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剧

近期最惊喜美剧, 下架前赶紧看!

字号+作者:影剧屋 来源:影剧屋2017-08-22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现在美剧的竞争程度到底有多激烈呢?除了几大传统电视台每一季都能拿出不错的作品,亚马逊、奈飞这些网络媒体也都在憋大招,接着就连拍自然纪录片Discovery'...

现在美剧的竞争程度到底有多激烈呢?

除了几大传统电视台每一季都能拿出不错的作品,亚马逊、奈飞这些网络媒体也都在憋大招,接着就连拍自然纪录片Discovery频道也来做美剧了。

这是Discovery频道的第一部美剧,一直靠着口碑和质量行走江湖的Discovery频道第一次出手,肯定质量也不会差。

这部美剧叫做《追缉:炸弹客》(Manhunt: Unabomber):

现在豆瓣评分8.7,看的人不多只有700多一点:

IMDB上评分7.9,烂番茄上新鲜度达到89%

第一季出了四集,楼主已经追完,决定安利给大家。

这部美剧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在上世纪美国出了一个声名昭著的炸弹客Theodore John Kaczynski(简称Ted)。

从1978至1995,在近20年里,他策划了16起炸弹凶杀案,导致3人死亡,23人受伤。

他第一次引起FBI关注是在1979年:他在一架从芝加哥飞往华盛顿的波音727上放置了一枚足以把整座飞机摧毁的炸弹。后来炸弹因为时间计算失误没有爆炸,飞机紧急迫降才阻止了悲剧的发生。

虽然做了不少大案,但是17年里,他小心谨慎没有留下一点线索,FBI追捕了十几年毫无所获。

没有人知道他到底为什么要寄出那些炸弹,大部分都是寄给在航空公司、大学、计算机公司的教授、员工;

也不知道炸弹会什么时候寄出——在1987年之后他突然停了6年没有动作,在1993又重出江湖。

一个神秘的炸弹客,搞得整个美国上下人心惶惶。

这部剧要讲的就是在1995年,FBI如何最终把炸弹客拿下、双方斗智斗勇的故事。

和大部分侦探剧不同,这个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发生在1995年的追凶剧没有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也没有天才神探,更加没有什么一个转身就能发现的重要线索

事实上,在长达17年的作案中,FBI只发现了凶手的2个破绽

一次是在布置炸弹时,被目击者看到,留下了一副画像。

一次是在他寄出去的信件中,留下了“打电话给nathan R”的印记:

但是这两个破绽也没用,一副画像无法确定凶手;至于那个印记,他们追踪了2年,搜索了全美国上万个叫nathan R的人,结果发现,原来那个印记根本不是凶手而是《纽约时报》的实习生留下的。

辛苦追了十年,几百个FBI探员连一次接近凶手的机会都没有

在这个时候,炸弹客又发出了他将袭击飞机的声明。几天后,他又给纽约时报发消息说,之前那个声明不过是玩笑。

到底要信哪个?

他说开玩笑是为了让大家放松警惕,还是说那个袭击警报真的是一个玩笑?因为一封声明而被紧急关停的洛杉矶机场到底什么时候能重开?

几个办案经验丰富、身居高位的FBI高官,被玩得团团转。

办案的突破口出现在一个刚刚进入FBI的侧写员Jim Fitzgerald身上。

侧写员要做的是分析凶手的人格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甚至性格,以缩小嫌疑犯范围。

怎么做到?

既然完全没有一点可用的法医证据,那就从炸弹客提供的唯一东西入手:他每次策划炸弹前后给纽约时报寄去的信件。

Jim发现每个人在写字时,会留下“语言指纹”,譬如说当你在文字中出现方言时,就可以体现出你是哪里人;

又或者是,Jim发现炸弹客的信件里从未出现过朋友、家人等相关词汇,说明他生活的环境可能是孤立的:

另外,炸弹客发布的宣言中没有一点错字,他行文流畅;使用的是70-80年代博士论文的格式,由此推断他曾经受过高等教育,并且年龄至少在50岁以上。

此外,凶手的炸弹总是完美无缺,甚至一点细缝他都要把它隐藏起来;

Jim由此断定炸弹客智商超群、自视甚高而且十分看重自己声誉,他绝不会在告诉纽约时报不会在机场放置炸弹之后,再出尔反尔。

FBI在Jim的建议之下,重新开放了LA机场。

正如Jim所说,炸弹客没有发动袭击,一切平安无事。

正是在炸弹客的信件与宣言中的一字一句中,Jim慢慢拼凑出一个完整的凶手人格画像。

这个过程被扮演者Sam Worthington(《阿凡达》的男主)刻画得细腻真实、又煎熬抓人。

因为他并没有一个清楚的方向,更没有一套科学固定的范式。他需要把炸弹客的信件翻来覆去看几十遍,试图找到一点点的蛛丝马迹。

观众跟随Jim一起,看见凶手的形象慢慢浮现,这个过程实在太爽了。

特别是,这个过程还是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Jim Fitzgerald 当年就是追捕炸弹客的核心侧写员。

后来,2007 年他从 FBI 退休,还担任了 CBS 长命犯罪剧 Criminal Minds《犯罪心理》的技术顾问,之后写了本书《 A 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Mind》,这本书也是本剧情节的来源之一。

除了追凶,这个剧还穿插着另外一条线。

那是在1997年,当炸弹客被抓到之后,Jim还要想尽办法让他认罪

因为虽然在炸弹客家中搜到了大量的作案证据,但是并没有现场目击者看到炸弹客行凶。

也就是没有最直接的证据可以定罪。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炸弹客走上法庭做无罪辩护,那么就存在被翻盘的可能性,炸弹客可能会被释放。

最保险的是拿到炸弹客的认罪证书。

炸弹客也看穿了Jim的意图。但他同意与Jim会面。

因为他同样有所图:正是Jim的语言学分析锁定了炸弹客的身份,并进而拿到了搜捕令,他只要推翻Jim的分析是不足以成立的,就有办法为自己脱罪。

两个人,旗鼓相当,各怀鬼胎,谁能获胜?

小编一口气把四集撸完,看得非常爽。

这么一部环环紧扣又真实抓人的侦探剧,已经很久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