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年揭晓的美国电视行业最高奖项一一第85届艾美奖上,动作类电视剧《反恐24小时》(又称《24小时》)一举拿下剧情类最佳剧情、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三项大奖而成为全场最大赢家。
推出第一季之后,它就被誉为最令人兴奋和最具有原创性的电视连续剧。
《纽约时报》更是认为该剧是至今为止表现反恐题材最好的电视连续剧。到目前为止,该片已热播了六季,创造了惊人的收视率。据美国收视调查公司iNelsen的统计数字显示.第五季第1集的收视人数达到了1700万人,同比2005年广受好评的第四季更有11%的增长。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其能够维持如此恒久的魅力呢?
该剧除了采用了新颖逼真的叙事手法和扣人心弦的情节设计外,还表现出浓厚的意识形态倾向。这种通过影像把美国“9.11情结”准确传达出来的方式正是该剧收视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美国在后“9.11”时代的主题就是反恐。《24小时》就是反恐时代下的产物。
影片中的反恐任务没有交给现实中的美国国家安全局或者是国防部.而是虚拟的CTU(反恐小组),单从组织名称上就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
从题材表现来看,后9.11时代背景更加突出。《24小时》涉及“9.11”之后当下世界的主要事件:伊拉克战争、核电站危机、因特网攻击、毒品贩卖、生化危机、神经毒气、反恐协议等。
该剧通过杰克·鲍尔经常回忆其卧底经历,重温了伊拉克战争;在2001年的9.11事件中,恐怖分子飞机撞向五角大楼,第二季中便出现了CTU总部被炸;9.11事件中,美国情报部门已得知恐怖袭击的情报而没有采取及时的预防措施,而在《24小时》中杰克·鲍尔也事先通知了CTU被炸的消息,只是因为政府部门部分高官的官僚作风和为了找到袭击敌国找理由而未能幸免;当恐怖分子寄给国会参议院议长信件时.《24小时》中便出现了关于生化危机和神经毒气的恐怖袭击;因为半岛电视台经常播出人质被劫事件的镜头,《24小时》则完全照搬这种镜头上演了一出机动部队劫持恐怖分子家人试图通恐怖分子说出核弹的下落的好戏;而当朝鲜向世界宣布核爆成功后,《24小时》更出现了核科学家努马尔可以帮助法耶德安装核弹的危机;当希拉里正式参选2008年总统大选并风头正劲时,即将播出的第七季便把曾获托尼奖的女演员彻丽·琼斯安排在女总统这一传统男性职位的宝座上。
虽然福克斯的总裁一再强调《24小时》创作注重的是戏剧性而非政治性,但是,从这样举不胜举的例子中,我们实在无法忽略其浓厚的政治色彩。
因此.《24小时》的每一季都在重复上演着上一年与美国相关的重大事件。可以好不夸张地说,世界和美国发生了什么,《24小时》内就出现了什么样的内容。《24小时》已经成为一面镜子.反射出当下现实世界的真实景象。通过对现实的模拟,实现了情节和主题的真实化。《24小时》作为社会生活的形象化反映,以想象的形式和个人英雄主义化解了现实矛盾。也正是在这样一个回避现实的过程中,观众获得了暂时的心理自慰,成功实现了影片的叙事内容与观众的观影心理的弥合。《24小时》就是通过这一系列与现实事件联系紧密,但又力图回避现实的手法表现出了其意识形态倾向性。这种既迎合美国政府又投民众所好的操作模式是该剧成功的巨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