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要好好的》已于5月底在北京卫视完结。“丧偶式婚姻”“育儿”“离异”等话题引发观众讨论,剧中男女主“断舍离”的方式也给观众提供了另外的生活答案,以供参考。整体风格偏温暖治愈,人生路上总有出口。
同样于5月底完结的一部日剧《坡道上的家》,也涉及了类似话题,但更加严肃、深刻与残酷。
《坡道上的家》以一起犯罪案件为引子,从陪审员的视角切入,对主妇困境重重的生活进行全景呈现,从而掀开整个社会隐藏已久的家庭矛盾与创伤。
8个月大的婴儿被溺死,凶手竟是其亲生母亲。
事件一发生,震惊了包括女主沙子在内的所有日本民众。大家的反应也大致相同:这种人怎么配做母亲!
但悲剧的产生总有缘由,惩罚“恶人”并非目的,杜绝悲剧的发生才是根本。
女主沙子除了作为替补陪审员以外,也同样是一位母亲。当被告细枝末节的回忆浮出水面,沙子的真实生活状态也被暴露无遗,她从排斥案件、痛恨被告,到了解真相、感同身受,也从温婉柔和、逆来顺受的妻子开始转变……
对被告“体贴入微”的丈夫、“分担”家庭重任的婆婆、“关心”别人家婴儿是不是没发育好的路人甲……
精神压力的极刑都是从不以为意开始的。
比如《我们都要好好的》中的寻找,同样过着看似优渥的生活,可打不开的心结、日复一日的压力,在身边人的“理所应当”中,渐渐发芽、积累。
对家庭能够做到50分就是模范丈夫了,无法做到100分的妻子永远需要努力。
担任替补陪审员之后,沙子偶尔会力不从心。回家晚了没来得及做饭,于是在超市买了速食;孩子偶尔需要放在爷爷奶奶那里照顾,却对因宠爱变得骄纵的女儿束手无策;旁听“弑子”案件导致心情无法稳定,回到家会多喝两瓶啤酒……
这样的细节与小情绪在旁人看来,却成了“失败母亲”的写照。得到了旁人的一再提醒,“不要勉强自己”“你没发觉自己变了吗”“孩子哭你不管,你这是在虐童”……
似乎当了母亲,就会被人忘记她首先是个有七情六欲、会疲惫、会焦虑的人。
沙子自身的经历在脑海里重现,又在旁听着被告人的回忆,她看见被告麻木的表情,也同时看清了自己叩门无声的现状。每句解释的声音都好像传进了黑洞,无法将自己变成温柔积极的妻子、任劳任怨的母亲,你就必须承受一切质疑与责问。
《坡道上的家》构思方式十分巧妙。
以案件为开端,但并未将重点放在破解案件上,被告的自白也屈指可数,线索甚少。
此剧将视角放在了沙子身上,她与被告惊人相似的背景,让观众好奇被告的难言之隐在哪,沙子的情感转变会去往何处。被告的每个片段经历都通过沙子的推测,进行了明暗对比,将法庭上看不见的另一可能性娓娓道来。由此,盘根错节的家庭问题、过分严苛的社会要求也逐渐显露。
于是,“丧偶式婚姻”“家庭主妇”“婆媳关系”“育儿观念”“家庭畸形责任分工”等问题全部一一呈现。《坡道上的家》是整个社会背景的深刻探讨。
“弑子”的除了被告人母亲,还有一系列家庭成员以及旁观者的眼光共同造成的精神压力。
《坡道上的家》的结局有两点。其一,“弑子”的母亲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法律也同时考虑到了人情方面,予以量刑;其二,沙子坚守家庭,不会因一时没做到完美而否定自己,给予自己极大的精神压力。
结局上,对《坡道上的家》的主旨稍有削弱。熊孩子突然不熊了,丈夫突然懂得宽慰妻子了,编剧给了沙子继续坚守家庭的理由。但观众看到的,只是沙子一人的改变与成长,从逆来顺受到意识觉醒。很显然,“妻子”的转变无法解决女性在社会上的生存困局。
而《我们都要好好的》中同样背负巨大精神压力的寻找则选择了“出逃”。她与丈夫离婚,治疗抑郁症同时追逐事业梦想。
与《坡道上的家》对社会群体的全景式展现不同,《我们都要好好的》讲述的是个人抉择。它存在两条对比线,男女主离婚后各自的成长轨迹,这样的彼此对照与转变,是解决矛盾根源的一种方法。
《我们都要好好的》向外展望,一别两宽,给观众提供了一个选择样本。更温暖、自由,也更加戏剧化。这种选择难以复制,因为“断舍离”之后的路会不会更精彩,谁也说不准。但《我们都要好好的》这一创作思路极为别致。
《坡道上的家》向内化解。坐在审判席上的沙子自行接收与自身类似的遭遇,自我否定、批判、纠葛,又自我疏通、清醒、成长,最终回归平静温馨的家庭。《坡道上的家》在结构上,将沙子与被告之间反复投射,让沙子被两个精神空间来回拉扯,以此对社会问题的挖掘更深刻、尖锐。但在结局上,或许编剧也未能找到更好的出路。
【文/申兑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