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电影,不但讲究音像效果,还要讲究影院的环境。殊不知,在七八十年代农村,有电影看,高兴的饭不吃都可以,这个体会,六七十年代在农村出生的人最有发言权。

图为电影《闪闪的红星》剧照
在那个年代,小孩子最高兴的事情,就是盼村里空地上,有人埋树干竹竿;只要一看到埋树干竹竿,就知道今晚有电影看了。

于是,就盼妈妈早点做饭,这样的话,就可以抢个好位置,到时看电影的人,坐的,蹲的、站的都有。

在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初,国内电影处于成长期,不少经典电影集中上演。最有名的电影有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

当时《少林寺》很火,按照今天来计算,绝对是高票房的影片。

八十年代,村里放电影很简单,一台老式放映机,一块白银幕,二根木杆或竹竿即可。
先埋下竹竿,用绳子将白荧幕四个角拉开,放映机的光束照射上去,模糊的电影影像就出现了。

那个年代,没有什么明星概念,明星不用整形整容,全是天然美女。

尽管,影片不清晰,人多杂吵,但还是看得津津有味。

影片多以爱情片、解放战争片、戏剧等为主。

图为老式电影放映机。

人们就围在电影放映机周围观看。因为是露天的,有时会遇到下雨,下雨有时也会坚持看完。
想想那个年代的人,再看看今天的我们,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了上述这些电影,有没有勾起你小时候的回忆,小时候的我们看电影可真的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因为这种电影一年才会放几次,放电影时,可说是场场爆满,人多的是不得了,不亚与一场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