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美剧《越狱》男主角之一,林肯的扮演者多米尼克·珀塞尔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确认第六季即将来临,并表示自己已经在温哥华隔离了两周。此外也有消息称,第六季原班人马有望全部回归!
由葛·艾坦尼斯等执导、保罗·舒尔灵编剧、温特沃思·米勒和多米尼克·珀塞尔等人主演的悬疑电视剧《越狱》共有五季,第一季于2005年开播,第五季于2017年结束。
作为国内很多剧迷的美剧启蒙,《越狱》在国内具有相当的人气,这次一得到第六季回归的实锤消息,粉丝们欢腾雀跃、奔走相告,该话题也迅速登上了微博热搜。
这部剧到底有什么魅力,令全世界的粉丝如此着迷?
2005年,《越狱》第一季在美国FOX电视台首播时就拿下了1050万的夏季档收视纪录,最多时有1800万观众收看,而尼尔森的收视系统显示,这个数字已经创下了电视淡季7年来最高的周一收视纪录。
在中国,当年该剧吸引了将近1亿3000万的人通过互联网下载观看,个人电脑还未被普及的男生们逃课去网吧也要追它,情窦初开的少女们课后花痴的对象也是男主迈克尔,这部剧就这样通过互联网在中国观众群中以几乎和美国同步的速度流行开来。
在豆瓣上,第一季有18万人评分,将近95%的人都给了4星以上的评分,说是“全民越狱”的时代也毫不夸张。
《越狱》作为一部有着极高知名度的美剧,在很多人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它之所以风靡全球、口碑爆裂,紧张刺激又让人欲罢不能的剧情是必不可少的,在Fox River那座遍布高墙铁网的监狱里,上演了一幕幕人生的悲喜剧,给观众带来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剧,讲述了温特沃思·米勒饰演的迈克尔为了救被人陷害入狱的哥哥林肯,计划越狱并成功逃脱,在逃亡生涯中再次入狱,最后收集证据以求脱罪的故事。
几个亡命之徒是否能够成功从监狱中逃脱,逃脱之后又是否会被重新捕获?这是剧情的最大看点。
比起《肖申克的救赎》、《逃出亚卡拉》等越狱影片,《越狱》里的手法要复杂得多,各种物理化学知识齐上阵,精疲力尽破解一个个“不可能”、惊心动魄战胜各方势力的勾心斗角。
尽管计划周详仍然历经曲折,观影过程中观众的心一直跟随剧情的走向而起起伏伏,你永远猜不到下一秒的剧情,每一集都持续让你提心吊胆,简直是比亲身越狱更刺激的体验!
这也令观众更加沉迷。在“越狱”过程中,既有善与恶的交织、正义与邪恶的对抗,同时不乏各种致命真实的打斗和惊险刺激的爆炸场面,让人热血沸腾!
不过,《越狱》之所以能得到粉丝们的追捧,除了有错综复杂的情节和扎实的故事框架作为支撑,更为重要的是剧中人性的体现。
亲情的羁绊:对你,我绝不抛弃
作为精英人士的迈克尔本可以尽情享受人生,不必走进危机四伏的监狱与各路人马斡旋,但是一场意外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为了救出自己蒙冤入狱的哥哥、为了感恩一直无私付出供养自己的哥哥,他只能以一身孤胆闯进Fox River的虎穴龙潭。亲情是他由良民转变为法外之徒的出发点,也是一直以来支撑他闯过重重艰难险阻的原动力。
作为犯罪类型的剧集,《越狱》没有一味描绘犯罪世界里有多么惊险,而是赋予主人公情感上的力量,这是它没有流于表面的成功之处,也是最能打动观众的地方。
亲情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即使现实世界中很少有人会有亲戚惹上“行刺美国副总统的弟弟”这样的罪名,但是我们都体会过亲情带给自己的力量。
比如在危难时,亲人会是我们坚强的后盾,帮我们遮风挡雨,同样的,我们也会以同等的方式来回馈亲人,危难时刻,坚定地伸出一双拖出对方的手。
迈克尔知道情况特殊,求助于司法系统已是无望,但他仍不愿放弃解救自己的哥哥,于是义无反顾地靠自己的能力去只身犯险。
这样的选择是无奈的,但是也值得我们反思,在司法体系中,怎样才能够用更加明确、公正的方式去保障普通人的权益?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也是有着启示意义的。
坚定的信念:爱的力量使我无畏
从进入那层层封锁、密不透风的监狱开始,迈克尔的心中就一直有一个信念:救出自己的哥哥,一家人得以团圆。
很多时候,他的处境几近让人绝望,但是他从来没有选择过放弃。主演温特沃什·米勒有着深邃的绿色眼睛,明丽有神,令人过目不忘,但其眼神中的“坚定”,更是这部系列剧集中一以贯之的。
人因为有信念而得以勇敢,才能在再高的山峰面前都敢于登攀。面对困境,人难免要心生恐惧,很多人也会因此畏葸不前。
但是有了信念,就像是力尽筋疲的探险者找到了可以依靠的手杖,人们才能够在恐惧的时刻,去克服想要逃避的心理,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哥哥林肯所在的监狱是全美国安保程度最严格的,想要将哥哥从中解救出来,自己又孤立无援,难度可想而知。
主人公迈克尔将监狱地图以纹身的方式刻于背后,几乎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式的九死一生、身心经受血与火之历练的绝处逢生,最终才完成了解救哥哥的任务。
信念是很多影视作品当中的主题,比如《血战钢锯岭》当中,主人公不愿意违背自己的信念,从一个施暴者变为保护人,践行了人道主义精神。
再比如国产谍战影片《风声》,主人公对国家的信念支撑他们熬过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在恐怖阴影下扬起信仰的风帆,至死都没有泄漏机密。
信念的力量是伟大的,在任何一个时代,无论是风调雨顺的和平年代,还是战火纷飞的黑暗年代,信念所迸发的光芒都极其耀眼,甚至可以说,正是它照亮人性的黑夜,引领人类文明一直延续至今。
将强大的信念感拍的真实、震撼、感人,也成为这部作品能够打动人的魅力。
人性的复杂:若有选择,我也想做个好人
人性是复杂而多样的,如果选取形容词来描述人性,恐怕难以穷尽。影视作品中,假如某一个人物身上只有单一特点,那么很容易让观影者觉得这个人物过于虚伪,与之产生距离感并且难以被打动。
在《越狱》中,无论是“正义”的一方还是“邪恶”的一方,人物的内心其实都有过挣扎,很少有极善或极恶的人物,这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使这些存在于虚幻影视空间的人物与现实中的人物有了更多的贴近,而不是流于形式,成为一个空有其表而无思想内涵的纸片人。
监狱是特殊的社会,身处其中的人有着各自曲折离奇的故事。
尽管他们的行为准则有时无法用正常的思维去衡量和判断,但是他们的很多行为仍然是探索隐秘人性时极佳的参照系,尤其是在体现社会对人的塑造和影响方面,体现了社会教化的重要意义。
尽管主人公是为了追求正义而深入险境,但是越狱这一行为本身触犯了法律,也是站在了社会秩序的对立面。那么怎么看待主人公的行为,也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在《越狱》当中,人性的复杂是引人入胜的,即便是监狱里面穷凶极恶的罪犯,身上也有着宝贵的人性闪光点。比如黑帮老大阿布鲁奇,作为前任芝加哥暴徒首领,手段残忍、杀人如麻,是Fox River监狱中最声名狼藉的罪犯,即使这样,他也有不伤害幼童的原则,有着将仅有的家产留给妻子、不允许手下拿来替自己解围的责任和担当。
还有部分本来代表正义的美国国家公职人员,其实早已经站在了公平正义的对立面,他们的龌龊,甚至比那些罪犯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最后锒铛入狱的美国高级官员就是典型之一。
也有的人在经历了重重考验和思想转变之后,形象发生了360度大转弯,比如那个凶恶的狱警贝里克,趾高气扬、贪财好色,本来似乎也是一个反派角色,但是他被迈克尔和其他人感化,在水道当中他作出选择,自愿用自己的生命来完成对于其他人的守护。
在监狱这种弱肉强食的极端情境里,人性的善与恶都被放大,在这里,对于弱小者的欺凌是再正常不过的,犯罪分子践行着丛林法则,将“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演绎到极致。
主人公迈克尔在来到这个环境之后,并没有让自己的人性发生扭曲。
在第一次越狱时,他带上了背叛过自己的嘻哈小偷,这是出于他的于心不忍,也展现了他的善良。
他当然知道自己这只越狱队伍每增加一人便增加一份风险,自己和哥哥逃出生天的可能性就会减弱一分,但是他还是按照自己内心的声音做出了选择,并且为那些间接因自己而受到伤害的人感到非常愧疚。
可以看出,《越狱》中塑造的人物非常深刻,这是它能够成为经典的重要原因。
说到这里,我想以其中的两个人物为例来谈,一个是T-Bag,另一个是有着轻度神经病的海威尔,同许多观众一样,这两个人物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和特别的印象。
T-Bag无疑是该剧中最具争议性的角色,这个角色十分复杂、张力十足:令人发指的案底、异于常人的性取向、言行乖张、狡猾残忍......初看令人憎恶,再看不由得心生同情,接下来就是情不自禁地叹服。
这位连其他作奸犯科者都不齿的“低级生物”,在第二季的时候,对于他的呼声却越来越高,莫非是作为观众的我们心理变态,或是三观不正?
当然不是的,在此不得不夸一下编剧,他并没有把人物简单地塑造为善或者恶,而是有故事有思想有情感的有血有肉的人。
这部借用越狱这个框架来诠释亲情、友情、爱情、希望的作品,光看情节已是扣人心弦,再看人物又各个饱满立体,看剧的同时将自己代入人物的人生,在理解人物的同时,我们甘愿屏蔽掉他们的犯罪背景,更多关注其性格、行为、心理活动、成长历程,及人物之间的关系、矛盾、冲突和人性等,让我们借由同理心的慷慨,移情到了这些可怜可爱又可恨的人物之上。
正如Robert Knepper评价自己演的角色时说的,T-Bag就像一个深邃黑暗的谜团,他影射着每个人内心的恐惧和潜伏着的渴望。
剧里的每个囚犯都有其犯罪背景,T-Bag确实做了一些极端的事情,也许他的特别之处在于,他足够聪明足够可怜也足够可恶。T-Bag没有厉害的出身背景,也没有令人生畏的身材和形象,相反,他既弱势又矮小瘦弱。尽管如此,他在短短两三年内成为纯净联盟的头目,玩牌技巧“全美国只有五个人能和他抗衡”,略施小计两次从众人手中将巨款独吞;既善于揣摩他人心理、有着强烈自我保护意识,又深谙威逼利诱的手段、富于调虎离山的智谋,还有按照自己的标准去生活的自在和洒脱;甚至更迷人的,你时常能从他嘴里听到或幽默或尖酸刻薄的话,一时之间“绝顶聪明”“调情高手”“真相帝”“可爱诙谐”都成了他的魅力。
相比智商超群的结构学工程师迈克尔、训练有素的政府特工马宏,T-Bag没有深厚的教育背景,其智慧仿佛是与生俱来的,又或者,残酷的生存竞争给了他太多试炼。
回忆篇中,他居家温柔善良的一面更是令人感到既意外又遗憾,我不禁设想,换一种出生和成长经历,是否他也能成为好男人好丈夫好父亲?
确实,臭名昭著的T-Bag经常做“下三烂”的事:恋童癖、凶悍残忍、不择手段,似乎是一个人人得而诛之的极恶之人,但是身边的人又有谁向他施以善意?哪怕是自己的父亲,都成为伤害他最深的人,他的错,只是让你觉得他错了吗?
如果有这样一个男人,无论你怎样出卖他、唾弃他,甚至亲手把他送进监狱,他还是对你有情有义,即使背叛全世界也绝不会背叛你,甚至倾其所有只愿回到你身边,你会不会感动?如果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愿意为了你放下屠刀,重新做人,你愿不愿意接受他?
可惜编剧没有给他这个如果,他悲催得很彻底,没有希望可回头。
有时我们关注犯罪,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为了讨论个人善恶的问题,而每一个人的毁灭,其实社会和家庭都要承担很大的责任。
也许光靠一个女人的爱情,并不足以让T-Bag这样十恶不赦的人从此洗心革面,但是只有希望,只有爱,是让人迷途知返的光芒和力量。
海威尔一角是8个越狱的人当中,我觉得最干净、纯粹的人。海威尔原是一位在数学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博士候选人,紧张的研究使他开始表现出明显的精神疾病的症状,尽管海威尔声称他对自己杀死熟睡的父母的罪行没有印象,也没有解释杀人动机,但他确实成为监狱精神病区的犯人了。
所谓纯粹,他的越狱完全是为了“越狱”,没有任何其他现实、情感或功利原因。所谓纯粹,他的出逃没有策划,只是骑了一辆自行车、穿越了几条马路、来到了离监狱只有四小时车程的地方。
所谓纯粹,对于未来的生活他并没有目标,只是着迷于一幅画着美丽的荷兰的油画,他才想要去做点什么。所谓纯粹,他的杀人没有蓄谋,只是因为帮一个女孩教训她酗酒的老爸。
什么样的人是“正常人”,什么样的人是“好人”,谁又能制定这个标准呢?
最后海威尔在诱导之下跳楼自杀而亡,落地那一刻,眼神依然注视着那副画着美好的荷兰的画,我愿意相信,那干净、纯粹的力量已带领他到达像荷兰一样美丽的天堂。
当然,一部成功的剧集,少不了演员精湛的表演,我们还要感谢这些优秀的演员,他们真是把角色都演活了,充满了魅力。
正如主演在谈及塑造剧中人物的心得时说的,不要在演一个坏蛋时就只按照坏蛋的通俗路子去演,而是尝试着让他充满魅力。
事实证明,他们的演绎确实使得这些角色形象更加充满吸引力。
从镜头语言来看,《越狱》中有很多人物的面目特写,透过镜头,观众仿佛直面这些人物,即便没有台词,也能够直观感受到他们的情绪起伏。
除此之外,大幅度的远景镜头充分将空间视野的纵深体现出来,比如针对监区上空的航拍镜头,给人一种紧迫感和精神压力。
我们之所以喜欢《越狱》,因为里面每个角色都是立体的、有温度的,他们会冒险、会愤怒,会软弱、会算计,也会不顾一切。
他们面对生与死的坚定抉择、面对困难与腐败的顽强不屈,才反映出人性最复杂最美好的一面,即使是以暴制暴,我们依然在其中感受到了温情。
这样的电视剧,又有谁不喜欢看呢?
五季《越狱》,已经成为一个经典的影视IP。虽然拍到后面,由于剧情延伸和发展的需要,情节由原来的跌宕起伏变得漏洞百出,像许多名剧一样,它终究没有逃脱烂尾的命运,但是仍承载着许多剧迷的期待和情怀。
尤其是对很多人来说,《越狱》几乎已经变成一种情结、一个时代的标志。
主人公曾在剧情中走向死亡,这不是凉薄的设计,是社会普世价值观的期许,是作为影视工作者的正义。
而我们爱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勇敢、他们的深情,他们的结局也曾经给许多粉丝们心中留下遗憾,希望新一季的剧情将会很大程度上弥补之前剧集烂尾的不完美,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粉丝们心中的遗憾。
究竟要看过多少故事,我们才能明白:天堂与地狱的一线之隔,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