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剧

央视良心纪录片,吊打百分之九十美剧,拯救剧荒的你

字号+作者:沙漠也能侃娱乐 来源:沙漠也能侃娱乐2019-09-10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可我们真的了解手术的发展史吗?血腥,离奇,怪诞,可怕也许会第一时间在你的脑海中浮现。所以在那时对于手术的要求就一个字:“快”。“劝人学医,天打雷劈”一直'...

可我们真的了解手术的发展史吗? 血腥,离奇,怪诞,可怕也许会第一时间在你的脑海中浮现。

所以在那时对于手术的要求就一个字:“快”。

“劝人学医,天打雷劈”一直被各大网友挂在嘴边。

但是医生这个行业又是我们不可或缺的,无论是真实还原医患关系的《人间世》;还是讲述女性生育问题的《生门》;亦或是聚焦临终关怀的《生命里》。

这些纪录片在展现医生救死扶伤的伟大职业精神之外,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之脆弱。当我们被疾病所困扰之时,外科手术便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

可如果我说它还很有趣,你信吗?

《手术两百年》

02

03

八集结束,豆瓣9.4高分,评论区留下的全是清一色五星好评,甚至有人看完了会有学医的冲动,

《手术两百年》也填补了我国医学科科学纪录片创作的空白。

剧组历时3年,全球12国取景,拍摄到重要的医学博物馆、医院和医疗研究机构,采访50多位国际顶级专家。

以此呈现手术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展望,记录科技历史的变化,展现人道主义的光辉。

01

曾经的“三无时期”

顾名思义,“三无时期”就是:无麻醉、无止血、无消毒。

现今全球人类平均寿命71.6岁,但100年前,人们还只能活到31岁左右。这和很多因素有关,医学的进步和外科的兴起是其中重要一环。

中世纪的神学要比曾经的医学在人们看来要更为靠谱一些,可神职人员偏偏不能见血,因此那时候的理发师便是最合适的“操刀手”。

没有麻醉剂,医生便选择敲晕、灌醉的方式让病人减少疼痛。

可效果却微乎其微。

而李斯顿因为手速快,被公认为“伦敦第一快刀医生”,他最快的一次截肢手术仅仅用时28秒。

他有一个著名的手术,因为动作太快,切掉了助手的两根手指,和病人的部分生殖器…….助手和病人因失血过多和感染而死,一位现场的旁观者被当场吓死。

这是手术史上唯一一次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三百的案例。

直到19世纪中期,一位牙医因为忍受不了拔牙时病人的尖叫,在宠物狗和自己身体上做实验,才发现了具有麻醉功效的乙醚。

也是幸运,如果手帕不是自动滑落,可能麻醉剂的发展还要再晚许多年。

而到了今天,麻醉师要担当的职责不仅在于为病人减除疼痛,还需要担起监测生命体征,保证病人苏醒的职责。

他们是当之无愧的生命守护神。

如果说麻醉剂是让你感受不到疼,那么曾经的止血方式可真是痛上加痛。

公元2世纪开始,人们便用烧热的石头灼烧血管来使血液凝固。这个方法一直延续到中世纪,只是后来石头变成了专门的烙铁。

当时的情况就是没有麻醉的情况下,滚烫的烙铁直接按在伤口处。(想想都觉得疼)

幸运的是历史总要不断向前发展的,1536年,一位医疗理发师的儿子帕雷成为军医,这一情况才得以改变,他在日记中提到,自己放弃使用烙铁,用特质的钳子将动脉抽出,再用线将其结扎。

这一伟大发明大大地减少了失血率,造福了全人类。接下来便只剩下最后的消毒了。

曾经的手术场景是这样的。

如果说他们去参加舞会,我都信。时髦的燕尾服、体面的着装下,隐藏着人们对威胁感染的无知。

不带口罩,不穿手术衣,没有地面清洁,没有空气消毒,更没有皮肤消毒。并且手术过程和表演一样,甚至会出售门票,好奇的人均可参观。

藏污纳垢的手术室,是许多病人术后感染的根源。因此当时的欧洲术后死亡率都是出奇的高。

巴黎60%,苏黎世46%,柏林34%...

在这样的手术室中就连手术刀划破了手指可能都会不幸去世。

消毒可以说是毫无概念可言,如果你要洗手,他们反而觉得你格格不入。

所有的发展都是立足在前人的牺牲之上,在医学上则更为明显。

“ 伟大的先驱 ”

医学的每一次进步,都来自医生与科学家对真理的坚守、不断尝试的勇气,甚至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有人“心血来潮”,把导尿管插入了自己的静脉,一直推到心脏的位置。这一冒险的行为,他一共做了9次,奠定了后来心血管介入技术的基础。

可在当时,这被医学界认为是简陋而危险,是哗众取宠。这名医生,终其一生也没能再参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

如果说仅仅只是科学上的阻碍,我想这些伟人都是足以忍受的,可是当他们在新事物的发展中,除了这些,还有传统势力的抵制和迫害。

第一个发现感染问题的人,是在维也纳医院担任妇产科医生的塞麦尔维斯。

他提倡自己所在病区的所有医生在接生前,必须用漂白粉反复洗手,这样就能极大程度的减少产妇的死亡。

明明是极其简单的行为,却被其他医生所嘲笑——只要洗手就能解决问题了,这是什么废话?

然而现实却是,正是这样的“废话”,却真正降低了产妇的死亡率。

可他却被其他医生嘲笑、排挤,最后悲惨地死在了精神病院里。

第一位实施移植手术的医生塔利亚科齐,被人咒骂,死后遭到弃尸荒野的惩罚。

开创微创手术的医生被说成侮辱医学界,被公众和同行嘲讽排斥,丢掉了工作......

第一批研究X光的医生们每天暴露在高辐射环境下。有人细胞组织坏死、有人患癌,最后,他们几乎全部牺牲。

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因此退缩。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坚持,终将迎来光明;他们所经受的痛苦,能够让病患少受点罪,能够挽救生命,为后来的医学发展扫清障碍。

而我们之后的发展也的确是站在了这些巨人的肩膀上,才让医学越来越好。

“生命就是奇迹的开端”

只要还活着,奇迹便有可能发生,而医生也在一直坚守着让病人更有尊严有质量的活着的初心。

1954年,一个罹患先天性心脏病的10岁男孩生命垂危。当年,他的主治医师采用了一个疯狂的方法完成手术:用志愿者的心脏为男孩持续供血。

因为这个勇敢的尝试,男孩得救了。

当年的男孩,如今已经白发苍苍、儿孙满堂。

他说:我以健康的身体,完成了很多想做的事,我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拥有我想拥有的一切。

或许,因为他曾经死里逃生,才如此珍惜生命。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患有癫痫两岁的帅帅即将接受手术,这场手术可以用不可思议来形容。

在不伤害大脑其他部位及其功能的前提下,医生将切掉帅帅左脑中出现病变的部分,这是外科手术中创伤最大的一类手术。

而这样的神经外科手术在 20 世纪初还是无法想象的。可是如今我们立足在巨人的肩膀上却将这个奇迹完成了。

这个小生命如获新生,右脑将逐渐取代他被切除部分的功能,也拥有了展开他美好而绚烂的人生画卷的机会。

这何尝不是生命奇迹呢?又何尝不是一场奇迹的开端呢?

我们的身体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的疾病应该如何治愈……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些问题一直是推动人们认识自己身体的重要动力。

而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类的关怀,也让更多的医学工作者们不断突破极限,推动着医学不断地往前发展。

从野蛮到文明,从黑暗到曙光,这条路从不平坦,却有无数先驱勇敢拓荒。也许还有更多的困难等待克服,但我们无疑走在了正确的路上。

每攻克一个难题,都有无数个体重获新生,无数家庭得以团聚。

每当此时,我们总会感慨生命的奇迹从未凋零,可在感慨之时也请不要忘记这些为了我们的生命不断奉献的先驱们。

也请为了他们为了自己和家人好好爱自己。

文章作者 / Wonder

配图 / 《手术两百年》

光看可不行,关注我们解锁更多娱乐趣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