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风闻社区原创 转载请联系授权 文/不写影评梁鹏飞】
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大多数电影都是由民营公司拍摄制作。著名的几个电影品牌,吴京自己成立了登峰公司,宁浩是坏猴子影业,沈腾还和俩导演哥们开了个西虹市影业呢......这是中国电影市场化发展十几年后脱颖而出的电影品牌。
而原有的国有电影制片厂模式,如今有点沉寂了。让我们回顾一下曾经的8大国有电影制片厂创造过的辉煌岁月。
这8大电影厂,其实可以分为上4家和下4家。长影厂、八一厂、北影厂和上影厂这4家品牌底蕴厚,知名度更高,在全国范围内影响力更大;其它几个西影厂、珠影厂、潇湘电影厂和峨嵋电影厂在全国范围内影响力不如上4家。
限于篇幅,准备用3-4个帖子介绍完这8家国有电影厂。今天这篇专门讲长影和北影厂。
在介绍这些电影厂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几家电影厂的不同历史阶段。
国有电影厂的历史基本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7年期间,即建国后到文革前。这是国有电影厂最辉煌的时期,那个时代的电影主要是讴歌新中国,展现革命战争,所以军事题材电影特别多,现在大量经典老片都诞生于这个阶段。
文革期间,电影事业基本停滞,不提。
第二阶段是80-90年代。在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国有电影厂恢复了电影拍摄,延续了17年时期的计划经济排片模式,逐渐和市场化经济社会脱节。这一时期各电影厂拍摄电影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就连每年拍摄几部电影,其中现实题材、革命历史题材、工业题材、农村题材各占多少都有严格规定。
接着是90年代,电影市场化改革开启,国有电影厂越来越跟不上时代,于是逐渐和香港等公司以及新兴的民营电影公司合作,以拍摄合拍片为主。再之后这些国有电影厂就很少独立推出有影响力的电影了。
第三阶段是2000年以后,国有电影厂逐渐走向没落。
说完历史阶段,咱们来看看这些国有电影厂曾经的辉煌。
1、长春电影制片厂 红色基因
长影厂是中国第1家电影厂,最早是日本侵占东北成立的满洲电影株式会社,后来被我东北人民解放军接收,最早是叫东北电影制片厂,最初主要拍摄纪实电影,比如当时东北土改的历史进程,以及辽沈战役的珍贵历史画面,东北电影制片厂都进行过拍摄。
解放后,长影厂(东北电影制片厂)作为我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厂,创造了建国后中国电影多个第一。
东北是共和国长子,长影厂也是中国电影的长子,所以17年期间是长影厂最辉煌的历史时期。当时新中国刚成立,长影厂拍摄了大量反映革命战争题材的电影,经典佳作层出不穷。著名的《白毛女》、《红孩子》、《英雄儿女》、《上甘岭》、《董存瑞》、《平原游击队》等都是长影厂出品。
这里要重点说一下《白毛女》,由当时的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
《白毛女》无论是话剧还是电影,在我国文艺界的地位都非常高。这是一部“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电影,特别符合建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影响了数代中国人。
《白毛女》也最能代表长影厂的红色基因,因为这部电影原型故事是在延安时期的鲁艺成型,后来东北电影厂成立,也是有包括陈强在内的很多鲁艺人加入。陈强在鲁艺的时候就在歌舞剧中演黄世仁,到东北电影厂继续在电影中演黄世仁。陈强一生都被这个著名的反派角色影响了。
这部电影本身拍摄制作也非常考究,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服装、化妆和道具制作都代表了新中国电影的一流水准。
长影厂还有1956年拍摄的《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有第二国歌之称,也是影响了多少代中国人。
除了这些革命战争题材电影,长影厂也出品了一批反映民族团结和时代风貌的电影,生活气息很浓,如《刘三姐》、《五朵金花》、《冰山上来客》、《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也都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经典。
总的来说,长影厂作为具有红色基因的国有电影厂,也是新中国第一个电影厂,在特定历史阶段承担了大量拍摄任务,也培养了大量的电影人才。比如后来北影厂的建立就有大量来自长影厂的职工,像陈强和一批来自鲁艺的艺术工作者,都是先到长影厂,然后又来到北京。可以说没有长影厂的支援建设,北影厂不会发展这么迅速。
文革结束后,长影厂不再像之前那么辉煌,之后出品的电影已经不像17年间那么经典。80年代长影厂拍摄的电影以《开国大典》最为著名,这部电影是建国40周年献礼片,1989年上映曾经创造过国产片票房纪录。
在90年代以后长影厂盛名不再,世纪之交甚至因为连年亏损频临倒闭。2005年以后进行了改制,如今的长影厂被定位为专门拍摄农村题材的电影,完成一些上级交办任务,已经远离了主流院线电影。
2、北京电影制片厂 文艺为主
北影厂解放前就成立,后来和长影厂一样被人民接收。它的厂标和长影厂一样,也是工农兵,前面咱们已经说了,北影厂具有很多长影厂的血统。解放后,有大量来自长影厂的职工援建北影厂。
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非常常见。就比如说当年的高校建设,也是国家一句话,就把某个高校拆分,去到别的城市生根发芽了。毕竟新中国讲究“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嘛。
当然,北影厂毕竟是北影厂,并没有发展成为第2个长影厂。
如果说长影厂的传统是红色基因,拍摄了大量革命战争题材电影,那么北影厂后来的传统就是改编文学名著。
在建国以后,北影厂主要拍摄的电影就是将鲁迅、茅盾等作家的经典小说改编成电影。比如《祝福》、《林家铺子》、《青春之歌》、《革命家庭》、《风暴》、《红旗谱》等。
当然革命题材的电影也是必须要拍的,北影厂60年代拍摄最著名的电影要属《小兵张嘎》。不过北影厂的革命题材电影和长影厂拍摄电影风格明显不同,像《小兵张嘎》这样虽然也是讲述革命战争,但是不像长影厂电影那么宏大,而是更有生活气息。
在文革结束以后,北影厂继续延续了改编文学名著的传统,所以大家都说北影打的是文化牌,讲究的是书卷气。80年代北影厂又陆续把鲁迅的《伤逝》,老舍的《骆驼祥子》、沈从文的《边城》,老舍的《茶馆》等名著搬上了大银幕。
这些电影都有同名话剧,也是北京人艺的招牌。北影厂之所以一直致力于这些文学名著的影视化改编,和其位于首都文化中心的氛围有很大关系。
北影厂不仅大力支持文学名著改编电影,四大名著拍摄电视剧北影厂也有参与。所以北影厂的书卷气真的是8大电影厂里面最多的。
这种文化气息让北影厂拍摄的革命题材电影也与众不同。
1979年北影厂拍摄了刘晓庆的成名作《小花》,这部集结了唐国强和刘晓庆、陈冲还有葛优老爹葛存壮的经典电影,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电影中用了一些新的创作手法,比如跳脱的镜头和意识流的表现技巧,让观众也感觉耳目一新。
北影厂不仅在电影技法上具有探索精神,在商业片的探索方面也不甘人后。1981年北影厂拍摄了刘晓庆主演电影《神秘的大佛》,将悬疑元素引入电影,引发观影热潮。据说这是80年代初观影人次最多的电影,仅次于后来的《少林寺》。
所以,和长影厂的辉煌是17年不同,北影厂的辉煌是在80年代。
除了自身出品了一系列优秀影片,北影厂也和国外以及香港电影公司合作拍摄了一批经典。比如著名电影《末代皇帝》在拍摄过程中得到了北影的大力协助,当地演员,故宫内的拍摄等都是北影厂协助解决,可以说没有北影厂的参与,这部经典电影无法诞生。
由于内地丰富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廉价的劳动力这些优厚条件,90年代以后大批香港电影公司也到内地合作拍片。北影厂在这波热潮中参与了大量合拍片,最著名的是李连杰一系列电影,这也是因为李连杰本身就是北京人。
李连杰的方世玉系列、黄飞鸿系列电影有大量外景都在内地取景,这些都有北影厂参与。其中北影厂介入最广的电影当算是《给爸爸的信》。
这部电影大部分故事都发生在90年代北京胡同,原汁原味展现了当年北京市井生活。很多观众应该感觉格外亲切。
除了和香港电影公司合拍,90年代后期北影厂也出借电影拍摄资格。这是因为当年很多民营电影公司没有拍电影的资格,而国有电影厂每年又有上级规定的拍摄计划,但是它又没有钱,所以和民营公司合作,等于是出借牌照。
著名的贺岁片鼻祖《甲方乙方》就是冯小刚借助北影厂拍摄出来。
但是在90年代以后,北影厂和其它国有电影厂都陷入困境,再之后北影厂改制,成为中影集团旗下厂标,代表中影集团投资拍摄各类电影。想必很多观众在如今很多大片里面都看到过中影集团这个厂标,依然保留了北影厂经典的工农兵logo。
但这已经和曾经的北影厂相去甚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