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星星的你’在2013年的冬天席卷了整个亚洲,几乎所有人都在讨论这部剧,而现在已经过去快6年了。这是我完整看过的第一部韩剧,后来也没有让我如此喜欢的韩剧了。
那年初三,随着这一部剧的热播,关于它的讨论也随之火热;国内女明星也都争相模仿千颂伊手握咖啡杯的自拍,炸鸡啤酒的热销,还有“天天酷跑”里都教授的专属皮肤。
那时候流量很贵,用流量看剧似乎不太现实,4G刚开始推广还未普及,那时候大家调侃如果晚上忘记关4G数据开关,第二天醒来房子就是中国移动的了,倒不是中国移动的网速有多快,而是他的流量太贵了。
经历过5元30M的流量时代才知道流量有多贵,中国移动好像也是前不久才把这个套餐给下架了...现在听一首无损音乐都远不止30M了,不过时代背景不同,所以也不能相提并论。
那个时候大家没有讨论剧情的习惯,不过我倒是老老实实地追起了剧,自己的心情也随着剧情波澜起伏,那是第一次感受到追剧的快乐。
韩剧的剧情总是那么扑朔迷离,我印象里的韩剧是白血病、癌症、车祸、失忆...当然,调侃归调侃,当一部剧脱离这些设定后的确会变得更有新鲜感,不否认,车祸、失忆也很吸引人/笑。
当时的状态是每集必追,流量那么贵,怎样才能做到每集必追的呢?当时的方法是:搜索到老师办公室的无线网,没有密码怎么办?当时有一款爆火的软件——某万能钥匙,就这样,白天缓存,晚上看,直到这部剧结束,还意犹未尽。
每一年都在盼望着还能不能出第二部,直到现在也没有...或许美好的结局不需要画蛇添足。重温它,必须得是在冬天,一种现实与影视剧相通的感觉,可是广东没有雪。没有雪的冬天也冷得要人命,不过躺在被窝里追剧是真的舒服。
近几年有很多火爆的韩剧,请回答1988、太阳的后裔、W-两个世界等话题度都很高的韩剧,掀起一阵又一阵的追剧潮,频频上热搜,好像不看就和大众脱轨了,我已经严重脱轨了。
面对他们,我好像少了很多动力,总是坚持不下去,无数次点开,但却又在短短十几分钟内的时间把页面关闭退出;
或许不应该为了看剧而看剧,不该为了随大众而去做一件事。我看剧大概可以分为两种状态,一种是“蓄谋已久”,一种是“冲动看剧”;蓄谋已久的结局往往是美好的,了解过故事的梗概和背景,会被吸引,产生兴趣,也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
而冲动看剧的结局往往是残酷而悲伤的,这种状态是缺少片源与目标,笼统地浏览吸引人的剧名与封面,但结局往往多舛,十几分钟后,关闭页面退出。我不想为此怀有负罪感,只能说此阶段我与它的频率不相似。
我认为挑剔是一个好习惯,不将就也是一个好习惯,这两个习惯都能为自己省掉很多麻烦,在任何方面,特别是在爱情中。两个人交往最舒服的状态一定是互相尊重,能接受与包容对方的不完美,也能互探心事。
两个人一起可以做很多事情,不再孤单一人,对方的存在,能够给予很多的动力,枯燥平凡的生活也变得有意义起来。
我有一个坏习惯,我喜欢和旁人吐槽影视剧的剧情、人物以及制作,但也所幸旁人没有因此感到厌烦,倘若有厌烦的人,我便会感到不自在,甚至想要终止这一活动。
一个愿意听你吐槽,甚至是和你一起吐槽的人是值得珍惜的,说明观点一致,对某一样东西都产生了一样的想法。我也是前不久才完成了一个人看电影的“壮举”,说起来也很惭愧,这竟是我跨过二十岁才完成的事,原因很简单,有时喜欢一个人,有时又抗拒一个人;
但这样矛盾的心理是否需要挣扎呢?我找不到答案;人是多变的,我捉摸不透我自己的想法,好似那种需要陪伴的感觉正在一点一点被消磨,长时间的一个人让我渐渐习惯,我像是给自己筑起了一堵墙,圈起了我的行动和认知,对墙外的世界感到不安,但又好奇。
常在反思,也在改正,直到最后。我还是我,可我也已经不再是那个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