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剧

港剧为何被时代抛下了车

字号+作者:CFPA影视 来源:CFPA影视2021-01-01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苍羊半佛仙人半佛仙人1近期,一部《香港爱情故事》让港剧暌违已久的再次登上热搜,上次港剧上热搜还是因为《法证先锋4》高开低走被骂上去的。我印象中最后'...

苍羊 半佛仙人半佛仙人

1

近期,一部《香港爱情故事》让港剧暌违已久的再次登上热搜,上次港剧上热搜还是因为《法证先锋4》高开低走被骂上去的。

我印象中最后一部称得上“火爆”的港剧,还是14年的《使徒行者》。

在这之后,已经很难再看到类似的港剧诞生,反观国产剧在这几年时间里逐渐逆势崛起,成为了国人观影中的主流选择。

当然,还有一些人直接去看美剧日剧。

2019年,TVB裁员10%,撕开的血口将被大众遗忘,港剧再次推到所有人面前,但除了感慨和惋惜,我们已经没有能力再改变什么。

港剧曾经称霸银屏三十年,但现在却在不知不觉中跌落神坛。

这是时代的幸运,也是时代的残忍。

2

大众对港剧的记忆,最早可以追溯到80年代。

那是一个遍地黄金,商业氛围,亚洲电视和TVB斗法的年代。

竞争,往往能成为优秀作品的源泉。

为了收视,两家电视台各出法宝,电视剧成为争夺观众的最大砝码,在竞争中,诞生了港剧的黄金年代。

亚洲电视台以爱国武术家霍元甲的生平为蓝本改编的《霍元甲》成为众多内地民众的启蒙港剧,其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至今仍是无数中年人士的ktv必点歌曲。

《霍元甲》余波未散,TVB的反击便已到来,1984年,《射雕英雄传》全国开播,成为两代人的记忆,影响了无数国人。

随后,《上海滩》、《万水千山总是情》、《陈真传》、《白发魔女》轮番上线。

TVB和亚视在那个双雄争霸的时代,祭献出了无数的佳作,一次次的刷新我们的认知,港剧在80年代达到了巅峰,成为内地80年代末的一大主流偶像文化的引领者。

随着亚视在与TVB的斗争中失势,电视剧开始减产,TVB独领风骚,成为了大众眼中港剧的唯一代言人。

《神雕侠侣》、《流氓大亨》、《义不容情》、《创世纪》、《陀枪师姐》、《鉴证实录》、《金枝欲孽》等佳作还在诞生,一家独大的局面似乎并没有让TVB走向衰落。

武侠剧,职场剧,古装剧、商战剧等不同类型剧的推出让港剧面对依然处在萌芽阶段的内地影视拥有绝对性的优势。

在那个商业、资讯均不发达的年代,得香江彼岸的那些港风男女是大众眼中最完美的情人。

不仅仅是大陆,即便是在东南亚乃至整个世界华人的华人文化圈,港剧都具有非常强大的影响力。

谁人不爱维多利亚港的风?

3

客观的说,港剧的强大,并不在于其“类型”的多,而在于其模式的先进。

模式的先进体现在:

1.整体效率更高。

和内地目前流行的这种影视公司拍摄、电视台采买的方式不同,TVB本身即是电视台,同时也是影视公司。

这让TVB的港剧在制作和上线的效率上有着极高的优势。

TVB拥有自己的全套制作班底,包括摄录灯光设备、签约编剧、演员、导演以及影棚和后期机房,覆盖从前期,到制作,再到发行和播出的全部流程。

所以TVB可以在一年内上线20部以上的电视剧,即便有成本更低的原因在,但这种极高的效率在现在看来依然堪称“恐怖”。

2.承袭自好莱坞的编剧特点。

港剧的故事架构、情节安排和人物关系都非常的强调戏剧化,在节奏快,噱头紧密的情况下会在有限的剧集时间内安排大量的高潮短段落,吸引观众。

在人物塑造方面,强调多元复杂,塑造立体感,人物之间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

像各种律政剧中,上一刻还在法庭上跟对手针锋相对大放异彩的精英律师,下一秒就可以在街头吃着牛杂,喝着冻柠茶,人物形象立体而不错位,也让人见识到香港那种特有的生气。

香港电视剧承袭好莱坞的同时,也注重与本土文化相融合。

港剧的剧多源于香港通俗文学,大多以香港或岭南文化为依托,其阐释的价值观普遍围绕务实、奋斗、积极的香港精神。

在经济上行的年代,这种精神就是大众心中最正的正能量。

3.独有的造星模式。

明星效应是港剧取胜的关键,港剧常启用大牌明星作为主演来提升收视率,明星常常会和电视剧进行深度捆绑甚至会专门为主演而修改剧情,以达到剧和人互相成就的目的。

同时,香港独有的造星模式也确保了永远有源源不断的明星能够被输送到影视圈中。

TVB的明星和艺人基本来自两个渠道,一个香港小姐选秀,一个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

香港作为世界四大娱乐之都之一,其港姐选秀,称得上是每年一度的盛事。

从80年代开始,港姐选举就已经是香港市民的热门话题,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香港商业社会的一个缩影。

赵雅芝、钟楚红、邱淑贞、李嘉欣、袁咏仪、张曼玉,无数女星正是通过港姐选秀才进入演艺圈,最终得以在港剧港片中亮相,进入我们的记忆中。

而TVB艺员训练班输送了众多熠熠生辉的影视巨星。

从TVB训练班毕业的香港演艺巨星有:

和许多演艺学校不同,TVB的艺人训练班招收标准极低,只要高中学历即可报名。

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吴君如、吴镇宇、任达华、古天乐等等,都是从这个训练班中毕业,堪称香港造星工厂。

和现在许多小生靠脸就能直接当主角不同,艺员训练班出来的演员往往需要长年在大量电视剧中跑龙套,只有刷够经验,被认可,才有上升的可能。

这无疑会刷下去很多人,但长期跑龙套演戏,一步步升级的机制也确保了演员演技得到磨炼,专业度过关。

同时,由于TVB在港剧市场一家独大,致使电视台方对演员有着绝对的议价优势,演员收入被电视台饭严格管控,片酬成本相比内地影视拍摄而言极其低下。

从整体效率,到剧情故事,到演员选角,再到成本控制,港剧模式的完整和成熟,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成为其制胜的关键。

但优势,有时候也是劣势所在。

TVB一体化的拍摄和对效率的要求,导致作品质量难以保证;

大量的本土化造星,在后期应对更大市场时,也容易水土不服;

另外对艺人的严格把控和薪酬上的压榨,也导致了大量艺人因为熬不下去,薪酬低下等原因而出走。

当时港剧极快的发展、扩张,让这些劣势潜于水底,难以显示。

港剧独有的模式,是其踏入巅峰的垫脚石,也是其走向衰落的祸根。

4

成熟的模式自然是港剧能够不断产出优秀作品的原因,但港剧能够风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港剧吃了内地市场的人口红利。

80~90年代,内地经济快速提升。

文化是经济的映射,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这种映射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具体表现在影视文化的改变跟不上经济的变革。

80年代,国内电视台、电影制片厂还没有完全市场化,主流影视剧要不就是古装历史剧,抗日剧,都市生活剧等偏老年用户的剧,要不就是以《西游记》《红楼梦》等四大名著为代表的传统文艺作品改编的电视剧。

其制作目的主要出于文化宣传用途,且影视作品的审美和选角偏好都非常的男性化,即便是唐国强老师这种传统演员,当年出道时也被冠以奶油小生的称号。

当时的国产剧,确实好看,但品类单一的情况下,再多的《西游记》、《三国演义》,看多了也会腻。

生产力有了,但娱乐消费不足。

这种不足正好给香港娱乐圈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模式上高度商业化、剧情上跌宕起伏紧张刺激,类型上包罗万有,选角上以俊男美女为主的港剧,面对此时的国产剧几乎可以说是降维打击。

而在大环境上,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大众对消费、金钱的渴望,作为对外窗口,经济发达的东方时尚之都,彼时的香港就是内地大众眼中“发达”一词的代表,是许多普通大众眼中的文化天堂。

潮流,很多时候都是自上而下的,是从发达地区,发达人群向大众传播的。

经济、文化双发达的香港,成为内地大众心中的应许之地。

而展现香港人生活,香港环境的港剧,就是彼时国人得以一窥香港面目的渠道。

那时的港剧是绝对的卖方市场,不是“它求着我们看”,而是“我们追着它看”。

港味文化风行一时,TVB达到绝对值上的巅峰。

可以说,无论是文化上,还是市场上,港剧的风行都是当时内地民众的需求红利喂出来的。

但这个红利到底能持续多久?

答案只有时代知道。

5

人口红利不只是受众,还有行业人才上的红利。

香港依靠对外窗口的经济红利,在人才资源上吃了内地的红利。

看一下香港影视文化鼎盛时期,其核心人才中有相当大比例的人,其出生地是在内地。

天王黎明,北京;

达叔吴孟达,厦门;

TVB男神林保怡,广东海丰;

金牌配角林雪,天津;

秦沛、姜大卫、尔冬升三兄弟,分别出生于上海北京;

三哥苗侨伟,舟山;

BGM战神黄日华,广东博罗;

国产圣诞老人徐锦江,牡丹江;

一打十甄子丹,广州;

女神杨恭如、张敏,上海;

火云邪神梁小龙,中山;

肥猫郑则仕,汕头;

冷面笑匠许冠文,广州;

天下第一武指袁和平,台山。

这些艺人、明星普遍是在上世纪,因为躲避战难、随家人迁徙、打工捞金等各种原因来到香港,其领域涵盖了演员、导演、编剧、武术指导等影视中的各个构成部分,成为香港影视界的一部分,共同创造了香港影视圈当年的辉煌。

行业上港剧依靠香港强大的经济吸引力,吃到了当时内地的人才红利。

但人才的吸纳依靠的是经济优势,上世纪的香港,是东方明珠,是对外窗口,是亚洲金融之都。

而今年的香港依然是,但内地有北上广深,人才有了更多的选择。

但无法吸纳各个地区的优秀人才时,仅靠香港自身700万人口的人力资源储备能否撑得起一个辐射全国的影视行业?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6

港剧的巅峰,在80年代,港剧的辉煌,在90年代,而港剧的衰落,则从00年代开始。

虽然从00年开始,港剧依然能打,依然产出了像《封神榜》《寻秦记》《金枝欲孽》这样的全国爆款。

衰落总是悄然而至,几部大热之后,似乎其他的记忆消失了。

时间缓缓向前,14年的《使徒行者》爆红全网后,再往后几年,大家发现好像再也没听到有什么新的港剧出圈了。

到19年、20年,TVB自己也发现了这些问题,于是开始推出《鉴证实录4》《使徒行者3》等一批吃老本的剧,企图以情感牌再回巅峰。

但颓势已然成型,强如TVB也无力逆转。

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个原因,来自于竞争对手的崛起。

港剧的强大,一部分客观原因来自于国产剧的弱势。

随着内地经济水平攀升,内地文娱产业也逐渐崛起,影视剧制作水平不断提升,类型也在不断的扩展。

内地各大电视台,开始减少港剧的采购量,增加对本土剧的采购,港剧在黄金时段播出比例下降,使得港剧的内地受众开始减少,尤其是大量的中老年观众。

除了经济和文化的崛起之外,内地在00年代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家用电脑的普及。

家用电脑普及、互联网时代到来,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使得年轻观众不再受电视台的限制,拥有了观看节目的自由选择权。

美剧、日剧、韩剧、英剧,在这时候开始,纷纷进入我们的视野中,在这些全球各地的不同剧集面前,港剧不论是题材还是制作水平都称不上是上风。

这很正常,大部分能够通过制作组,经过字幕组选取,翻译进入国内的,大部分都是当地的精品,一个地区的全部产品,必然敌不过全球的精品。

互联网,没有帮助港剧扩大受众,反而导致竞争对手增多,成为其衰落的另一个原因。

在电视领域失去了中老年观众的同时,港剧也在互联网上失去了年轻观众。

更讽刺的是,当年引领内地风潮的TVB港剧,却在自己地盘输给了国产剧。

2018年,《延禧攻略》被TVB引入并在黄金时段播出,竟夺得了2018年TVB的年度收视冠军。

《延禧攻略》在香港爆火,反映的正是港剧目前面临的困境:港剧已失去了对内地的文化辐射能力。

这也像极了两地的经济逆转。

7

港剧衰落的第二个原因在于,影视人才的流失。

互联网的崛起,给国内影视业输送了太多的素材。

就“IP”而言,国内影视改编,随便在小说网站找一个IP直接改编就行,这是素材优势,也是人才资源的优势。

互联网挖掘出了太多天才。

而与此同时,港剧的人才优势已经走到了尽头。

内地经济在崛起,国内影视已经非常发达,大家打工去的都是北上广深,演戏去的都是横店,没有人会再选择香港。

经济无优势,人才无输入,一个七百万的市场,怎么跟一个十四亿的市场比?

更糟糕的是,港剧人才不止没有增长,还在不断的对外流失。

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薪酬水平问题。

影视明星在国内的超高地位和极高的薪酬待遇,让影视成为一个人人向往的行业。

无数人在横店打工当临演,也不过是为了一个当明星的梦。

而在香港,这样的梦从一开始就是不可能存在,因为你在香港如果当上了港剧演员,收入很可能比普通上班族还差。

2018年,香港应届生的平均月收入是18677港元,一个普通保安的月收入大约是一万港元,而一个TVB三线演员的底薪不足500港元,月薪往往也就一万港元左右,和普通保安差不多,甚至更低,这还是建立在他有戏演,且一直接戏的基础上。

很多TVB演员都抱怨过TVB的薪资,但TVB对薪酬限制极高,并将之视为红线。

当年港版《西游记》为TVB带来了近两亿港元的收入,而作为主演的张卫健片酬仅为7万元。

在拍摄续集时,张卫健要求加薪,却被TVB直接封杀,并将主角替换成陈浩民。

2009年,TVB的黄金配角陈鸿烈拍摄时突发心脏病逝世,逝世前一周,其工作时长长达66小时,事件发生后,其家属曾经向TVB追讨抚恤金赔偿,但是被TVB以没有先例为由无情拒绝。

94年港姐冠军谭小环,在TVB工作20年后转行改行卖鱼蛋,第一个月的收入就是在TVB工作时的2倍。

薪酬低的常态,使得很多TVB艺人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辞职转行,或做起兼职以求养家糊口,而兼职收入甚至都高于他们做演员的收入。

而且,即便你做到了一线,收入也不见得有多高。

前TVB一姐佘诗曼曾表示,在内地拍三部戏的片酬抵得上TVB十年拍戏酬劳。

分摊下来,一个TVB的一线演员,月收入实际上跟现在北上广深一家大企业的基层管理差不多。

注意一线演员和基层管理这两个词。

和内地当红明星动辄几千万的片酬相比,TVB演员的收入显得无比穷酸。

这也造成了TVB当家艺人和制作人纷纷选择北上内地“淘金”。

人才开始逆向从香港输送到内地,这导致的结果就是,TVB无人可用。

目前TVB的一线男星,依然是陈豪、林峯、苗侨伟、马国明这一批堪称古早的艺人,其平均年龄已经接近五十岁。

港剧《宫心计2》上线时,全剧14位主要女性角色,平均年龄45岁。

这种大量高龄化的主演在内地影视业是不敢想象的。

人才的流失,使得TVB港剧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主角公用,配角重复利用。

几部剧来来去去都是那么几个主角,而配角常常在一部剧里演好几个角色。

最终使得港剧在面对“老戏骨配角+小鲜肉主演”的国产剧时,竞争力严重下降。

港剧演员确实演技有保证,但老戏骨和小鲜肉都是一种选择,有人爱看演技,有人爱看颜值。

国产剧给你选,而港剧没得选。

8

除了人才之外,渠道衰落也是港剧的另一个暴击。

港剧错失了互联网带来的渠道红利。

互联网的普及在受众层面上最大的影响是改变了传播的途径,而在行业层面上最大的影响则是改变了制作上的类型取向。

互联网将许多原本的地方影视拉到了同一平台上进行角力,但在带来更多竞争对手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市场。

2009年全国网民数量3.8亿,到2019年全国网民数量已经增加到9亿。

9亿的用户数,代表着的是千亿甚至万亿的市场。

在互联网普及之前,这片市场被地方电视台分割。

东北人看辽宁卫视;江浙人看江苏台、浙江台;北京人看北京卫视、中央电视台;广东人看广东卫视、TVB。

这是一种天然的地域划分。

但互联网、腾讯、优酷、爱奇艺的出现,让这一切成为了过去。

互联网将散布在全国各地的用户,被不同地方电视台辐射的市场,全部拉到了同一块屏幕前。

市场变得巨大无比。

这种市场的增大,跟30年前TVB港剧引入内地是不同。

过去,TVB只是地方电视台的资源提供方,是赚供应商的钱。

而现在如果一部影视剧能够全网热播,则直接收割了一级市场。

收视是钱,版权是钱,造星、融资、周边收入都是钱,这是互联网在这个时代对影视最大的红利。

但TVB错失了这份红利。

互联网固然打破了地域和阶层的限制,但在面对性别、年龄、地域、收入、生活习惯都不同的一群用户时,就想要打造爆款,必然要尽可能的满足全部用户,至少是大部分用户的需求。

只满足一部分用户的需求,就算制作再精良,剧情再用心,最好的结果也只能是“叫好不叫座”。

《乡村爱情》做得再好,硬塞给一群两广地区的人看,也是没戏的。

内地影视是怎么做的呢?

一种方法,弱化年龄、空间概念,主打强剧情、强IP。

比如以《白夜追凶》《法医秦明》为代表的悬疑、侦探剧;

以《花千骨》为代表的玄幻仙侠剧;以《庆余年》为代表的穿越剧;

以《琅琊榜》为代表古装剧;

以《延禧攻略》为代表的宫斗剧。

另一种方法,是以当下互联网为依托,主打互联网时代下,用户共有的焦虑、生活压力、内心阴暗面等话题,引起用户共鸣。

比如像近一两年出现的《隐秘的角落》、《我叫于欢水》、《三十而已》这些主打真实,现实,焦虑,黑暗面的新类型影视剧。

这些影视剧要不弱化生活气息,以强类型为主导,吸引用户;要不主打共鸣,引起全网共情。

而以类型剧起家的TVB,却拍不出这些新的类型剧。

TVB港剧的问题在于港味太浓。

在过去,这是他们的优势,因为香港是天堂。

在互联网时代,这成了他们的劣势,因为香港只是一个地方。

无论是现代剧、古装剧、仙侠剧、宫斗剧,所有的TVB港剧都带有一股浓重的港味。

家庭剧都是一大家子人围在一起打边炉,刑侦剧都是靠科技找不到线索,主角吃着饭灵光一闪就破案。

在已经看了二十多年港剧的观众面前,这种港味已经让人厌烦。

20年前,你有钱,我看你,20年后,我也有钱了,我没必要再看你。

港味一种从一种大众需求,变成了一些深度爱好者的小众需求。纯港味的港剧受众太窄。

港剧在港味严重的同时,还显得廉价。

TVB以往那种小作坊式拍摄模式,也成为了其自身的桎梏,过去TVB的套派模式是其高效率的根源,但高效率往往意味着质量难以保证。

在内地那些动不动投入上亿,各大明星云集,实景拍摄的高制作剧集面前,TVB一个演员好几个角色,背景一看就是塑料板的棚拍剧天然带有一股廉价感。

即便是和腾讯影业联合,全景实拍的的《宫心计2》,那种廉价感也依然挥之不去。

互联网在港剧面前没有引发任何的改变,而仅仅是作为其中一个分销渠道的存在。

事实上,港剧也曾经有过反抗和学习。

他们尝试改变港剧类型剧的固定,融入美剧等不同狙击的新奇设定,像《读心神探》的设定明显借鉴了美剧《别对我说谎》;

《踩过界》的人物设定则是借鉴了美剧《超胆侠》;

新剧《杀手》的杀手行业设定也是“借鉴”了电影《疾速追杀》里的杀手组织,基努里维斯都笑了。

先不说抄袭不抄袭,这种用别人的设定讲自己的故事的方式实际上是有一定的创新和融合的。

但这依然无法摆脱港剧“港味”太浓的问题,许多新奇设定到最后都沦为了纯粹的“设定”,而没有做好融合,其内在依然是港味剧。

没有涉及根本,改变就无从谈起。

在互联网时代下港味的港剧,或许注定走不出香港。

9

竞争对手的增加、人才的流失、错失互联网机会,这些是港剧衰落的直接原因,但根本上,则是香港作为经济文化中心地位的丧失,以及资本逐利的劣根性导致的不思进取。

真理只在导弹射程范围之内,文化输出只在拳头和钱能到达的地方。

普遍意义上的文化输出要不就建立在军事基础之上,要不就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

漂亮国好莱坞迪士尼输出全球,靠的不是上帝,是覆盖全球的导弹和军事基地。

日式ACGN文化输出全球,靠的不是菊与刀,是当年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一座城市能买下一个国家的钞能力。

港剧的崛起,靠的是当年香港得天独厚的经济优势,以及香港与内地大部分地区之间绝对的经济落差。

现在,香港依然是当年那个香港,但内地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内地。

内地经济文化的崛起和多元化发展,使得香港与内地之间那种巨大的差距被缩短。

经济优势的丧失,带来文化优势上的跌落。

典型的代表就是港片和港剧,可以看到,港剧的衰落和香港电影的衰落几乎是同时发生。

港剧文化的衰落,不是香港经济不行,而是内地崛起太快。

我们小时候之所以觉得港剧时尚、新潮、强大,是觉得港剧背后的香港时尚、新潮、强大,核心原因是那时候的我们对自己没有足够的自信。

随着我们底气的增加,港剧的魅力,则逐渐消去。

现在的香港,只是香港。

10

另一边是,资本的短视。

TVB不论是在模式上的重复还是演员使用率过高,根源上都源自一个问题:资本的逐利行为。

现在香港艺人、资本的北上并不是第一次,早在8、90年代,就有过大量香港艺人北上淘金,在这之后的98-2000年黄金期,也有大量的香港、台湾演员进入内地,产出各种两地合拍剧,香港演员和资本,甚至TVB自身都曾尝试过开拓内地市场。

但模式和语言上的水土不服,导致他们跟内的戏总是格格不入。

于是,香港资本开始撤出内地,并最终错失机会。

到2005年左右,内地剧开始逐渐走向成熟,资本运作,行业磨合、到具体制作都开始成熟化、精细化,新生代演员也开始成长,并由此发展处自己的套路。

到现在,内地剧无论资本、IP、类型还是演员,都绝非港剧可比,港剧在国产剧面前一败涂地。

资本逐利的劣根性,是TVB和港剧陷入恶性循环的根本。

本土就能赚钱,为什么要去内地?

老套路能赚钱,为什么要尝试新类型?

老明星能赚钱,为什么要冒险捧新人?

棚拍能制作,为什么要实景拍?

粤语都有人喜欢,为什么要学普通话?

资本赚钱要讲究投入产出比,要用最小的成本赚最多的钱。

每一次,它都做了当前的最优选择,用最少的投入,博得了最大的产出。

一次次当下利益最大化的选择,最终造就的是最终利益的最小化。

能躺着赚钱就没必要站着,但躺久了就站不动了。

只想赚眼前的钱,最终会赚不到钱。

11

当然,港剧虽然衰落了,但并未死亡。

亚视已经无力跟TVB争锋,但新的香港本土影视却在成长。

在香港新电视台和网剧的竞争压力下,TVB开始改变自身的制作方式,推出了《香港爱情故事》这部“反港剧的港剧”。

《香港爱情故事》用写实的手法,生活化的镜头,道出这座巨大的钢铁城市下,无数普通人的心酸压抑的日常生活,成为年度爆款。

在20年前,靠一部反类型港剧才能在市场博得一点份额的情况,在TVB出现是不可能出现的。

但在现在看来,这种不可能,才是正常状态。

一个城市的产业本来就不应该用来满足整个国家的需求,一个城市独领风骚的现象实际上是一种病态,病态的产生在于市场资源分配给了港剧太多的优势。

港剧的火,说到底也不过是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下产生的一种特殊现象。

是时代发展中,给一部分人赠与的“幸运”,当时代逝去,红利散尽,这份“幸运”也可能变成“残忍”。

当那些港剧演员,制作人,看着收视率对照表,看着互联网上国产剧的刷屏,看着,看着过去港剧的辉煌历史。

他们会不会也有点落寞和不甘?

他们会不会也希望,港剧从来没有像当年那么流行过?

但过去的都过去了,怎么拥抱未来,才是最重要的。

香港如此。

我们亦如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