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剧献给所有还在996的社畜们,愿发际线与大家同在。
996,这串让无数社畜为之肝儿颤的数字,引发了今年全国范围内最激烈的一场辩论。
对方辩友阵容太过强大。
先是马云爸爸用“福报说”指责年轻人不爱奋斗、没梦想。
而当大家表示有问题的不是996,而是没给员工相应的报酬时,刘强东又试图以“兄弟论”蒙混过关。
“什么?我把你当兄弟,你竟然和我谈钱?”

这两位互联网界大佬极尽诡辩之能、偷换概念,把他们当初为了“自己”创业吃的苦和员工现在为“他们”的事业拼死加班划上等号。
当剧毒被梦想、奋斗的糖纸包裹住,网络风向也渐渐发生了改变。
就在996话题还在争论不休时,一部替员工们猛怼老板的日剧出现了。
这部剧,我不允许有社畜没看过——
《我,到点下班》

欢声笑语,热情洋溢,屋内一片祥和之气。
这里不是大学校园,而是在日本业界排名第二的互联网公司。

说到公司,人们就想到加班,说到加班,就想到脱发生病两开花。
即便劳动改革已经改善了公司压榨人的风气,但加班的惯性还在。
有的员工工作到走火入魔,吃饭时连装饰一并吞入,颇有王羲之用饼蘸墨水的架势。

有的人连产假都不敢休完,刚生完孩子就急着回去工作,生怕自己的职位被别人顶替。

在这种环境中,女主角东山结衣(吉高由里子饰演)简直就是“奇葩”。
从不提前开始明天的任务,也不和后辈们聚餐。每天一到六点,雷打不动,准时下班。
在还能见到太阳的时候,脚步轻快地走出公司,赶向熟悉的饭馆。一杯半价冰啤加上刚出锅的小笼包,今天也是幸福的一天。

带薪假期全部用完,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比起事业,东山更爱惜自己的身体。
闲暇之余,享受一顿恋人亲手做的料理,彼此分享一下当天遇到的事,她过着多少人理想中的生活。

当然了,这种另类的工作方式常常会遭人质疑。
两个常和她出现在同一家饭馆的大叔说,我们年轻的时候每天都像傻瓜一样拼命加班,你为什么这么轻松?

对此,东山坦然地表示:
“你看我像渴望升职的人吗”?

“大家都7、8点才下班,
你怎么好意思6点先走呢?”
新部长上任的第一天就对东山表示不满,在劝服无果后,就使用道德绑架。

不过东山从未动摇,被说散漫也好,没斗志也罢,她从不活在别人的眼光里。老娘认真完成了工作,也要努力享受生活。

更何况,加班的人就一定能比不加班的人创造更多价值吗?
未必!
东山的同事三谷就是最好的例子。
“新人要在上班时间半小时前到公司。”
“吃苦是新人步入社会的必经之路。”
“我这样说都是为你好。”
三谷满嘴都是前辈经典语录,曾经在职场上吃过不少苦的她总是以自己为基准去苛求别人。

然而讽刺的是,她没日没夜地加班,换来的却只有同事的嘲笑和后辈的讨厌。没什么成功的项目,唯一拿得出手竟然只有全勤奖。

相比之下,东山虽然从不加班,但有目共睹的高效和细致为她在同事间赢得了口碑。

其实以前的她同样也是一个榨干自己、拼命工作的人。
但一次因为过度劳累不小心摔下楼梯的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职位永远有人能代替,自己的人生却不可以。
那以后,她决意轻装上阵。“不再勉强自己,学会享受生活”,这就是她的工作之道。

这部剧目前在豆瓣的评分是8.5,很多网友表示,冲着这个主题就值得一个感性高分。
但也有不少人说它只是鸡汤剧,缺乏现实意义。
的确,剧情明显要高于现实。
剧里的日本公司普遍缺人手,惧怕员工辞职的老板们因此无法强制加班,后辈们也更有底气拒绝前辈们的无理要求。

而中国这边的现实情况却是,一职难求。
“敌”为刀俎,我为鱼肉,为了糊口,很多人没得选择,只能接受公司对他们的压榨。
此外,东山的公司有很多维护员工权益的规定,法律更倾向于她们而非公司。

但在中国,形同虚设的劳动法,频繁跳槽影响征信,各种压榨员工的潜规则和明规则,让社畜们在企业面前毫无平等可言。
而所谓的加班压力真的仅仅来自于公司吗?
并不是,还来自于每个人内心的不安。
就像剧中的三谷,即便公司不强制,她也要主动加班。没有过硬的工作能力,她只能付出更多时间来打消被开除的恐惧。

很多人都说,身为X零后的我们生在了最好的年代,飞速发展的科技和网络给了我们无限的便利,但同时,也给了我们难题。
银行柜员、记者、助理,甚至运营岗,未来十年内很多职位都可能会被AI代替。
如果不在公司里爬到高层,等到40多岁时万一从事的行业被取代,到时候上有老下有小的自己该怎么养家糊口。
这种担忧迫使很多人还不到30岁就产生了中年危机,而这种恐惧在以年轻人为主力而且竞争压力极大的互联网公司内尤为严重。

为了不被时代抛弃,就必须不断证明自己。明明疲惫不堪却又无法停止脚步,最后变成“不加班不安心,加了班不甘心”的状态。
生存在各种“内忧外患”的夹缝中,如果只模仿一个不加班的外衣,得到的可不是爱人啤酒小笼包,而是失业。
这部剧真正想传达给观众的也不是一刀切的该不该加班,而是生活和工作的关系,加班和能力的关联,以及个人选择的重要性。
首先,生活应该无条件凌驾于工作之上。
多少人最开始抱着“工作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生活”的念头,但时间一久却忘了初衷,迷失在“奋斗、集体、努力”的口号中,沦为众多社畜的一员。

又有多少人误把公司的目标当成自己的梦想,他们因此把人生的价值都压在了工作中。上班一秒都不敢耽搁,维持爱情和亲情的时间却可以心安理得的占用。
在马云的长篇大论中最让人感到不舒服的一句话就是“即使你不996,你也不知道干嘛”,一句看似极有道理的胡说八道。
成家了的陪伴父母和孩子,恋爱中的和伴侣约会,单身的和朋友旅行、约饭、看电影。工作只是千千万万分之一,生活中明明还有那么多值得做的事。

也只有回归了生活,我们才活得更像一个人,而不是公司的一部机器、一个齿轮。
比起永远都能被替代的工作,不会重来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
其次,加班和成长没有必然联系。
且不说多少人加班只是为了靠时间,就算是在认真工作,又有几份工作能保证给员工源源不断的新知识?
工作是一个高速输出和掏空自己的过程,它特别像那道讨厌的数学题,“一边用粗管子放水,一边用水龙头加水”。加班那么小的流速,根本弥补不了能力的流失。
比起这种费力不讨好的方法,我们更应该学会劳逸结合,在生活中拓宽自己的眼界。

最后,想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人生并坚持自己的选择。
不要在意外界的眼光,比起做别人眼中上进的“能力者”,不如做自己满意的“普通人”。
也别被集体利益所绑架,要记住,你永远都有为自己选择的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