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PD”是由制作人(Producer)与导演(Director)组成的合成词,主要出现在传统的韩剧剧组中,后来逐渐被扩大含义,应用到了很多制作行业里。
与中国或者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的制播分离不同,韩国初期的电视剧主要采用边拍边播的制作方式。
因为韩国地域狭小,放送行业很早就达到了相对饱和,所以电视台数量非常少。导致早期的电视剧制作与播放主要被KBS、MBC和SBS三大电台垄断制作,这使得无须制作人考虑资金筹备和市场销售事宜。
因此在传统的韩剧制作模式中,制作人(Producer)与导演(Director)的职责往往由一个人来担任,被称为PD,即Producer和Director的首字母组合。从工作内容中可以看出,早期电视剧行业的“PD”只能更偏向于导演(Director)。
PD 是韩剧制作的核心领导者
身兼制作人和导演双重身份的PD 是韩剧制作的核心领导者(一把手),负责故事大纲的制定、角色的安排、演员酬劳的确定,此外还要负责场景设定、镜头划分、执导表演,并且兼顾财务预算、拍摄进度、设备状况、技术水准等等,统筹管理剧组的诸多工作——总结来说,就是剧组里的大事小事都要管。
虽然PD工作繁重,但是集剧组的所有权力于一身的PD,是剧组中唯一的掌权者,通常来说威严是不可被挑战的。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导演与制作人间的矛盾对剧组带来的影响;缺点是会出现由于缺少制衡而出现的妄为问题,在监管上也容易出现疏漏。
编剧与PD
(有人会问,在韩国是编剧中心制,编剧往往能够挑战PD的权威。在韩国娱乐界,无论什么编剧都被统称为作家,是一个很受尊敬的职业。在韩国的电视剧剧组中。编剧不是一开始就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的。早期的韩剧制作中的PD同时也兼任着编剧的职务,虽然主要是对大纲的梳理。当时的编剧普遍都是填充剧情的写手,处于被支配的位置,地位远远不如编剧中心制之后的实权编剧。)
韩国电视剧的PD是电视台通过考试选拔出来的。考试由面试、剧评写作、创意策划与即席创作四部分构成,通过率大概是5%-10%,相当于中国考研的录取率。
金秀贤
通过之后的新入社人员一般都是先从AD(Associate Director,即助理制作人)做起,帮助PD管理财政支出和拍摄场地的确定等具体事务,工作几年后根据能力与业绩,有才能的人才能升职为PD。而PD管理的事务虽然多,但是更多的是全局的统筹,细节与事务基本都会交给剧组内的多个AD,从而集中精力放在拍摄工作上。
纪录片的PD通常需要3-4年的助理工作经验,电视剧的PD需要的时间则要更长些,基本需要6至7年。
车太贤
与电影导演不同,韩剧的PD多数是文科专业出身,毕业于影视专业或其它艺术专业的人并不多。很多从业人士认为电视制作技术和艺术方面可以通过在职培训获得,综合的人文素质对于电视节目从业者更为重要。近来开始逐渐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电视艺术人才需要更专业的培训,但韩国目前这类专业院校比较少,而且成立的也较晚。
IU李智恩
在业界的普遍看法中,电视剧的艺术性是不能与电影相提并论的(我并不完全认可,是存在艺术成就极高的电视剧)。也确实如此,电视剧要追求艺术性就需要减少节目的数量,但这会导致制作者收入的减少。
孔孝真
大多数影视专业的学生更喜欢到电影界发展。虽然在韩国,PD的平均收入是高于电影导演的,可是从电影转向电视剧的人是很少见的,但从电视剧转向电影的人却非常多。在娱乐从业人员的眼里,电影在娱乐界代表的是话语权与地位。
随着电视台放送的节目种类增多,这种PD合一的做法也出现在了综艺节目、纪录片等其它电视节目的制作组中。甚至在韩国的其他娱乐产业中,制作人也逐渐被人称呼为“PD”,比如“大猩猩”朴振荣,就被公司旗下的Idol成为“PD”。
裴永镇和朴振荣
在韩娱小说中也存在大量以“PD”视角为主线的好作品,比如《韩娱之制作人传奇》、《韩娱制作人》以及《制作韩娱》
不只我们对“PD”的感兴趣,其实土生土长的韩国人也是非常好奇的,前几年有一部韩剧《制作人》就是专门讲述“PD”们的故事的,是金秀贤和IU李智恩、车太贤和孔孝真联合主演的KBS金土剧。
金泰妍
里面还有wuli泰妍友情客串,最喜欢的部分是IU和高雅拉的塑料姐妹花撕逼的片段,既搞笑又感人。
IU李智恩和高雅拉
相关链接:
单女主高质量韩娱小说,给你看一个不一样的韩国娱乐圈!
《请回答》三部曲是最好的韩剧!谁赞成?谁反对?
泰妍喜欢称自己为“泰古”,为什么?“泰古”是什么意思呢?
韩国《请回答》三部曲,按照什么顺序看才是对的?你最喜欢哪部?
《再次重逢的世界》与韩娱鼎盛的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