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剧

几万人打出 9.1 分,年末突然杀出一部超神级英剧

字号+作者:虹膜 来源:虹膜2018-01-30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文|范范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毕业提到英剧,我们能想到的大多数正统题材的「经典」无疑都是由BBC和ITV出品。而谈及英式喜剧,就不得不说到英国另一家存在感相'...

文 | 范范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毕业

提到英剧,我们能想到的大多数正统题材的「经典」无疑都是由BBC和ITV出品。而谈及英式喜剧,就不得不说到英国另一家存在感相对没那么高的电视台,第四台(Channel 4)。

《IT狂人》和《布莱克书店》这两部对我们来说可以算是最耳熟能详的英式情景喜剧,都是由第四台出品。

《IT狂人》第一季

《布莱克书店》第一季

最近在业界与大众中都获得了极高口碑的《去他妈的世界》,正是由第四台新推出的黑色喜剧。乍一看,《去他妈的世界》与《IT狂人》和《布莱克书店》这两部经典情景喜剧相似,每集都只有20分钟片长,远远短于大多数正剧。

《去他妈的世界》

然而《去他妈的世界》实际上并不是单集剧情独立的情景剧,而是一出情节连贯,剧情推进一环扣一环的黑色喜剧。即使每集只有短短20分钟,也并没有影响剧中跌宕起伏得恰到好处的戏剧冲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单集片长短,反而成就了这部剧精简别致的叙事结构,以及紧凑抓人的叙事节奏。

在八集的时间里,《去他妈的世界》以一对少男少女为中心,呈现了一段荒诞混乱的旅程和一个秩序倒塌的世界。

改编自流行漫画,「黑色喜剧」「残酷青春」「公路片」「家庭伦理」「刑侦探案」,这些故事与类型元素在这部剧中巧妙地杂糅,又在杂糅中新生——在满足观众固有期待的同时,又能给人新的惊喜,这实在可以算一部优秀剧集市场化的最高境界。

《去他妈的世界》

如此短的篇幅再加上如此丰富的剧情元素,按理说,留给人物刻画的空间相当少。然而《去他妈的世界》最难能可贵的一点,恰恰在于其并没有因为专注跑「神展开」的剧情而忽略人物塑造。

全剧几乎没有一个「纸片人」,连一些小配角,比如女主角艾丽莎在内衣店碰到的黑人保安,变态杀人魔教授年迈的母亲,甚至是只有寥寥几个镜头的艾丽莎同父异母的弟弟,都有关于人物庞大而精彩的背景故事的暗示。

《去他妈的世界》

黑人保安看似铁面无情却善良心软;杀人魔的母亲溺爱独子酿成大祸,一番挣扎后终于还是决定坦白儿子的罪孽,为子赎罪;而艾丽莎的弟弟则活脱脱一个小詹姆斯的翻版,他没有一句台词,但只需要看他驮着背缩着脖子,眼神空洞地站在母亲旁边,这个人物就已经让人惊心。

而这几个小配角,实际上都只有至多几分钟的戏份。正是因为剧中所有角色,都是如此生动复杂的,活生生的人的形象,《去他妈的世界》才能每分钟都精彩,让人移不开眼。

这具体是怎么做到的呢?

《去他妈的世界》

在主角的塑造上,《去他妈的世界》其实只用了一些非常简单且常见的技巧,比如画外音「旁白」呈现两位少年的内心世界,主观视角摄影直观显露人物情感,以及用心理蒙太奇来闪回记忆与展现想象,但因为用的相当巧妙,因此成功地在极短的篇幅中就让角色的内涵丰满起来。

实际上,只用了第一集的头10分钟,观众就已经很难不对剧中的两位主角詹姆斯和艾丽莎产生强烈的好奇与共情。

《去他妈的世界》

第一集开场的第一句旁白就单刀直入地抛出整个人物最核心的戏剧冲突,「我是詹姆斯,17岁,我很确定我是个有反社会人格的精神病」,而与之并置的画面,只是一个面无表情的少年坐在床上的平静日常。

这种旁白惊心动魄,画面波澜不惊的反差,在詹姆斯这个人物的刻画中反复出现,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这个人物的「割裂」:詹姆斯的内心与外在仿佛隔着一堵高墙,外部世界发生的一切难以触动他的内心,与此同时,他内心的想法与情感也无从外露让旁人知晓。

《去他妈的世界》

而另一位主角,少女艾丽莎却是一个与詹姆斯刚好完全相反的角色:艾丽莎的内心与外在之间几乎没有任何距离与差异,她的内心赤裸裸毫无遮拦地暴露在外界的空气中,这让她敏感而直率。

人情世故中的一切虚伪邪恶,像巨大的噪音,摧残着她裸露的赤子之心,而她也总是忍不住直白地流露出自己所有真实情感,尤其是自己的愤怒与厌恶。

在艾丽莎的开场旁白中,她就已经显出了这份敏感:「有一些时候,我必须静静地躺下来,因为所有的事情都让我感到太超过我的承受范围了。」

《去他妈的世界》

而紧接着,当艾丽莎的妈妈打断她独处的安静,她又立刻变身一个叛逆愤怒的少女,「毒舌」吐槽妈妈为什么要像《唐顿庄园》里的人一样说话。

同样仅仅是通过这第一个场景,艾丽莎这个人物形象的核心特质也已经生动阐明。英剧一向以精简浓缩著名,《去他妈的世界》无疑是当之无愧的「效率型」英剧的典范。

当詹姆斯与艾丽莎这两个仿佛「硬币两面」的少年彼此碰撞,却恰恰像两块残缺的拼图一般互相包容互相补全。

《去他妈的世界》

詹姆斯的「保护壳」厚重,艾丽莎则「保护壳」缺失,也正因为如此,艾丽莎直白的愤世嫉俗才不会那么轻易地伤害到詹姆斯,詹姆斯的木讷也反而能让艾丽莎感受到难得的安稳与宁静。

也正因为如此,除了明面上的剧情线,《去他妈的世界》还有一条暗线,这便是詹姆斯与艾丽莎彼此相依相伴过程中的「角色成长」弧。

当艾丽莎在詹姆斯的身边掀起一场场情绪风暴,长期隔绝在「大洋彼岸」的詹姆斯也不得不为之撼动。而当詹姆斯的「保护壳」逐渐褪去,艾丽莎也逐渐有了安全感,开始学会与这个世界和解。

《去他妈的世界》

这也是《去他妈的世界》作为一部「黑色喜剧」的精髓:当剧情宇宙一步步滑入万劫不复的黑暗深渊,但在这故事情节的「黑色」之外,「喜剧」的部分便着陆在了人物的蜕变与新生。

在古希腊,喜剧是春季祭祀的剧目,「新生」一向是喜剧的灵魂。这部剧的最后一幕,当剧情达到荒诞与悲痛的顶点,剧中的世界即将在暗下来的屏幕背后坍缩为一片无力挽回的「黑暗」,詹姆斯的最后一句旁白台词却说道「我刚刚满18岁了,我想我终于懂得了人对于彼此的意义」。

《去他妈的世界》

这句台词指向的正是一个典型「青春成长」叙事的完满,虽然这段成长十分残酷而惨烈,但它仍到达了一个「喜剧」应有的终点。「残酷青春」这个类型片,终于在《去他妈的世界》中与「黑色喜剧」实现了血骨相融的完美契合。

最后,这「残酷青春」与「黑色喜剧」中的「残酷」与「黑色」究竟有什么意义?许多人热衷给《去他妈的世界》贴上「丧」,「愤世嫉俗」,甚至是「虚无主义」的标签,但在我看来这并不准确。

《去他妈的世界》

这部剧聚焦社会边缘,「残酷」和「黑色」自然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这就是这些边缘问题少年们所面临的日常现实。但《去他妈的世界》决然不打算「虚无」到底,它甚至批判了常规意义上的「虚无主义」。

这种批判是通过艾丽莎的父亲这个人物实现的。艾丽莎的父亲就是一个典型的社会虚无主义者,他远离人群一个人住在海边的活动棚房里,常常喝得烂醉如泥,早上起床裸着身子对着大海撒尿。

他看似蔑视一切,为所欲为,不在意任何来自社会的看法,拥有无尚的自由。他有一句座右铭:「在一个『疯狂』的世界中『疯狂』,就不再是『疯狂』,而是『清醒』。」

《去他妈的世界》

正是这句座右铭中看似饱含哲理深意的虚无主义逻辑,让艾丽莎着迷和崇拜着她的父亲。这部剧的绝大部分篇幅,艾丽莎都将父亲视作「灯塔」——无论是在她日常行为中对父亲行为的模仿,还是走投无路时将父亲当作远方的投奔对象,她仅剩的救命稻草。

而由艾丽莎父亲所象征的虚无反叛的理想最终倒塌,则从根本上揭露了所谓「虚无主义」反叛主流社会的一个根本矛盾:当像艾丽莎父亲一样的人们将「虚无」奉为圭臬,实际上「虚无」本身就成为了一种新的准则与秩序——而一旦有了这种新的「存在」,也就根本不再是「虚无」。

具体来说,艾丽莎的父亲看似叛逃了主流社会,但他贩毒,欺骗女人,抛弃孩子,他的行为模式实际上构成了一种新的「权威」,这种处在边缘的,以虚无与反叛为旗帜的「权威」,实际上和主流社会的「权威」一样的伤害和压迫像艾丽莎与詹姆斯这样的少年。

《去他妈的世界》

所以当艾丽莎父亲最终唤来警察,背叛了艾丽莎与詹姆斯,正是证明了他看似「背叛」一切,却不会背叛「背叛」这个行为本身。

从这个角度,我们实际上可以重新解读艾丽莎父亲的那句座右铭:艾丽莎父亲觉得世界本身是「疯狂」的,所以自己的「疯狂」就是一种「理智」,因此他以这种「疯狂」为荣——这是他的自我辩解与自我肯定。

但实际上,当「疯狂」变为一种「理智」,也就是变为一种准则,秩序与权威,「疯狂」也就已经失去了「疯狂」本身颠覆与批判的意义,而流于一种刻奇的罪孽而已。

《去他妈的世界》

艾丽莎爸爸的「疯狂」,表面上是对抗主流社会的光荣的英雄,但到头来也只是他为自己自私,懦弱,贪婪,不负责任而开脱的好听说辞罢了。

因此,当这部剧叫嚣「世界末日」,叫嚣「去他妈的世界」,其批判对抗的不只是主流社会的权威,同时也是以艾丽莎父亲为代表的所谓「虚无主义」的反叛世界观。

这其实才是这部剧最让人感动与震撼的地方,它其实破除了「顺从」与「反叛」的二元对立。这也是为什么,我不赞同说这部剧「丧」,因为它在调侃批判主流社会的同时,也其实并未否定和怀疑一切社会人的情感。

《去他妈的世界》

这部剧仍给人一种信念。通俗的讲,这种信念,就是艾丽莎与詹姆斯之间的「爱情」。但实际上我认为单单用「爱情」这个词已经不足够了。

这两个少年之间所产生的感情纽带,象征着正是身处边缘的弱者之间的联合和团结,而这无论在政治层面上还是现实层面上,都是边缘弱者突破孤立无援的境地,实现自我救赎的唯一希望。

这也是为什么,到最后,《去他妈的世界》没有愤世嫉俗地叛离一切,它温柔地讲述起了「爱情」本身。正是因为,这两个边缘少年的「爱情」本身,正是他们对任何压迫性的社会秩序,最大胆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