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人留言让我写《肖申克的救赎》,回看了下推送,发现还没写过。
好,今天就如你们所愿,来聊聊这部“影史第一”的神作。
《肖申克的救赎》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说它“影史第一”,其实指的是它在各大评分网站的综合排名。
IMDb上,《肖申克的救赎》经常和《教父》轮番坐镇头名位置。
豆瓣上则是当仁不让的头把交椅。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豆瓣史上首部突破100万标注量的电影。
评分就更不用说了,烂番茄上新鲜度高达91%。
一向以严苛著称的MTC也不吝给出80的评分。
不管是过去的观众还是现在的观众,但凡看过的人,都对它赞不绝口。
提倡每年一刷的大有人在。
即便就是被大家说得这么神的一部片,我估计有些人还是没看过,这里简单说说故事梗概。
影片说的是一个名叫安迪的青年银行家,因为被人栽赃含冤入狱。
安迪为人正派,但这种性格在坏人遍地的监狱肯定吃不开。
很快,一些娘炮囚犯盯上安迪,表示要玩儿他的屁股。
抗死不从的安迪为此反抗数次也没让对方得逞。
除了有原则外,安迪的情商也不低。
为了在鱼龙混杂的监狱生存下来,安迪首先团结了以瑞德为首的一帮狱友。
然后和狱方警察搞好了关系——正是在对方帮助下,安迪才避开了无止境的性骚扰。
不过遗憾的是,监狱并不存在正义和邪恶一说。因为腐败的,正是那些所谓的代表正义的狱警。
这当中,也包括监狱典狱长,山姆。
见安迪头脑灵光,山姆决定提拔安迪为自己的私人秘书,负责帮忙制造假账逃税和洗钱。
安迪虽然接下了这份工作,但也不忘为狱中的其他囚犯谋求福祉。
比如改善监狱硬件设施,让囚犯获得更多的精神自由。
帮助那些学历不够的人获得更高的学历。
一来二去,一些囚犯也用自己的方式向安迪表示了感谢。
其中一位年轻囚犯就在一次谈话中告诉安迪:当初导致你被错判入狱的案件元凶我见过。
欣喜若狂的安迪决定以此为由让法院重审自己的案件,但被典狱长山姆一口否决。很显然,安迪能够给自己带来很好的收益,为什么还要放他走呢?
为了让安迪死心,山姆下令射杀了知道真相的囚犯。
被典狱长这种颠倒黑白的行径激怒的安迪决定奋起反击,原先谋划已久的越狱方案现在被正式提上执行日程。
成功越狱后,安迪利用之前在山姆账目上动过的手脚成功提走对方的黑金,最后与重获自由的瑞德重新开启了新生活。
从内容上看,《肖申克的救赎》本质上说的就是一个关于希望的故事。安迪那逆境中绝不屈服的态度,激励着每一个在生活中陷入低谷的人。
影片里层出不穷的金句,相信看过的人多少都会有些感悟。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今天看来近乎“完美”的电影,实际上当年在美国的院线表现只能算得上一般。
有人分析过原因,认为当时阻碍这部电影在院线大热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正是来自其相对深入的主题和宗教元素的引用。
比如临近结尾那场告诉典狱长真相的戏,如果你对宗教缺乏相应的知识,就会对画面中的信息视而不见。
在这场戏中,已经越狱的安迪用戏谑的口吻,在《圣经》扉页给典狱长留下了一段意味深长的文字,当疑惑的典狱长翻开《圣经》后,他发现了一个秘密。
除了有明确的工具槽痕证明安迪对越狱谋划已久,槽痕左边的文字则暗示了安迪行为和《圣经》中《出埃及记》的高度吻合。而《出埃及记》,正是有关于犹太教徒逃离埃及的故事。
宗教方面的隐喻是一方面,二者本身也呼应了影片“越狱”的主题,可谓一个非常精妙的设计。
如果缺少这种宗教常识和联想能力,一般人很难从这短短几秒的镜头中捕获到更细节的东西,也就失去了相应的乐趣。
和院线中规中矩的表现相比,《肖申克的救赎》在之后的DVD发售上则强劲不少。
据说当年华纳凭借该片的售后收入稳赚一笔不说,还成功让电影收获当年最畅销影碟的美名。
租赁上的成功并不能阻止《肖申克的救赎》在奥斯卡上的失意。
同年力作《阿甘正传》,不但把在戛纳获得金棕榈的痞子昆汀给拉下神坛,还让获得7项奥斯卡提名的肖申克颗粒无收。
尽管如此,后来的口碑还是让《肖申克的救赎》在民间创建的排行榜上逐步高升,并最终成为各大推荐片单里的常客。
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肖申克的救赎》并不是原创剧本,而是改编自美国著名畅销作家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说。
相较原著,电影在创作上的几处关键性改动,也许是导致它如此让人过目难忘的原因。
首先是人设方面。原著中,安迪的形象“属于五短身材,长得白白净净,一头棕发,双手小而灵巧。他戴着一副金边眼镜,指甲永远剪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
到了电影里,安迪则被身高1米92的蒂姆·罗宾斯替代,后者高大的身板,本身更符合书中人物那种坚韧不拔的气质和形象。
另一个角色瑞德,则请黑人杰出演员摩根·弗里曼出演,后者一向都是主旋律的口碑保证,加上其亲和的长相,很容易收获观众好感。
其次,读过史蒂芬·金小说的人应该知道,金非常喜欢在把故事推向高潮前铺垫无数琐碎甚至显得冗长的细节。而电影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减法,剔除掉有关越狱部分的描写,转而把矛盾引向更明确的方向,让故事可看性有了明显提升。
换句话说,时间线上的主次矛盾替换,让《肖申克的救赎》显得更有戏剧张力。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个改编,是对影片结局的改写。
在原来的版本,是没有安迪报复典狱长,以及和瑞德重逢的段落的。然而在导演的强烈要求下,最终这个版本的结局才得以公布于世,让前面原本显得阴暗的基调瞬间转向光明。
为什么导演会“多此一举”添加这个正能量的结局呢?因为很显然,蒙受冤屈的耻辱需要得到洗刷,而那些为非作歹之徒,需要遭到报应。
于是,在遵循世间伦常的基础上,为了抚慰观众追求正义的心,影片给了坏人应有的教训。
对比现实,你会发现这个结局实在是太梦幻了。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足够幸运到能证明自己的清白。
在现实中,正义并不一定终将降临,《老无所依》里那种没有结局的结局:坏人逃之夭夭,警察无处问询,在生活中亦是常态。
▲《老无所依》剧照
如果这个世界都是黑白分明,为什么罪恶还屡禁不止呢?
归根结底,《肖申克的救赎》把人性的善恶分得太开了,它只让我们看到了某个角色的其中一面,而鲜少对它的另一面进行表述。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也的确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看待世界的方式。
就像已经在牢里待了大半辈子的瑞德一样,对于希望这种事,他已经不抱任何期待。但问题是,有的东西,和你所待的地点无关,全看你的心境处于怎样的状态。
很显然,在监狱中,麻木不仁比怀揣希望更让人绝望。时间无限,每个人的生命却是有限的。明白生命易逝本身并不能让人更敬重生命,但他至少明白了什么属于自己,并珍惜它。
《肖申克的救赎》在90年代美国经济腾飞的时候,告诉了大家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
善恶终有报,只是未到时。即便身处困境,始终不要丧失重获新生的信心。
至于选择去相信它或是怎样,全靠你们自己去判断。毕竟,每个人所处的人生阶段去看同一部影片都会得到不同的答案。
对于年轻人,我建议你们以积极的姿态去看这部影片,而对于大龄观众,我建议再去把《教父》看一遍。
生活,并不是靠希望构筑,靠的是事实。