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剧

《权力的游戏》烂尾:如何毁掉一个大IP?

字号+作者:平原公子 来源:平原公子2019-05-15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万众期待的美剧《权力的游戏》第八季开播以来,口碑已经掉到了历史的最低谷,无厘头的剧情发展,慌乱潦草的人物结局,前后矛盾的主线,已经让许多观众无法忍受了'...

万众期待的美剧《权力的游戏》第八季开播以来,口碑已经掉到了历史的最低谷,无厘头的剧情发展,慌乱潦草的人物结局,前后矛盾的主线,已经让许多观众无法忍受了。

如今,第八季第5集已经播完,长途奔袭了7季的夜王成了笑话,“凛冬将至”的预言变得毫无意义,足智多谋的小恶魔智商下线,作为主角的雪诺在关键时刻毫无存在感,失控的丹妮莉丝火烧君临城......每一个角色都在崩坏,似乎编剧再也不考虑逻辑和文学的问题,为了尽快终结这部剧,他们肆无忌惮开始了“剧情杀”。

两位编剧大概不记得当年是怎么找到马丁老爷子苦苦哀求、软磨硬泡、死缠烂打才买下版权的。大概不记得当年《权力的游戏》前三季上映时,众望所归,口碑爆棚的样子。那时候,它是当之无愧的神剧!

马丁老爷子就把结局给了两位编剧,结果这2DB就开启了放飞自我之路。从第六季开始,我们就见识到了这部神剧莫名其妙的崩坏之路。

网友们调侃道:“不愧是我看上的剧,烂都烂得如此惊世骇俗!”

这一回,不满的不仅仅是观众、书迷,就连《权力的游戏》的演员们都公开表示了不满,詹姆-兰尼斯特的扮演者尼可拉·科斯特-瓦尔道吐槽道:“我们不是没有提意见,可是他们说:”我们才不在乎你的意见呢,你是演员,好好念你的台词就行.....“

这些年,HBO的美剧模式,创造了许多著名的大IP,也毁掉了不少大IP,是非功过,可能很难说得清了。

美国影视产业的历史向我们证明,随着资本和资源的不断配置、大浪淘沙,整个影视产业早就迎来了工业化,制片人中心制也早就到来。好莱坞电影和美国影视剧,走的就是强制片人道路。制片人中心制的核心,就是所有作品都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商业逻辑和投资回报做考量。

这样的好处是——资本化、市场化运作下,可以最大限度挖掘原创文艺作品的价值,让其成为超级大IP,比如电影《哈利波特》系列、漫威的《复仇者联盟》系列。但它的坏处也在渐渐显露,过度的商业化,让制片方对IP进行竭泽而渔的压榨,为了流量而过分迎合市场需求,为了高回报而早早榨干作品的价值。

这就导致,所有的产品,都变成了”美剧逻辑“下的工业化产品,无论是曾经饱受好评的《越狱》、《行尸走肉》、《神盾局特工》,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烂尾的道路。电影方面,《变形金刚》类的产品一而再再而三地口碑扑街。

制片人和编剧完全以商业价值为导向,不尊重核心观众和粉丝群体的意见,乃至于毁掉一个大IP,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这就是”工业化“在影视剧方面过度化的表现。

《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前三季开篇之所以能够吸引观众的眼光,就是因为它”不落俗套“,没有走HBO美剧的通俗路线,让普通观众和书迷,都能领略到维斯特洛大陆上的家族兴衰、权谋战争、人心冷暖、世态炎凉。看起来像主角的,有主角光环的,随时随地都会陨落,看起来不起眼的,却有可能在残酷的政治倾轧中生存下去。这其实来自于马丁原著的魅力,是属于文学家的神奇。

但由于马丁老爷子的原著只写到了第六部,原著跟不上电视剧的进度,所以就授权两位编剧自行拍摄大结局。但编剧创造力不足、逻辑不严谨、急功近利、试图尽快结束剧情的毛病全部暴露了出来。原著剧情确实有着”出人意料“的特点,但编剧们画虎不成反类犬,过度使用猎奇的笔法、”强行剧情杀“的人物命运出力,导致第七季、第八季变成了一地鸡毛。

现在,我来教大家如何毁掉一个大IP,比如说,你可以找一个实力很强、但名声不显的作家,资本运作,砸钱把版权买下来,然后做出一两季质量不错的剧集,把口碑吵起来,圈养一大批忠实粉丝,潜移默化告诉他们——”是我们捧红了这个大IP“。

然后,就是拼命水剧情,拍个七季八季,圈钱成功之后,果断急流勇退,砍掉所有培养出来的剧情、人物、支线,迅速终结整个故事。

就像《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这个大结局一样,其实还可以更简单一点,比如当年马伯庸写武侠小说,实在写不下去,就弄来一颗天外陨石,把故事里的主角、配角、男人、女人、正派、反派全部消灭,强行大结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