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剧

高分日剧翻拍, 为什么竟有三分之一没有剧情?

字号+作者:叛逆二姐 来源:叛逆二姐2017-07-12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近期的国产剧市场,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不久前,剧粉们还要么沉浸在缠绵悱恻的韩剧中,要么在追特效满天飞的仙侠玄幻剧,没想到转眼间,一直被埋没的日系IP'...

近期的国产剧市场,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不久前,剧粉们还要么沉浸在缠绵悱恻的韩剧中,要么在追特效满天飞的仙侠玄幻剧,没想到转眼间,一直被埋没的日系IP就要辟出半壁江山,在各处疯狂爆刷存在感。但翻拍海外电视剧经典IP,从来不是一门容易的生意。

从1981年第一部日剧《姿三四郎》被引进国内开始,日剧始终未能得到充分开发。放了这么多年不动的矿藏突然被集中挖掘,挖出来到底是富矿还是深坑很难讲,至少从目前的效果看来,可能并不是那么的尽如人意。

从数量上来说,《约会恋爱究竟是什么》《问题餐厅》《求婚大作战》《深夜食堂》等接连上线,可谓是阵式惊人,但讽刺的是,这些作品的豆瓣评分最高的也没有超过六分,《深夜食堂》甚至拿到了2.5分的超低分,日剧翻拍在国内频频遭遇滑铁卢,这其中深层次的原因分外值得创作者深思。

本土化落地难,生搬硬套太尴尬

在影视圈,日剧是公认的难改编,过往这块奶酪没有被轻易动过,不是没有缘由。与韩国相比,日本人的性格与中国人相去更远,他们压抑中的纠结、人与人的边界感、动漫衍生出的各种族群,都是我们所不太能理解的。文化差异和如何“汉化”,成了日剧翻拍中的首要问题。

必须承认,创作者们在如何让翻拍日剧落地这个问题上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比如原版《问题餐厅》中渣男遍地开花,但在中国版中就增加了甜暖男的人设,避免产生敌视男性的误会。又比如中国版《约会恋爱究竟是什么》的基调比原作要励志昂扬,最终男女主也治愈了性冷淡,在欢笑与泪水中品出爱情的滋味。

但这解决的问题只是小部分,越是深入展现本土文化的作品越难被别的国家翻拍,试想一下如果《乡村爱情》被日韩翻拍,赵四和刘能身上所带来的笑点可能会变成一脸尴尬。日剧多数将日本独有文化背景作为前置条件,故事被牢牢打上和风的烙印,翻拍形同引进新文化,在完全不同的两种国情和社会环境下,原版照搬无法达到理想的结果。比如《深夜食堂》这种剧目本身就是日本文化的产物,像深夜在小饭店吃饭的氛围,带有太强烈的日本味道。中国观众想要代入其中颇为困难,这也就难怪豆瓣上会有观众评论:“生搬硬套、不伦不类,这部戏就是日式的假食堂里,一堆假的中国人。”

又比如在中国版《求婚大作战》中,男主参加棒球比赛时出现的一系列棒球术语都让人听不懂。因为棒球这项在日本很普及的运动,在中国的发展比较缓慢,只有一小部分的人才懂,这种错位感就不可避免。

中国版《约会恋爱究竟是什么》也遭遇了同样的尴尬。原剧完全以日本适婚男女青年对恋爱、婚姻、生育没兴趣为大前提,但国内基本国情并不包括“性冷淡”。角色设置上,男主的“高等游民”人设也是日本特产。“高等游民”这个群体是在日本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而产生的学历难民,是对于其本国而言十分常见的一个群体,然而国内并没有“高等游民”这个概念,突然冒出这样一个说法来只会让人觉得没头没脑、莫名其妙,更无法说服观众接受男主的这一属性。

除此之外,在表演风格上日剧也是自成一派,在其发达的动漫业及故事偏好的影响下,日剧演员大多呈现出来的是一种更加二次元和话剧式的演绎,虽然乍一看有些浮夸,但这样的演绎也是成就作品精彩程度的一部分。然而翻拍过来之后,如果还配套使用日式的表演风格,效果看起来可能会非常的“惊悚”。很多时候国内演员为了贴近原版,越是刻意地模仿就越是看起来莫名其妙,看似日本人却又不是日本人,努力模仿日式演绎却又模仿得不像,看上去十分的违和。

故事发展拖沓,注水成常态

跟国内电视剧有很大不同的是,通常情况下日剧都是主打短小精悍,全剧长度也大都控制在十几集之内,这样的作品长度跟播放习惯有着很大的关系,每周在固定的时间播一集,大约三个月左右播完,话题持续时间和热度持续时间都比较合适。

对于日剧来说,不管是快节奏的故事发展,还是惯用的慢条斯理的生活化叙事,总体长度都控制在了一定的范围之内,这样看上去比较舒服,也不会让人产生疲惫感。但是,放在国内,电视剧早就习惯了往长了拍,越拍越长,能有一部二十集的剧就已经算是稀罕货,有日剧粉丝早在日剧翻拍遍地开花之前就断言,国产影视工业现有的水准,根本无法达到日剧制作的精细化程度,就连演员的表演水准都很难匹敌。“日剧一般就只有10集,人设、表演和台词,都是经过仔细打磨和精准对位的,改编后不注水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翻拍日剧的过程中,绝不可能只拍个十几集了事,注水后拖沓的剧情发展让观众十分反感。

这一点在《求婚大作战》这部剧中就体现得很明显。原版日剧只有短短的11集,而翻拍过后长度瞬间增加到了32集,故事线拉太长,剧情发展太过缓慢,这往往会成为观众流失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版将日版一集的故事拉长至三集来演完,空白下来的部分就注水。日版中的段落性情节在中国版中被延展开来,分成每一集的主要内容。

比如:“穿越需要一分钟”的漫长时间,男主耍帅结束后,被强光击中,然后穿越时空回到过去的整个过程完全可以加速播放。再比如:男主为了能赶上女主的婚礼,在经历了拦出租车、堵车、奔跑等,足足用了五分钟的时长来表现,且不说男主演技如何,光看五分钟的无意义镜头,哪个观众不会感到厌倦呢?仔细想想,这样一部剧中一集的时间里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没有剧情的,用空镜头和慢动作拖延时间,观众们看的不是电视剧,而是满屏注了水的动态图片。同样,《深夜食堂》也是一出手就达到了40集,而原版日剧则是分为了三季,每季都保持在十集的长度,中间相隔了两三年。

画龙画虎难画骨,内涵移植才是最大难点

2011年翻拍自韩剧《妻子的诱惑》的国产剧《回家的诱惑》在湖南卫视播出时,收视率火爆非常,仅次于神剧《还珠格格》。可是这么年过去了产生过较大影响力的翻拍日剧却始终没有出现。

这其实也不能怪日剧不优秀,主要的原因是日剧与国产剧审美趣味大不相同,与之相比显然韩剧更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调性。韩剧的剧情设计、冲突感、人物个性都很浓烈。韩剧之所以热销,靠的是和霸屏网言IP类似的卖点:不管你是御姐,还是傻白甜,总有一款霸道总裁将你宠上天。而日剧则一直追求淡的审美,例如由坂元裕二执笔的《问题餐厅》,金句闪现、关注人性,但故事线偏弱却是硬伤,翻来覆去讲的也不过就是几个女性开餐厅的琐事,中国观众未必吃这一套。并且日剧常常走写实、暗黑流路线,隔三差五的推出些如《昼颜》和《贤者之爱》等“毁三观”的作品,去挑战主流价值观,中国观众的耐心和成长显然还没到这个阶段。

大多时候,日剧不是在单纯给你讲一个故事,它更多的是要把对人性、社会及内心等多方面的思考展现出来,这也就难免会让观众在看的时候更加费脑,同时在电视剧里也到处都是各种大道理的陈述、各种人生感悟的抒发。但是这样的情感抒发是与他们自己的社会现状及精神内涵相通的,呈现出来的效果不仅不会让人觉得无趣,反而有一种在揭露社会现实的同时又能让你保持对生活充满热情的神奇力量。例如《深夜食堂》中的食客多是边缘性人物,它所传递的不是《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那种朴实易懂的温暖,而是一种丧丧的温暖。

总体而言,日剧在亚洲观众的印象中逼格总是似乎更高一点,很多时候,看韩剧就像是在看一出时装剧,而看日剧则更像是在看一出哲理剧。从内涵角度来说,日剧更具有“个性”,而正是这种个性也使得它没有那么平易近人,日剧中所传达出来的价值观是需要慢慢参透的,主题也不是唯一的、永恒的,这和日本的人口基数、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都有很大关系。

有人曾说过:“日剧就像是高级定制,每一部剧都不一样。”它不像韩剧那样带有套路快餐式的发展,并且能满足无数人的幻想,因此在翻拍的过程中剧情复制容易,但内涵移植太难,分寸格外难以拿捏。对此,媒体评论人李星文给出了很干脆的建议,翻拍日剧只取故事架构和人物关系,改成国产剧的套路就能喜闻乐见。“不谈真实问题,不揭露人性阴暗面。官方喜欢正能量,观众喜欢虐恋爽感,多一些卿卿我我就可以。”

但是不论如何,翻拍日剧目前在中国还处于相对小众的阶段,如何从小众过渡到大众,接下来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但经历过一番或沦陷、或及格的试水之后,相信日剧翻拍会以由表到里、由外而内的发展轨迹向更成熟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