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导演曾开过玩笑,称和制片人合作是件体力活儿,因为磨合起来很辛苦。但我想,朱振华一定不在这个行列,因为采访中他告诉我,内容层面,他从不喧宾夺主。
文、编辑 | Zed
排版丨Pessoa
从《匆匆那年》到《最好的我们》,再到当下热播的《棋魂》,小糖人接二连三出品的高分剧印证了他“内容先行,放手去干”的理念。只不过,朱振华不想把旗下的剧狭隘定义为“青春剧”,对他来说,青春能代表的绝不仅仅是年龄,其实还可以是一种精神状态。所以,有着如年轻人般冒险精神的朱振华做了个大胆的决定,改编日本知名IP漫画——《棋魂》。
这一次,他又“赌”对了。
01
漫改很难
不谈恋爱是立项初衷
麻辣鱼:《棋魂》这部剧很容易让人想到同时期推出的《后翼弃兵》,当时怎么想到去找这个题材ip来改编?
朱振华:《棋魂》我小时候看过,是日本的一个经典漫画。我们前期调研时发现里边儿有一个点和我们想做的事儿不谋而合,就是它没有谈恋爱,没有女主角,故事的拓展空间让我们很兴奋。
当然,做剧有很大的风险,爱奇艺对创新非常支持,我们也一直想在青春剧里面找一种边界的突破,就去做了。
麻辣鱼:关键是您之前也看过。
朱振华:对,第二个是,我们想在本土化中生产不一样的东西。
麻辣鱼:日本也曾把自己的IP改毁过。
朱振华:漫改真的很难。
麻辣鱼:真人版《银魂》就是个典型案例(笑)。
《银魂》原版与真人版评分对比
朱振华: 漫改的难度在于它跨次元,在于它的艺术逻辑和表达方式。比如,你需要在一副画里边儿去找空间,找到一个表情后面的故事,它(漫改)需要你打开更大的视野和想象力。
第二方面牵扯到围棋本身,我们研读以后发现中国有对应参照,因为围棋源于中国,但是大家平时很少关注中国围棋,所以这个参照物给我们提供了信心和底气。《棋魂》虽然有虚构,但同样有基于中国围棋历史的部分,且每一盘棋局都是真的,这也是大家看完这个戏不觉得假的原因。
故事开篇选择的97年,小标题名叫《回归》,里边儿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是代表棋魂的褚嬴再度回归,第二层指香港的回归,第三层则 是讲中国近代围棋在那个90年代末期陷入低谷,然后迎来后边儿一波新高潮。
02
冷门题材同样可以激发共情
高口碑依然免不了被寄刀片
麻辣鱼: 我看你们专门请了围棋专家进行指导。
朱振华: 对,包括中国棋协、中国围棋队都给我们全程提供了很大支持,剧里有专门的致谢名单。
麻辣鱼: 刚才您说到时间那个背景很有意思,就是香港回归那段,我看网上的讨论很有意思,除了那三层意思,为什么偏偏选择这个时间点?
朱振华: 剧中有讲到围棋的普及和年轻棋手的出现,且篇幅不轻,是因为当时的围棋联赛和新兴技术(网络)的确挖掘了这些新人,都是有真实故事可以参照的——包括中国定段赛年龄放宽。
麻辣鱼: 您刚才也说过,我们生活中其实对围棋文化的了解不多,有没有考虑过这种相对冷僻的题材改编存在风险?
朱振华: 我觉得不会。因为不管是下围棋还是做任何工作,其实都会面临一样的事儿。你要坚持努力地做这件事儿,你要去找到自我,你要执着的去为热爱的事情奋斗,这种情感和价值观层面的东西不会因为你选择什么而被改变。
《棋魂》 一个非常核心的逻辑就是“魂”,褚嬴和时光努力为自己的爱好寻求突破,那个执着就是一种执念,是贯穿整个戏的核心。里边儿有一句话:你是围棋的人生还是有围棋的人生?一字之差,却截然不同。
麻辣鱼: 一些主题和内核其实是共通的。
朱振华: 对,就像你看《后翼弃兵》,我完全不懂国际象棋,但我看的时候还是觉得很燃,会被她打动,不过它是另外一种完全类型片的做法去做。《棋魂》作为国产剧来讲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所以回到你刚才的问题,是不是下棋其实不重要,哪怕是足球这样的热门项目,对我们写戏来讲都没差别。
《后翼弃兵》
麻辣鱼:当初这个剧播出的时候,你对它未来的口碑预期和现在是一致的吗?
朱振华: 我看完成片后,觉得这个片子值8分。不过老实讲,我和导演也不会过于看重它,因为结果是过程自然而然的一个终点,只要过程问心无愧就够了。至于外界的好评,我觉得算是额外奖励吧。
麻辣鱼: 尽管口碑良好,难免还是会被一些原著党拿来比较,这方面有困扰到你吗?
朱振华: 我觉得正常的抒发很好,毕竟不可能一件事儿做到让每个人都说你好,只要本着交流目的理性拍砖,我们都是拥抱和欢迎的,但是恶意的、极端的,对自己或对其他人都不负责任的行为,我们坚决反对。
麻辣鱼: 既然聊到非议,褚嬴的服装播出以来一直很受关注。
朱振华: 其实我们在创作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如果你看过漫画,会发现它整体而言非常还原。只不过大家觉得既然在中国翻拍,为什么弄一个日本的风格,但实际上不是这样,我们其实也在服装里加入了中国的传统元素,但又不能丢了原著的味道。
我们去拍南北朝的时候,会特别注重写实,包括褚嬴当年的着装和礼节。不过考虑到整体背景是架空的,又不能做得太实,还是要保留虚幻的部分,所以我们最终选择在接近原著形象里边儿找一个中间值。
03
青春剧永远有表达空间
迷你剧是趋势,但转变需要时间
麻辣鱼:这次的小演员很有趣,尤其何嘉嘉这个角色,非常讨喜。当时怎么想到找他们的?
付伟伦饰演的何嘉嘉
朱振华: 这些都是导演的功劳,他在里边儿客串演了个和尚,刘畅本身就是演、导俱佳,他在驾驭演员的表演和调教表演方面很有一套,这方面他很专业。
麻辣鱼: 您没有参与筛选?
朱振华: 没有,完全交给他。我们已经合作过三部戏了。
麻辣鱼: 从这次的《棋魂》,到更早的《你好,旧时光》和《最好的我们》,您此前说过小糖人(公司)不会止步青春题材,但你们的确在这一块做得非常突出。
朱振华: 青春题材的框架很大,比如青春指什么呢?指主角年轻的时候吗?还是你表现的状态呢?我不想去限定它,去找打动人心的故事和人物就OK了。
麻辣鱼: 大部分青春剧很容易陷入死循环。排除环境的限制,青春剧还有哪些角落你觉得我们没有讨论到?
朱振华: 还是要看故事是否打动人,这是我们选择任何项目的出发点。类型也好,市场也罢,都只是项目研发过程中帮我们降低风险的工具,而不是本末倒置,把它当成唯一的创作目的。
麻辣鱼: 年轻人身上还有哪些特质是你想去表达的?
朱振华: 太多了。从古到今,他总有感动你的那个东西。
麻辣鱼: 当初有考虑过把《棋魂》做成一个迷你剧吗?现在的体量其实挺费时费力的。
朱振华: 没有。首先有个观影习惯的问题,另外还得根据剧本大纲来操作,硬撑也不行,浓缩也不行。大家都说美剧好,其实美剧在中国还是一个小众市场。
麻辣鱼: 怎么说?
朱振华: 你仔细去看美剧的播放量,大多数美剧的播放量其实还是偏高教育层级的人群。
麻辣鱼: 这倒是。
朱振华: 但是对我们主流的电视观众来讲,得有个过程。未来的趋势会越做越短,以此培育的受众会越来越多,但肯定不是一夜之间。
麻辣鱼: 短剧的优势在哪?
朱振华: 从创作方来讲,我们更愿意做短剧。但是我们的工业体系不支持这件事儿。比如,电视剧是按单集提成给你算,一个场景用十场的预算,戏精致了,但对应的成本也水涨船高。集数成本和单集成本都要往下走,同时精品意味着一些场景你肯定不能写,得去做一些特别痛苦的取舍。
麻辣鱼: 甚至会影响还原原著的精髓。
朱振华: 对,受制成本的因素很大。
04
技术变革无法替代人性表达
乐观是公司生产好内容的基因
麻辣鱼:今年因为疫情关系,大家泡网络上的时间越来越多,从网剧层面来看,您觉得今年相较以往,网剧市场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朱振华: 首先,故事移动化(手机观看)肯定是个趋势,不管有没有疫情,网剧的市场占比一直在上升。
另外,技术的革新让所有的视频的传播越发便利,信息的接收成本更低了,形成一次信息传播的大迁徙。长视频在这里边儿作为一个分支,也在适应和转移,大趋势上来讲,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
麻辣鱼:形式的变化也深刻影响了观众的接收模式。
朱振华:对,很多平台的剧现在可以倍速播放、即时回看、以及弹幕互动,人们的观影习惯其实已经发生了巨大裂变,对制作方来讲,我们肯定要适应这种新变化。网剧其实也在随时调整。
麻辣鱼:现在直接出了一种类似养成类游戏的互动剧,强调让观众选择故事线。
朱振华:我觉得不管互动也好,其他的方式也好,随着技术的变化,可能有各种可能性,但哪种是主流,我不知道,就像弹幕发明出来那一天,你会想到弹幕会影响一代人吗?但无论技术怎么变,人性不变,故事就讲不完。
麻辣鱼:一些投资人比较看重市场和回报,怎么应对这些?
朱振华:你去做一个好作品,总会开花结果的。这其实是特别水到渠成的事儿,所以我不会过多往这方面想,你老想着那个结果,基本上过程也做不好。
麻辣鱼:这几年网剧给人的感觉是越来越敢拍,会不会是有平台优势加成?
朱振华:没有。和电视剧一样的审查制度。
麻辣鱼: 非流量演员是不是会变相刺激内容的变革?
朱振华:行业的变革其实来自于创新,这一点亘古不变。爆款说到底还是因为它让人意想不到,或者出其不意,但本质而言都是创新。
麻辣鱼: 现在搞创新挺难的。
朱振华:各种维度的,比如一些剧用一句话的容量去探讨当下命题,我觉得本身也是创新。创新不一定是颠覆,创新可能就是一个小维度的突破,不一定能带来爆款,但是没有创新就一定没有爆款。
麻辣鱼: 现实题材是您感兴趣的部分吗?
朱振华: 我们的作品其实背后包含的逻辑都是现实主义的,我觉得剧不承担纪录片的功能,我不太希望在一个影视作品里边儿去探讨过分严肃的命题,至少不是以一个特别苦难的姿态。
麻辣鱼:不端着。
朱振华: 我们希望聊的问题都是严肃的,但是我不希望以一种苦难的姿态和面孔去聊一个严肃的命题,因为作为影视作品,作为一个大众传播的载体,它还是有自己的价值,传达力量不需要那么悲观。
对于小糖人来讲,我们选择在困难里边儿撒点儿糖,在现实里给点甜蜜,以笑对世界,笑对苦难的逻辑去做东西。很多事儿是那样的,你看世界怎么样,世界就是这个样子,你看这个世界是苦难的,世界就是苦难的。任何一个命题都有无数个解读,小糖人选择以乐观姿态去看,这是我们的基因。
麻辣鱼:这种基因会影响你后续和不同类型导演的合作吗?因为有的人的确更擅长悲剧。
朱振华: 我们首先要去找到一个统一的价值观,影视创作是团队协力的事,个人观点可以多元,但创作层面的价值观要与公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