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剧

豆瓣9.1分美剧《黄石》带你还原充满传奇色彩的西部牛仔真实面貌

字号+作者:丹宁笔记 来源:丹宁笔记2019-03-28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牛仔裤之于牛仔,就如达顿家族身上的Y字烙印之于达顿家族一样,是一种专属的“徽章”,一种身份的象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不久前刚结束的《黄石》(Yel'...

「牛仔裤之于牛仔,就如达顿家族身上的Y字烙印之于达顿家族一样,是一种专属的“徽章”,一种身份的象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不久前刚结束的《黄石》(Yellow Stone),它是继《西部世界》后近期热度很高的美剧(虽然在国内较冷门),在豆瓣评分9.1的美剧可不多见。

《黄石》是近年值得一看的西部题材美剧,由著名导演泰勒·谢里丹自编自导,第一集就获得了“梦回美国电影黄金年代”、“比《西部世界》更西部”的高度评价。

泰勒·谢里丹作品:《边境杀手》、《赴汤蹈火》、《猎凶风河谷》。

《黄石》主要讲述的是一场美国最大牧场拥有者达顿家族与土地开发商、印第安人之间的领土斗争,和谢里丹以往执导/编剧的影片一样,走得是硬派风格。

基本上整个第一季都是铺垫,埋下不少精彩的伏线,群像角色也刻画得很鲜明,不断推动故事发展,为第二季剧情走向定下基调。

关于具体剧情小编就不多说了,毕竟网上随便一搜就一大堆,对于还没看的人来说,也不便剧透。

撇开故事情节不说,这部美剧所包含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有牛仔文化、印第安文化,有家族兴衰、商业竞争、权力斗争、政治博弈。。。如果你本身就是西部片爱好者,这部剧可以说是相当吸引。

达顿家族的大家长约翰·达顿本身就是一名牛仔,《黄石》也和其他西部片一样,展现了西部牛仔阳刚威猛、机智勇敢、沉着冷静的一面,但真正的牛仔是什么模样的呢?

牛仔的真实面貌

西部片对牛仔的刻画充满着浪漫传奇的色彩,但现实中的牛仔与影片中潇洒自由、我行我素的牛仔形象截然不同。

《黄石》这部美剧在某程度上反映了真实牛仔的另一面,牛仔不过是美国历史上特定时期一个特殊的劳动阶层,主要从事围拢和长途赶运,生活既艰苦又肮脏,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所以牛仔通常都有随身携带枪支的习惯。

在漫长艰辛的赶牛过程中,西部牛仔们不仅要经受饥渴的考验、暴风骤雨的袭击,还可能会遭到印第安人或蒙面强盗的打劫,因此他们必须能吃苦耐劳,同时还要机智勇敢、沉着冷静,以应对途中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故和危险。

赚钱?那是牧场主的事。牛仔在换一套新的衣服、饱餐一顿以后薪水就所剩无几了。

但作为开发西部的拓荒者,在这种艰苦环境下锤炼出来的开拓奋进、热情无畏的牛仔精神,正是美国精神的内核所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

牛仔也自然成了美国历史上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

牛仔与牛仔裤的关系

虽然在汉语语境中,牛仔与牛仔裤仅有一字之差,但其实西部牛仔中的牛仔,与我们所说的牛仔裤中的牛仔是两个概念。在英文世界里比较容易分得清楚,西部牛仔是指cowboy,牛仔裤是指jeans,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事物。

牛仔(cowboy)即为赶牛人。

在18至19世纪的美国西部拥有广袤的土地,自然成了肉牛的天然饲养地。

19世纪60年代,火车冷藏车厢的发明,使得牛肉能够长途运输而保持新鲜,美国东部各大城市的市场都向西部牧场主开放。

在此背景下,自然也需要大量的人去驱赶和照管牛群。

于是,牛仔成了盛极一时的职业。

他们有些是来自中西部农场的小伙子,有些是寻求冒险的英国人,有些是东部想脱离父母独立的年轻人,还有叛变的士兵、原是奴隶的黑人、印第安人和来自边境的墨西哥人,他们被称“马背上的英雄”,为西进的人开辟了道路。

牛仔装中的“牛仔”,即jeans所代表的是一种由denim(丹宁)面料制成的服装,一般指裤子。

牛仔裤的诞生其实和cowboy并无关系,但多亏了cowboy的形象,才令牛仔裤开始被国人熟知。

关于牛仔裤后来的“故事”,烦请查阅文章《你一定不知道原来Levi 并非牛仔裤的发明者,带你穿梭牛仔裤的前世今生一探究竟》。

虽然西部牛仔和牛仔裤之间并无实质性的关联,但牛仔裤能打破阶级壁垒,从卑贱的身份跃进时尚领域,西部牛仔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由于好莱坞电影及相关文学作品的艺术加工,使得西部牛仔成了粗犷野性的代表和浪漫主义的化身,象征着美国的开疆历史、西进扩张运动和开国神话。

好莱坞电影就是当时的潮流风向标,它对时尚的影响可谓巨大深远。

在20世纪20、30年代,好莱坞每年能制作100部西部片。

那时的好莱坞就像是这个时代的抖音、Instagram,所有新奇、有趣、离经叛道的事物都会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cowboy是美国广为认同的文化符号,深深融入美国人的精神生活;而cowboy的服饰打扮,不止在美国乃至世界各地,都深入民心。

西部牛仔最典型的装束:头戴墨西哥式宽沿高顶毡帽、腰挎柯尔特左轮连发手枪或肩扛温彻斯特来复枪、身缠子弹带、穿着牛仔裤、皮上衣或束袖紧身多袋牛仔服、足蹬一双饰有刺马钉的高筒皮套靴、颈围一款色彩鲜艳的印花大方巾。

而在西部牛仔装备中,令人最印象深刻的无疑就是牛仔裤了。

好莱坞大量的西部影片推动了cowboy文化,也使牛仔裤在美国家传户晓。

西部电影的流行导致东海岸的人纷纷模仿cowboy的穿着打扮。

当时的大众对这种西部地道的服装非常痴迷,也是从那时开始,牛仔裤成了西部抢手的纪念品,慢慢从低下阶层的工作服演变为普通人穿着的休闲服装,并逐渐形成一种潮流文化。

其实早期的西部牛仔常穿的并非牛仔裤,而是光亮的皮套裤或耐磨性较好的麻质裤。为了弥补这些纤维织物的缺陷,cowboy们往往在裤子外再套穿配件,用以保护cowboy们的腿部和裆部。配件多以牛皮材料制作,和马靴、马鞍相配套,相成我们印象中牛仔的野性形象。

而对cowboy来说,最重要的装备,一个是牛仔帽,一个是领巾。

牛仔帽来源于墨西哥牛仔们常戴的一种被称为“斯特森”式的宽檐高顶毡帽。这种帽子顶部向下凹陷,两侧帽檐稍稍往上翻翘。除了戴起来显得潇洒干练外,还可以抵御烈日风霜、雨雪狂沙,还是现成的水瓢、饭碗、枕头。

而色彩鲜艳的印花大方巾也是牛仔们形影不离的必需品。大方巾的底色比较单一,主要是红色,也有蓝色和黑色,上面印有色彩鲜艳的各种小图案。

大方巾被称为“西部牧区的旗帜”,用途十分广泛,早期被用以洗脸、擦汗、御寒、遮挡灰尘和传递信号,受伤时还可当作急救用的绷带,后来以一种纯装饰的形式留存下来。

听说牛仔死后,同伴会在其脸上盖上一块他生前最喜爱的方巾,以慰孤寂。

牛仔们的穿着打扮完全是为了适应马背上的艰辛生活,虽然他们勤劳勇敢,但远不像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那样,拥有各种理想品质的高大形象。

牛仔裤在cowboy着装文化中的出现,实际上是比较后期的事了。

利维·施特劳斯(Levi Strauss)为淘金工人专门开发了带铆钉的牛仔裤后,很快变成为了西部矿工、铁路工、伐木工、拓荒者的首选工作服。

而这种穿起来精神利索、潇洒不羁的牛仔裤,也令cowboy们心仪无比,纷纷效仿。

穿上牛仔服的cowboy能更好地适应西部气候和工作环境,因此,后来牛仔裤、牛仔衬衫、牛仔夹克便成了cowboy们的穿戴必备品。

牛仔裤散发着美国人心之向往的“自由独立”、“勇于冒险”、“性感迷人”等词句所特有的气息,它在美国西岸广泛流行的时期恰恰也对应着美国西部牛仔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于是,牛仔裤就成了专为牛仔们而设的特色制服,也成了具有鲜明美国精神的典型服饰代表。

随后,好莱坞电影将一批又一批身穿牛仔裤的牛仔英雄推向银幕,使人们逐渐树立起一个坚定不移的观念:cowboy的标配就是牛仔裤。

好莱坞掀起的这场蓝色风暴,不仅席卷了美国,也渗透到世界各地,影响了全球的着装文化。

由于jeans进入中国的时间较迟,并且jeans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流行,很大程度上基于美国文化的输入,而这当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就是西部牛仔形象。

身穿jeans的西部牛仔形象因好莱坞电影而闻名于世,大家可能就理所当然地把牛仔穿的裤称为牛仔裤,jeans的中文“牛仔”一词也因此而得名。

其实西部牛仔的时代是非常短暂的,大约缘起于19世纪60年代,止于19世纪90年代末期,在美国历史上的存在不过短短30年。

因美国西部开通了铁路和公路,传统的畜牧业受到冲击,cowboy文化逐步式微。但牛仔裤并没有随着西部牛仔衰败而消失,至今仍散发出恒久魅力,吸引着数千百万人的心。

牛仔裤所蕴涵的多元化、取之不尽的社会意义、时代精神和普世主义,使其成为上至总统,下至街头流浪汉都能从中找到适合自身身份的最佳服饰。

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种时尚产物能像牛仔服一样,跨越年龄、性别、阶级、宗教、国籍等,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喜爱。

牛仔服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似乎和各个时代的产物都并无绝对关联,而是因其本身的耐磨特质与风格百变的属性而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即使再过百年仍会是必备的潮流玩物。

- end -

原创文章,严禁转载。

版权归公众号丹宁笔记及作者克莱尔所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