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剧应传达出创作者意图网剧《法医秦明2:清道夫》(以下简称《清道夫》)已经上线一段时间。客观而言,画面质感和专业上的严谨程度,相比第一部已经有所提升。但是,出于对现代法医工作的好奇,观众对第一部还有点新鲜感,如果在这两部国产网剧播出间隔中,又看了日剧《unnatural》(《非自然死亡》)的观众,对《清道夫》可能就不会像对第一部那么宽容了。
不得不说,观众的审美的确是能迅速提高的。比如看过了《妙手仁心》、《白色巨塔》、《实习医生格蕾》的观众,国产医疗剧《外科风云》就只能当情感剧消遣。而相对远离大众视野的法医题材作为职业剧,其实同理。
职业剧之所以吸引人,就在于它能满足观众对某个陌生领域的好奇,也就是它的职业性——有区别于其他职业的行业规则、职业门槛和专业技术。因为法医职业的特殊性,该题材剧情往往会更多加入悬疑、解密的元素,主线是案情,而不会是职场菜鸟一路逆袭的老套路。日剧《unnatural》其实并没有很出人意外的神编剧,老老实实走的是悬疑职业剧的路线,每集都是一个单独的案情,主角就是普通的法医从业者,通过一个个悬疑案件的侦破,讲述日本社会的温情和残酷面。
从立意上,《清道夫》就输了。这一部出现的“清道夫”角色,类似于电影《心理罪之城市之光》里,阮经天主演的变态杀人犯这样的角色,也类似于刚刚大结局的另一部国产网剧《骨语》中的终极boss 韩启明。不管是“清道夫”、“城市之光”还是韩启明,玩的都是“以暴制暴”的游戏,臆想在法律之外成为一个城市的审判者、正义的最终化身。并且前两部影视作品中,同样有着胡搅蛮缠的脸谱化媒体形象。
是不是很老套?或许编剧都没有意识到,用这样的反派,被弱化的不是“法医”的职业特性,而是本应该通过一个个人物和社会案件传达出的创作者意图。
聚焦社会问题要警惕脸谱化看看《unnatural》是怎么塑造人物的吧!石原里美饰演的美琴坚持着法医的职业操守,无论多么穷凶极恶的凶手都要依托法律手段将其绳之以法,而看似冷漠的中堂医生,才是更容易被感性驱动的人。他主张私刑,因为他不相信国家刑罚的作用。记录员久部的角色也颇有意思,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观众的视点,从一开始不理解法医机构UDI 存在的意义,到一点点承认并从心底里尊重法医这个职业。
而看了《清道夫》已经播出的前八集,观众会不由自主地去猜测,“清道夫”是谁?其实不难猜,我甚至在那个角色出现的第一个镜头就能判断出来。然后呢?一个个血腥但并不复杂的案子,能看到的只有丑恶人性,欲望、报复、宣泄,没了。
相比之下,《unnatural》里基本上每个案件水落石出后都有着深刻的社会反思,比如中学生帮助同学自杀后,策划出的“直播杀人”,用意在于反思校园霸凌;被消防员父亲视为“ 无用”却在火场中救人牺牲的儿子,不仅用法医学“ 洗刷”了“ 冤情”,更反思了人在社会评判标准下的多向度。
编剧聚焦社会问题,但对社会问题的呈现应该警惕脸谱化,哪怕在反转中反思和解构公众的刻板印象。尤其关乎司法案件的题材,私刑和法律,情感与伦理,才是不能动摇的核心。说实话,甚至不去评判演员的稚嫩演技,单是立意这一项就能给《清道夫》不及格。
职业剧需有更高的价值导向尽管职业剧不是科普专题片,一味讲专业知识会非常枯燥。但是,很多观众两部剧看下来,对法医究竟属于哪个系统管辖、通过什么途径入职都不清楚。比如《骨语》、《清道夫》里的女法医都是说指派就指派,《清道夫》还暗示着女法医陈诗羽是个关系户。而《unnatural》一开始就强调UDI是一个独立的组织,也适当地在剧中体现了和司法部门的关系以及资金来源等。UDI 的同事们往往也分工明确,主刀的、化验的、拍照的各司其职。并且无论是在案发现场还是在解剖室,都有一套严谨的操作程序。
尽管秦明的原型在接受采访时说过法医工作中对戴口罩、穿什么衣服等并没有太严格的规定,但看过《unnatural》的程序化操作,难免会让观众觉得国产剧中有失严谨。与其让观众越看越迷糊,不如大方通过角色来说说我国的法医学科和职业面临的问题。就像《unnatural》里,无数次提到日本法医学的发展困境在于,日本是发达国家里遗体解剖率垫底的国家之一。
总之,如果我们真的想拍出打动人心的职业剧,靠案例的堆砌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要看这个,普法节目例如《今日说法》的真人真事不是更丰富翔实?职业剧源于职业,优秀的职业剧更需要有超越性的价值导向。
作者:林中路(媒体人)
责任编辑:阿尔法酱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