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到美剧“黄金时代”的代表,一定绕不开它——
《广告狂人》
16座艾美奖以及5座金球奖,只看这份成绩单,《广告狂人》便足以和《黑道家族》、《绝命毒师》等经典剧集一起进入电视圣殿。
它们均创造了极其罕见的反英雄形象,而《广告狂人》的特别之处不仅在于它的编剧技法更趋近于文学,每一集都像是短篇小说,还因为它的剧情推动也不走惊人反转这条捷径,而是依赖角色的性格推动,最终为观众呈现出一幅别具一格且无法复制的60年代风情画。
《广告狂人》的完结,似乎也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一
本世纪初,马修·韦纳就写下了《广告狂人》的试播集,并拿给《黑道家族》的主创大卫·切斯看,希望他能向出品《黑道家族》的HBO 推销这个项目,HBO没有接受,随后韦纳又找了FX,可事情仍然毫无进展,直到AMC的出现。
AMC 全称American Movie Classics—— 美国电影经典,本来是放映老电影的有线台。AMC那时正好想做一个契合自己风格的原创剧集,本剧60年代的时代背景设定正中其下怀,但出人意料的是,《广告狂人》让AMC声名鹊起,在口碑和收益上都远远超过他们的预期——他们本来只是想做个好剧,并没指望它赚什么名声和钱。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风起云涌:美军介入越南战争、约翰·肯尼迪遇刺、嬉皮运动、马丁·路德·金遇刺、人类登上月球……
科技、政治、文化发生着巨变,但人们爱《广告狂人》显然不仅是因为这些事件曾牵绊美国乃至世界的神经,剧集像织一条华美地毯那般将这些大事件或明或暗地交织在一起。
《广告狂人》2007年开播,一共七季,时间横跨整个60年代,我们能明确看到女性社会地位的崛起,佩吉·奥尔森从最初唐·德雷柏的秘书,成长为广告文案,如剧中所说,她可能是麦迪逊大道(Madison Avenue, 著名广告公司聚集地,剧名Mad Men中的Mad正是Madison的缩写)上第一个成为广告文案的女性。
琼·哈里斯,从一开始的办公室主管,一跃成为公司合伙人,中间的挫折与艰辛不足为外人道。
而唐的妻子贝蒂从模特转变为家庭主妇,她一生都因囿于家庭而忧郁困苦。然而编剧韦纳不想把女性崛起描述得多么辛酸,他以旁观者的视角,对于女性的牺牲和遭受的不公报以同情,但绝不是申诉。
二
《广告狂人》对于60年代的想象也并非凭空而来。
编剧韦纳说,该剧的灵感来源是一个朋友,他在911期间正经历一场离婚,同时在曼哈顿的金融业工作。
两三天过去了,他问起那个朋友进展如何,对方回答:“能说什么呢?还是要离婚,还在办理。”这听上去和60年代一点关系也没有,但韦纳说,他意识到他完全有能力写一些人如何经历和体验历史。
《广告狂人》顺势而生。它的初衷不仅仅是一个还原当年布景和氛围的时代剧,还要展现人面对历史时的感觉,人的处境、人的本质。对照我们当下所经历的世界性的疯狂,观众都能从剧集中汲取一瓢,反思当代的人类境遇。
主角唐(乔恩·哈姆 饰)的问题,从始至终都是本质的哲学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往何处去?
开始的时候,他兢兢业业地营造好自己来的“身份”——唐·德雷柏,曼哈顿最成功的广告创意总监,秘密是该部分的一大主题。然而他发现,即使已经如此成功,事业家庭情妇三不缺,他仍然很难获得生命的意义,因为他始终被过去所困扰。
不可为外人道的历史,成为他不得不正视的议题。当他在好时巧克力的客户代表面前说出自己“长大的经历”时,客户目瞪口呆,因为他完全可以省略这部分。
正视过去只会给他自己带来麻烦。所以在该剧的后半部分,唐开始尝试做自己,但自己是谁?他从来都不知道。自我认同的缺失和那个动乱时代紧密相扣,人们想找到自己,找到自由,但它们在哪儿?没有人有答案。
从唐的出身背景,或许可以解释他的迷失。
从小无父无母,经济大萧条时期在妓院长大并受到性启蒙,贫穷、自卑贯穿他的童年,50年代参加朝鲜战争又彻底将他的人生路径翻转。
和他的创造者韦纳一样,他沉迷于酒色。试想把唐放在当代,虽然前因不同,他的迷惘和他感受到的虚无同样成立,这也是《广告狂人》历久弥新的价值。
三
有什么是看完《广告狂人》后令观众久久难忘的呢?
不是唐的结局,而是他那么龌龊的人却让你恨不起来;
是玛丽莲·梦露死了整个公司都哭成狗;
是唐的女儿莎莉在楼下邻居家撞见爸爸跟别的女人亲热,接着又在颁奖宴会上发现爸爸现任妻子(继母)的母亲正在跟爸爸的同事干难以启齿的事……
细节和氛围是人们喜欢《广告狂人》的原因,绝不仅仅在于主人公抽烟、喝酒带来的负罪的愉悦感,还因为它借由时代背景牵引出的情绪,笼罩在整部剧集之上,让剧集显得愁云惨淡。
即使在剧集后半部分唐决定面对自己之后,频频出现在加州,那里的海滩、阳光晃得人睁不开眼,视觉上更加鲜亮,但整部剧还是被一种深沉的忧郁笼罩,这是《广告狂人》的自带属性,一种忧郁的诗意,有时甚至是“向死而生”。
无论是唐给夏威夷做的旅游推广创意带来的第一印象,还是他在读的但丁《地狱篇》,都能让人把唐和哈姆雷特式的困境联系起来。就像仰慕贝蒂的男青年对她所说:你看上去是那么深沉的悲伤。
没错,即使贝蒂一如既往顶着她格蕾丝·凯利式的优雅金发,即使她什么也不缺,但她的悲伤却始终挥之不去。这是她的个人属性,也是社会环境带来的结果。
她家境无忧,嫁做人妇后还像任性的小女孩,一言不和就要闹脾气,即使如此,她仍然不能当面质问她的丈夫唐是否出轨,而只能通过自己的心理医生间接传达自己已经获知的信息,她的自尊只能如此迂回地保留,因为一旦离婚,她失去的将会更多。
很多观众因为她性格固执讨厌她,但我个人觉得创作者寄予了这个角色深刻的理解,她是该剧让我最为动容的女性角色,比佩吉、琼更甚。
她最终漠然接受了自己患绝症的现实,给莎莉的信让人潸然泪下:即使走到最后,她也要保持自己一贯的优雅发型,穿着自己最喜欢的淡蓝色雪纺长裙。
她对女儿说,你的人生将会是一趟历险。由于时代和选择的局限,她将自己所没有经历的生活,全部寄托在女儿身上。
四
《广告狂人》塑造的每一个角色都可以让人共情,人物关系的发展也遵循逻辑,而不是仅仅出于逆转剧情的需要。
唐英俊潇洒,女人纷纷拜倒在他格里高利·派克式的西装之下,这是他外貌带来的特权——韦纳也承认这点。
戏份仅次于唐的佩吉,视角极为重要,因为剧集一开始,她作为新入公司的秘书,是一个“旁观者”,观众跟着她,进入这个世界。
剧集对这个世界极具文学性的细腻描摹,很可能会将部分观众挡在门外,但一旦踏入这个门槛,它会让你无法自拔,同时优雅地保留它的诗意。
每一集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章节,看似没有关联,甚至带有实验性质,但整整七季后,当观众回看时才意识到,他们所倾心关注的人物经历了多大的变化:
唐和梅根的第二次婚姻似乎让他焕然一新,但他又重复着过去——和邻居妻子出轨,因为重复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佩吉在事业上缓步提升,造型(包括其他女性角色)也随时间而变化,但她的爱情难以寻觅。
琼虽然渴望爱情,但她接受了自己是一个以事业为重的女强人。
观众最讨厌的皮特,却是韦纳倾注了很多心血的角色,观众讨厌他的自私自大,但这正是因为他最像我们自己。在Burger Chef餐厅吃饭的时候,他俨然已是唐和佩吉家族的一员。
罗杰·斯特林,也许是剧中最大智若愚的角色,他继承家业纵情声色,他天真而又世故,浪漫又不失幽默,更像一个完美伴侣。
他的乐天和唐形成了鲜明对比。但他并非完全不负责任的人,当他想要从社区里解救避世的女儿时,身为父亲的责任感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有他在意的东西,他比唐更清楚自己是谁,自己要什么。
唐对女性穷尽追逐,但他跟佩吉、琼两人却维持着微妙的柏拉图式关系。
唐是佩吉的导师、秘密的守护者,佩吉对唐也从仰视到视为朋友甚至竞争者,两人在对方那里获得一种深刻的、知己般的抚慰,这种关系在全剧乃至生活中绝无仅有,故弥足珍贵。
唐对于琼向捷豹老板出卖色相愤怒而不解,但现实有它自己的逻辑维度,即使后来琼投票要把唐驱逐出合伙人队伍,也非常合乎现实情理,因为唐已经让她赔了很多钱。
虽然这个情节被观众厌恶,因为他们一直很喜欢琼这个角色,不愿意相信她会做出如此举动,但韦纳说,这正是《广告狂人》的诉求,让现实自己说话。
如今的广告行业已不能与60年代同日而语,即使在《广告狂人》中,广告的形式也完成了从文字到图片到电视广告分镜头的变化,单纯的广告公司正面临严峻挑战,因为商业巨头都开始内设广告部门。
剧终的可口可乐广告,是那个时代广告业的至高辉煌,同时也昭示着时代的落幕。无数个唐·德雷柏,以及无数个佩吉·奥尔森,将重复《广告狂人》中发生在麦迪逊大道的故事,而《广告狂人》则将不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