很多电视节目。
比如大家熟悉的英剧《办公室》,美国版播出了9季,提名42个黄金时段艾美奖,拿下5个奖杯。
我很喜欢的《副总统》,也是英剧改编来的。
但严格来说,《副总统》不是一个直接的衍生剧集, 是创剧人Armando Iannucci 以自己创作的另一部英剧作品《幕后危机》为灵感改编的。
《副总统》前四季的编剧团队也是《幕后危机》的同一拨英国作家,因此剧集风格也有一脉相承之处。
剧集在美国获得巨大成功,平均烂番茄91%,女主角Julia Louis-Dreyfus连续6年拿下黄金时段艾美奖最佳女主角。
还有一部大家更熟悉了,就是根据BBC 上世纪90年代同名英剧改编的《纸牌屋》。
作为Netflix原创剧集的开山之作,成功引领了流媒体的集体狂欢。
英剧和美剧,本来就因为文化背景、市场规模、制作模式的不同使然,走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创作路子。
详细说能写一本书呢!
简单来说,首先,英国的主流电视媒体是公立电视台。以英国广播公司为例,就是以制作高质量的电视节目为傲的行业标杆。
没有盈利压力的电视台在制作电视节目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会不一样。
比如,《神探夏洛特》每季之间的间隔如此之长,很大程度是没有广告压力,如果创剧人没想好怎么拍,观众就只能等了。
这套操作模式在美国就行不通了,制作电视剧并且卖出广告是最要紧的事。
再来,英剧的制作预算也远不如美国电视台,因此剧集规模也比美剧少。
英剧平均每季从6集到10集不等。而美剧通常一季有二十多集,通常会有多个人物、多个故事线同时发展。
当然,两种模式都能制作出优秀的电视节目。
我自己的感受是,同样的剧集英国版剧情更黑暗、对话更尖刻,美国版的画面风格和人物性格则更明快。
不是所有的电视节目在跨国大西洋之后都是受欢迎的,《皮囊》就是最好例子,之一。
这部讲述问题少年群体成长的剧集2011年在美国MTV台播出,就因为尺度太大被砍。
烧脑的《黑镜》系列搬到了美国,也明显水土不服。
我个人认为,改编自英剧的美剧之所以成功,本土化非常重要。
美国版《无耻之徒》不但非常忠于原作,讲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工人阶级的贫困和糟糕的家庭教育。
更难得的是在头两季之后,美国版就沿着自己的故事线继续发展了。
美国版的《办公室》除了有英国版的创剧人Ricky Gervais 和Stephen Merchant,
还加入了美国资深编剧、创作过《SNL》、《辛普森一家》的Greg Daniels。
如今,大量英国电视节目实现了国际输出,成为娱乐产业全球化的一部分。
很多成功的英国电视节目被改编成了美国版,其中真人秀节目最多。
《疯狂汽车秀》2002年在BBC首播,2010年推出了美国版。
地狱神厨Gordon Ramsay的《厨房噩梦》2004年在英国播出,以纪录片的形式讲述Gordon如果帮助一家濒临倒闭的餐厅重振旗鼓。
之后又推出了美国版。
美国版的《与明星共舞(Dancing with the Stars)》,改编自英国的《舞动奇迹(Strictly Come Dancing)》。
英国选秀节目《Pop Idol》虽然只从2001年播出到了2004年,但是随后却走进了在全球许多国家。
《Pop Idol》因为和另一个节目《Popstars》的法律纠纷,“pop”一词不能使用,因此衍生系列变成了《American Idol》、《Australian Idol》、《Arab Idol》……
评审之一的Simon Cowell 又创立了另一个全球化的选秀节目《The X Factor》。
总结起来,腐国真是个风水宝地啊~
[爱米粒说话]
1、我自己上周末下了浴血黑帮,打算过年假期看呢。
2、马上过年了,大家是不是工作兴致非常低呢,再坚持一下~
今天就是这样啦~我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